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及对少儿认知的影响 |
范文 | 周洁 摘要:现代社会,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渗入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动画片的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选材、角色设置还是场景设计,在美国、日本还有中国的动漫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民族文化的影子。而这些动漫创作者在运用这些中国元素时也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大胆对其进行改动,使之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这些靠“中国元素”赚大钱的动画却鲜有“中国制造”。基于此,文章将从现象入手,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动画片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及对我国少年儿童认知的影响,进一步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画片;中国元素;题材;角色设置;认知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China's culture is profound,and it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Whether it is the selection,role or scene design,in the United States,Japan and Chinese animation works, can see the shadow of national culture.And these animation creators in the use of these elements of the Chinese is not a copy,but a bold change,so that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story.However,these rely on the“Chinese elements” to earn a lot of money,but few animation"china".Based on this,the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phenomenon,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artoon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children's cognition,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domestic animation. Key words: animation;Chinese elements;theme;role setting;cognition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世界地位的提高,中西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被国外更多的动漫设计师所关注。中西交流下的许多国外动漫设计师受到了中国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审美意识也开始影响国外动漫设计。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在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是仍然和国外的卡通动漫剧存在着很大差距,要想出精品,我国动画应该向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一、动画片及中国元素的界定 (一)动画片的定义。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连续拍摄成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暂留原理。 动画片是指艺术家运用技术手段,使静止的造型活动起来,并赋予生命的电影艺术,是一个广义的名称。 不同国家的动画片有不同的特点,如中国动画坚持民族绘画传统,在影片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就是水墨动画。片中充满着着活泼清新的气息,得到美的启迪。同时非常注重教化意义;日本动画作品十分偏好超现实主义题材,常与日式漫画紧密联系(动漫这个词就源于日本)。内容多展示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以及影片主题④;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的当属美国动画。片中人物造型设计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而动物形象设计的非常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这种卡通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同时善于推出动画明星;欧洲动画较少生产连续剧,喜欢拍动画电影,通常把欧洲的动画作品称为“动画艺术短片”。欧洲动画片把重点放在讲故事上,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感情和无限哲思。以精炼的手法表现主题与内容,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勾勒出情绪的波动。 可见,各国动画片的制作方法不尽相同,风格也各具特色。文章将采用动画片的广义含义,即通过人眼的视觉残留影像原理,将非真实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用多种制作方法和拍摄手段并加以人工或数字合成的连续影像,通过多种媒介来传播并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及情感的一种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即为“动画”。通俗地讲就是:可以通过放映机播放,并且是逐格处理过的动态画面。 (二)中国元素界定。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中国的企业及品牌文化更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元素应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中国固有元素;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第三是中国的现代文化元素。 