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道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
范文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有助于城市化进程发展,有助于环境健康发展,有助于处理各种河道建设问题和排洪蓄水等河道建设功能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和问题,详细阐述了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应对策略;问题分析 引言: 随着国家对于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大投资力度,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相关单位仅仅关心经济利益,而不在乎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采取高效合理的应对策略改进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管理能力关系到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高度责任感。所以,研究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一、河道建设工作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忽视生态保护,破坏生态平衡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问题一共有三点,可以总结为生态问题、设计问题和体系问题。首先,该工作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就会导致生态问题,严重情况下引发生态失衡。在河道建设管理工作中,人们忽视生态保护,做出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来破坏生态平衡。虽然人们重视河道功能性建设,但是人们忽视河道生态性建设。河道的保护河岸方面的工作采用石头堆砌的方法,堆砌过程需要混凝土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放弃对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分注重生产效益。河道内原本具有的自然生态链在河道建设工作中逐渐消失。 (二)河道建设设计不合理,缺少实地调查 相关单位对河道建设的要求是“经济利益第一,强调产业产出量”,在这种不正确的指标要求下,河道建设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针对河道工程设计部门的相关人员来说,他们在进行设计工作时,不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在前期调查上面,对河道现状发展的调查工作过少导致设计人员不了解河道结构特点和不了解建设设计区域位置特点,在盲目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工作。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采取单一不变的途径进行硬化覆盖河道工作,施工方法没有技术性和创新性。河道建设设计不合理和缺少实地调查也成为了河道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之一[1]。 (三)河道建设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监管团队建设 河道建设管理问题还在于监管体系问题,其一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其二是监管团队建设不完善。对于制度来说,河道建设监管制度没有规范性文件进行约束,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没有重视河道建设监管制度建设工作。对于监管人员来说,监管人员技术含量低,人员数量不够,河道建设监管团队建设缺乏,导致监管效果差和工作质量不高[2]。 二、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强调生态保护意识来建设工作,维护生态平衡 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前应该要强调河道建设工作是生态管理工作,不容许任何违背生态理念的现象产生。在河道建设管理工作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对于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说,通过理念培训、理念宣传等方法,培养工作人员生态保护意识,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出破坏环境的行为来破坏生态平衡。在实际的工程管理环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等不仅要重视河道功能性建设,还必须要重视河道生态性建设[3]。所以,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通过理念培训和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后,工作人员就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保障河道内原本具有的自然生态链不受破坏。另外,应该建立起奖惩机制,采取不定期检查的形式,突击检查河道建設工作的进展,对于环保意识不高的工作人员予以处罚和批评,对于环保意识高的工作人员予以鼓励和经济奖励。 (二)管理河道建设设计环节 对于河道建设设计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我们需要严加管理。针对河道工程设计部门的相关人员来说,他们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要重视前期调查工作,前期工作是后期施工的基础性环节也是保障性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前期的调查工作的任务在于了解河道结构特点和了解建设设计区域位置特点,从而方便改造河道设计工作的进展。设计人员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发现河道水域动态变化的规律,在实际设计环节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水质情况、水污染情况、水循环情况等,采取生态建设的方法进行河道工作,实现施工方法的创新性[4]。例如在设计河道护栏时,设计人员考虑经济效益、地质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河底宽度为19米,河水深度3.9米,设计边坡比例1:2,安全超高1.5米。在河边休闲区设计桌椅提供游人休息和欣赏景色,河道护栏雕刻花纹提高欣赏价值,根据水域动态变化规律设计合理的方案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和流水速度。 表1实地调查项目数值结果 (三)完善河道建设监管体系,优化监管团队建设 监管体系问题是河道建设管理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是完善河道建设监管体系和优化监管团队建设。对于河道建设监管体系来说,采取规范性文件进行约束,制度保障就是对河道建设的工程质量的保障。对于监管团队建设来说,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执行人为监管人员,监管人员组合成立监管团队,监管团队的总体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关系着整个河道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监管团队建设需要提高监管人员技术含量,大力对外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内部河道建设监管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监管效果差和工作质量。监管技术人员的道德水平也要得到提高,正确认识到河道建设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监管人员的意识建设包括建设法治意识和责任感,建设的工作开展方式为教育培训。通过培训环节让河道工程的管理人员明白自身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和自身必须要熟悉的法律知识。传统的管理机制下监管人员的工作态度是被动进行工作,完善河道建设监管体系后,监管人员的工作态度变为主动工作,他们认识到了自身职责并且努力发挥自身权利的最大优势,积极为工程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完善河道建设监管体系是优化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施工环境建设 加强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施工环境建设是解决河道建设问题的一种措施,施工环境建设需要国家、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河道建设部门在施工前需要做好预测工作,预测施工可能遇上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注意事项。将汇集的报告交给上级,引起他们的重视,引导好下级工作,做好群众工作。 三、结束语 国家对于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加大投资力度,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环节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积极采取高效合理的应对策略改进河道建设管理工作。改进河道建设管理工作,强调生态保护意识以维护生态平衡,加强管理河道建设的设计环节,完善河道建设的监管体系和优化监管团队建设,需要加强施工环境建设。所以,研究河道建设管理工作问题的应对策略可以促进河道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樊青松.河道建设管理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J].华东科技(综合),2018(6):203-203. [2]??? 朱文明.加强河道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000(015):289-290. [3]??? 毛安安.奉贤区生态河道的建设与管理优化策略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9,000(008):235. [4]??? 孟钲秀,周全.基于大数据的浦东新区河道长效管理系统建设[J].水利信息化,2019,000(001):65-68. 作者简介: 刘渤(1968-),男(汉族),安徽蒙城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任职于安徽省蚌埠闸工程管理处。研究方向:水闸的运行管理及联合调度控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