标题 | 小学数学学习评价良效作用策略 |
范文 | 郭德定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中转变过来。众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寻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进行交互性学习,让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散自己的局限思维,从而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借助良性的教学评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评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7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其实是进行数学思维的互动。这和通常所讲的教学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评价中进行思维上的互动,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思维互动,从而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将数学知识同思维充分结合来,形成互动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把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重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更加趋于完善。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都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观的评价,很多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也就是没有将评价点放到学生的层面,导致评价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样的评价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主要是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相应的忽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不能将评价的重点放到教师层面上,而是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到学生的角度。通过相应的评价,不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发展变化进行更多的关注。在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尤其是要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中系统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只要通过这样完善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有效提高。 2、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策略 (一)借助于评价展示出良好的激励作用 若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就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激励,以此作为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相应知识的探究中。在评价的时候,要通过良好的评价态度,以及使用和蔼可亲的语言。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相应的激励功能展示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树立起很好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感,真正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比如,在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教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平时都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悄悄地举手,当我请她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显得异常紧张,意识说不出话,全班同学都带着不同的眼神望着她。我做出相应的鼓励之后,她开口正确地回答出来了。我在评价的时候,并不针对她回答正确进行鼓励,而是对她敢于起来回答问题这个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评价,并且号召大家向她这种做法进行学习。整堂课中,她不再紧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此后,经常都能看见她举着自己的手。因此,在小学数学评价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二)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无错性评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些错误。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知识点错误的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的规避,不能总是拿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强调。当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出现错误的时候,可以针对这个错误进行一定的分析,切不可盲目评价错误的扩大性,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从而有效进行改正。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之后,要描述性进行评价,而不能采用情绪性的评价。不然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比如,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学习的时候,因为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班上有部分学生总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能总是强调学生无法掌握,不知道是如何学习的这样的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可能是自己讲课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表达清楚,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保护,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三)评价过程中要体现相应的差异性 不同人的聪明方式是不同的,一些学生在形象思维上优秀,一些学生善长逻辑思考,还有的是不同同学的生活经历,家庭状况不一样,所以解决问题时,每一个同学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有不同的感觉。因此需要教小学数学的老师,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教授学习时注意同学们的特别地方,经常建立一些沟通形式,让同学常与别人来往,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经历,提高认知能力。也只有这样的因材施教才能把人文精神落实在我们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教学。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认知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的,对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价值观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没有进行的。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阶段,思维较为活跃,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进行。如果教师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的时候总是采用常规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会不同程度打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于有效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同时,借助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采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 [2]陈光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质性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6年第2 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