联系到动画片中中国元素的分析,凡是在片中体现出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事物,均可视为中国元素,如主题的选择、角色、场景、台词、音乐的设计等等,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民族精神的都可被认为是中国元素的体现。 二、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的表现 (一)题材选择。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它都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正因为如此,各国的动画作品纷纷取材中国文学作品加以改编创作。 1.原版创作。在国外的多个动画作品中,内容题材本身就取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只是在细节上加以改动以适应该导演的需求,如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花木兰是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其替父从军的事迹闻名天下,忠孝节义,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影响深远到全世界。她的英雄事迹受中国人尊敬,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美国迪斯尼在1998年将其拍成动画片上映,其间幽默、夸张,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花木兰的英勇事迹。 再如藤崎龙根据我国《封神榜》改编的漫画《封神演义》,后来也有相应改编的动画以及游戏。 2.借鉴改编。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作品,也多次被国内外制作成多种形式的影视作品。有些作品虽然无论是名字还是剧情都和文学作品本身不一致,但其间的内容和形式都有这些作品的影子。《三国演义》被改编成动漫游戏的较多,像我们熟悉的《三国杀》《三国战记》《三国无双》等等;《西游记》就不一样了,日本多部影响巨大的漫画作品都是取了《西游记》中故事的框架,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而变为自己东西。如近年来上映峰仓和也的《最游记》,就套用了《西游记》的人物名称所展开的剧情与《西游记》稍有关联的幻想冒险故事。《火影忍者》中也有部分借用。 (二)角色形象。国外的许多动画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都是取自中国的本土形象,前面所说的《花木兰》就属于此类。当然,由于拍摄国家不同,必然会有风格的差异,在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上必然会有不同于原版的地方,比如美国版的《花木兰》中的女英雄花木兰,行为大胆豪放,性格奔放洒脱,拥抱父亲时候那种完全放开的洒脱感,与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大不相符。虽然我国原版的花木兰形象也是被打造成男子风范,但是那种开放的理念也只有在美国的动画片中才不会显得格格不入。 还有一类人物的设置是属于那种只取了人物本身而去发展新的故事,如日本早期的作品《七龙珠》,里面的人物“孙悟空”、“小八戒”、道具“金箍棒”、“筋斗云”等,不说也知道是取材于我国的《西游记》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风靡世界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大熊猫是我国仅有物种,美国影片采用大熊猫作为主角,这是中国元素的最好体现。之所以选择大熊猫,我认为一个很大原因是为了赢得广大中国观众的青睐,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传统标志。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流传下来的标志性元素,代表了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1.龙凤。在我国,龙和凤是地位的象征,是被万民崇拜的,尤其是龙的形象,一向是被神化了的。在日本的动画片中龙和凤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实现愿望的龙珠到各种各样招式,就连衣服的装饰和花纹也处处都有龙凤的标志。同时,在认知上,和我国还是比较相近的,是强大、威严、至高无上的象征,如《圣斗士》中的凤凰座。 2.生肖。对于中国人来说,十二生肖的意义不必强调,但在国外尤其是西方,他们是讲究星盘和星座的。而在我国,农历用“干支”纪年,每一年按其地支,都有一个用生肖表示的称谓。日本动漫的不少题材都把干支当作召唤兽使,如冈岛国敏1995年拍摄的《十二生肖守护神》,干脆用十二生肖当起了守护神。 3.星宿和四象。星宿是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指“四象”和“二十八宿”。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如日本动漫《数码宝贝》里的四圣兽和《遥远时空中》系列,正是因为星宿的神秘感而常常被用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4.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日本铺天盖地的“阴阳师”题材就足以看出中国五行思想对其的影响.日本动漫中对于八卦基本是取其表面意义或者包含的元素,以此来增加神秘感;不然就是直接拿来当算命的道具.见一斑了.日漫中对于八卦基本是取其表面意义或者包含的元素,以此来增加神秘感;不然就是直接拿来当算命的道具.如《少年阴阳师》中的八卦,《魔卡少女樱》中李小狼的道士打扮。 5.中国功夫。功夫,英文Kung fu,又称中国功夫、中国传统武术,是在中国清末出现的、关于“武术”的别称,主要体现在个人在武术上的应用和造诣,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方式和个人修为。中国功夫在国际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各类题材里面都少不了中国功夫的身影。动画系列也不例外,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了,既然叫《功夫熊猫》,中国功夫自然是作为重要元素来安排的。从第一部中盖世五侠代表的五种拳法、点穴术、无极拈花指,到《功夫熊猫2》里的佛山无影脚、铁砂掌、太极拳……影片里的动物形象俨然李小龙、成龙、李连杰附身,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 6.传统习俗。国外动画片还是很注重细节表现的,为了贴近现实,每一个标志都是精心设置的。