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
范文 | 于建全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现有教学方式做出不断革新创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应用语篇分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知识,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基于此,本文针对语篇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可以给有需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篇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重难点,且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高中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其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作者的思维动态进行研究,感悟作者的审美过程以及文化情怀,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关注信息结构 就语篇衔接、目的性、信息性等众多要素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信息性,这也是引导学生完成语篇分析的基础要素,针对语篇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就是依托于语言传达的消息内容,想要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就必须对其信息结构进行掌握,这里的信息结构可以说成是语义结构,不会被语法成分等级关系所制约,具備特定的输入、输出信息的渠道。在进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信息网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过滤掉已知的次要信息,凸显出重要的新信息,获取信息密码,找到对阅读者有用的信息①。 以《归去来兮辞(并序)》文章教学为例,分析其语篇信息结构可以发现是由两大板块、三个层次组成的。两大板块首先是“序”,其次是“辞”,前者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阐述了作者由于家贫而走上仕途的曲折经历,同时还表达出自己想要弃官归田的原因;后者则表达出在即将脱离官场时,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憧憬。三个层次清晰明确,对过往的总结、对现实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对语篇的信息结构进行剖析,这样有利于更加容易地认知文本体式特征,感受文章表达的主旨,把控作者的情感变化。其次,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开展文本思维的层次、艺术个性以及崇高的思维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发展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形象思维的同时,培养敏捷性、独创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 二、关注语形特征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通过对语篇语形的研究,引导学生寻找相对应的语言智慧,精准把控文章的主体思想,把关注重点放在“篇”上。要知道单纯分析平面句子,会使得阅读教学碎片化、肢解文本、生搬硬套,并不能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良好培养。而基于语篇分析中“语”和“篇”的联系,能够做到以“语”作为突破点,贯通全篇②。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有着非常独特的语形,最为显著的就是“散”“整”有致。“序”和“辞”一个是散文体,一个是诗歌体,独立的同时又恰好互补,前者有着质朴的语言,后者则是押韵整齐的,建立起紧密且独特的语篇系统,彰显出作者深厚的言语智慧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序”和“辞”是共生共存的缺一不可,但不妨碍教师可以把“辞”作为教学重点。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互文性,像“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的“归”,同形强化;“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悟”、“知”为异形同义强化;句子之间同形对应,彰显其体式特征③。其次,出现在文章中的疑问句,如“奚惆怅而独悲”“曷不委心任去留”等等,针对此展开语形研究、解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的言语智慧,专注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关注交际目的 语篇也可以说是记录下具体语言的行为结果,具备自足的交际性。从这个角度出发,通常体现出以下几个交际性特征:首先,自我身份非常清晰明确,即“我是谁”;其次,交际对象非常明确,即“我在和谁说”“我说给谁听”;最后,文章主旨非常明确,即“我所说的重点是什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也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即写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依托于信息结构对语篇进行研究“写了什么”,找到语形特点进而理解是“怎么写的”,通过赏析交际艺术知道了“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④。可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梳理清晰文本的交际性特征,可以更加容易对语篇的传意效果进行理解,带给学生更加有深度的阅读感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文本的功能就在于引导教学走向理解,理解文本、理解作者,让教师和学生实现彼此理解。而语篇分析所关注的信息结构、语形特征、交际目的,更容易让学生领悟文本独特的思想内容、言语智慧、传意效果,深入理解文本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注释】 ① 张春. 个性解读文本,提升情感熏陶——浅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 新课程(中学),2015(2):110-111. ② 佚名. 语篇分析: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新视角[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736(Z1):28-31. ③ 佚名. 语篇分析:交给学生一把学语文的钥匙[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8(8). ④ 张瑞. 基于语篇分析的交互式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151-152.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