如《功夫熊猫》中的过年时候满街的红挂饰,燃放的鞭炮;《花木兰》中凯旋而归时候的迎接仪式等,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仪式感。 (四)场景设置。《功夫熊猫1》的场景设定在中国,呈现给我们背景均风格浓郁的中国画风格。据说在制作《功夫熊猫2》时,制作团队亲自到四川成都的标志性场景采风,如宽窄巷子、大熊猫基地、青城山等,使《功夫熊猫2》整个背景完全中国化,影片中,阿宝生活的小镇,就被打造成四川小巷子的模样。“凤凰城”是影片的重要场景,到处是川西民居风格为主的古式建筑,大红灯笼,黄包车,制作团队建造的恢宏的“宫门城”,这些细节设计都是参照了当时他们走过的成都宽窄巷子与锦里。影片中不少场景均按照青城山原貌取景,甚至影片的最后,阿宝的亲生父亲在凉亭里出现时,旁边的石头上竟刻有“青城山”三个中文字。 (五)美食。中国菜在世界上属于一个大菜系,颇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在各类影片中也经常提到要吃中国菜之类的台词,国外的动画系列也到处可见中国美食元素。如日本动画片《中华小当家》里的小笼包,《彩云国物语》里的红秀丽天天蒸包子等等,更不必说本身就取材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了。 (六)服饰配饰。我们国民最具代表的服饰就是旗袍和汉服了,细说的话长袍、马褂、唐装、中山装也算在其中。日本动画片《银魂》中的夜兔族的姑娘神乐,被叫做“中国女孩”的原因就是穿了旗袍,《恐怖宠物店》的D伯爵也一身标准的唐装。另外,日本的黑帮系列动漫,可能是受了我国港片和电视剧上海黑帮的影响,日本动漫里的黑帮们也多数都穿着唐装。 三、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对我国少儿认知的影响 动画片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儿的认知影响是有差异的,十二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许多能力、品质、道德规范都在形成中。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很大一部分来自大众媒介,其中动画片占很大一部分。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儿主要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注重动画角色形象和语言内容,会模仿动画形象,以表现自己的幻想,他们会思考自己的办事能力要向动画片中的角色一样机智果断等。由此来看,动画片中的中国元素,对他们认知的影响非常大。他们通过观看到的中国元素,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地域特色,无论是对于本国还是世界的少年儿童的认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其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中,是重要的一页。 四、国产动画片的未来发展建议 在世界范围内,动画片中频繁出现“中国元素”,这也是这些作品斩获不俗票房成绩的原因之一。可是,这些靠“中国元素”赚大钱的动画作品却鲜有“中国制造”。基于此,我们不得不引起深思。 (一)明确价值观,以现代视角表达中国文化。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故事拿到国外就可以高票房,出精品,在国内却反应平平?周铁东谈道:“那是因为我们讲的是中国故事,而不是中国人的故事,电影里有人情,却没有人性。”把中国人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要提高改编和再创作故事的能力,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来叙述中国故事,并且通过故事去传递价值观,让世界接受这种价值观。 中国有资源优势,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宝库,不断地通过国外的作品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人生态度,家庭传统。我们本土的作品更有责任和义务让世界了解和喜欢中国人,愿意真正走进中国。让中国符号真正表现中国文化内涵。 (二)要有专业团队,人物鲜明,剧本精良。很多中国元素,虽然国人耳熟能详,但对外国人来说却不容易理解。如果一成不变将这些元素搬上银幕,是很难赢得票房的。所以好莱坞的动画作品讲究的是背景环境庞大复杂,而故事线条通俗简单。在设计人物形象和故事创作的时候,需要团队的智慧结晶,并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完成它。 国产动画作品需要向好莱坞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技术的创新上,电脑动画制作要精益求精。一些大公司,如迪士尼、梦工厂等,从制作到宣传的各个环节都非常专业。我国的动画产业还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要走向国际,我需要有专业原创的团队,或者与出色国际团队合作。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本土的资源优势,转换成内容优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基金项目:长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当代少儿题材电视剧对少儿社会化进程影响之研究(201504) 参考文献: 1.史蒂芬·卡瓦利耶.世界动画史(世界动画的百年历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沃尔特·斯坦奇菲尔德;孙倩译.迪士尼动画黄金圣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上海市多媒体设计与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影视动画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献出版社,2007. 5.贾否.动画创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段佳.世界动画电影史[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7.日、欧动画特点.百度文库,引用日期2013. 8.贾否.动画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9.赵前,肖思佳.动画短片创作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0.韩雪涛.动画设计与制作 (第二版) [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长治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