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liǎng

❶ 成对的两个。李白《望天门山》:“~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魏学洢《核舟记》:“其~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❷ 双方。《左传·成公三年》:“~释累囚,以成其好。”《孔雀东南飞》:“~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❸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人在也。”《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尉。”
❹ 表示不定的少数。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三点雨山前。”
❺ 量词。❶ 双。《诗经·齐风·南山》:“葛屦五~。”(屦jù:草鞋。)
❷ 匹。《左传·闵公二年》:“重锦三十~。”
❻ 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汉书·武帝纪》:“罢三铢钱,行半~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道:‘妾所卧絮褥内,藏有碎银一百五十~。’”
❼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两。《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
另见本页liàng。




liàng

量词。用于计算车。后来写作“辆”。《诗经·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御之。”(之子:这个女子。归:出嫁。御:通“迓yà”,迎。)《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虎贲三千人。”
另见本页liǎng。


二;两èr liǎnɡ

【同】 都可用作数词;代表的数字一样,都表示大于一,小于三的整数。
【异】 “二”适用范围宽,常用作序数;可以放在“第”、“初”、“其”后面,也可以放在“则”、“次”和亲属称呼的前面;用于小数和分数;在多位数中,一般用于“十”、“百”、“千”、“万”、“亿”的前面和后面;也可用作基数,但一般用在度量衡单位前面;在表示基数时,可以单说,一般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只有数词用法。[例]一加一等于~。“两”适用范围较窄,不用于序数、小数和分数;在多位数中,常用于“千”、“万”、“亿”的前面;在“半”的前面,一定用“两”,不用“二”;常作基数,作基数时,后面可以是度量衡单位词,也可以是非度量衡单位词;作基数时,不能单说,可以直接放在某些名词的前面,例如:“两校”、“两国”等。此外,还有双方、不定的数目等意思,例如:“我们这样做,可以两全其美”,“今天开会,你一定要说两句”;“二”没有这些意思。除作数词外,原还可用作量词,表示重量单位,例如:“他一次能吃5两水饺”;“二”没有量词用法。[例]~只蝉在树上烦人地叫着。|上班高峰时间,~辆汽车互不相让,堵塞了交通。


liǎng

❶数字,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常用于成双的事物、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或“半”“千”“万”“亿”等的前边
 △ ~口子|~千年|~半
❷双方
 △ ~全其美|人财~空|~可。
❸表示不定的数目,相当于“几”
 △ 多住~天|真有~下子。
❹市制重量单位,10市两为1市斤,1市两等于50克。


说明: 7画;一部;独体

liǎng




❶数目;双方:~便︱~难(nan)︱~歧(qi)丨~胁︱~翼︱~颊︱~性︱~栖︱~抵︱~样︱~厢︱~庑(wu) ︱~全︱~可︱~造︱~曹︱~口子︱~面光︱~面派︱~面三刀︱~世为人︱~袖清风︱~全其美︱~相情愿︱~败俱伤︱~小无猜︱一身~役︱三三~~︱三长~短︱进退~难︱首鼠~端︱模棱~可︱判若~人︱三言~语︱一举~得︱一刀~断︱依违~可︱势不~立︱脚踏~只船︱三天打鱼,~天晒网。
❷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
❸市两的通称:铢(zhu)~悉称(chen)︱半斤八~︱此地无银三百~。
○银~(指做货币用的银子)︱斤~(分量,多用于比喻)︱掂(dian)斤播~。


liǎng

❶ 数字“二”的另一种说法:两百│两千│两筐。
❷ 双方:两可│两全其美。
【提示】多用于书面语或固定格式。
❸ 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找两个人帮忙│过两天我回家。
❹ 姓。


〔兩〕liàng

同“辆”。另见884页liǎng。




〔兩〕liǎng

1 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如:两手。亦泛指二。2 犹双。(1) 两只。《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2) 并比。如:一时无两。3 双方;并。如:势不两立。4 对立依存的两面。《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物生有两。”5 几,指不定的少数。如:过两天。6 犹匹。《左传·闵公二年》:“重锦三十两。”7 全称“市两”。市制中的重量单位。1两=0.1斤=10钱=50克。此外,中国过去长期通行的16两制: 1两=(1/16)斤=31.25克。另见886页liàng。


liǎng

数词,二。《河伯》:“驾两龙兮骖螭。”洪兴祖补注:“《括地图》云:‘冯夷常乘云车,驾二龙。’”汪瑗集解:“驾两龙,谓以两龙驾车也。两龙就是两。”
另见“liàng”




liàng

通“辆”。《尚书·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孔传:“车称两。”《诗经·召南·鹊巢》:“百两御之。”毛传:“百两,百乘也。”《天问》:“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洪兴祖补注:“《春秋》昭元年,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传》曰: 罪秦伯也。《晋语》曰:秦后子来仕,其车千乘。后子,即鍼也。《天对》注云:百两,盖谓车也。逸以为百两金,误矣。两,音亮,车数也。”《九叹·远游》:“委两馆于咸唐。”
另见“liǎng”


各方2

各方2

方(军~;校~;甲~;诸~;庶~)
我方:我(敌~)
双方:两(两下;两面;两边) 双边 颇我 彼我 彼各 彼此
恋爱的一方:相好
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一个方面:一方 一面 偏方
相对各方中的一方:家(上~;公~)
敌对的一方:敌方 头敌 对头
敌方和我方:敌我 恩仇
并立的三方:鼎(鼎足)

另见:有关的人 活动的人




并列

并列

并(并排) 骈 齿(齿列;齿班;齿躐;齐齿;隶齿) 比(比并;次比) 齐(齐齿;齐列;齐班) 方 同列 平列 軿列
两种事物平列:两(势不~立)
表示并列关系:或(~者;~诸) 既 也且 又 以 亦 及 而 并 将(~信~疑) 与 和 暨
等同,并列:
同列,并列:班行
并列的样子:肆肆
(平行排列:并列)



不定的数量

不定的数量

些(些个;这~;那~;有~) 若干 如干 若如 若而
表示大约的数目:数(数个;概数;荒数;约数) 庶(庶几) 来(二十~岁;两个~月;五尺~长) 谱 论 恕几 大约 大体 大致 八成 左右 上下 光景 模样 内外 前后 摸边儿 差不多 八九不离十
一千与八百之间:千儿八百
表示不定的少数:数个
表示一至十的不定数:几(几多;几何;几许;十~年;~十岁) 两(过~天;说~句)
表示少量的不定数:点(一点;有点;一点儿;吃~再走) 些(些些;些子;些儿;些须;些少;些微;些许;些子儿)
数量很少的一点儿:一丝一缕 一丝半缕半丝半缕
极微小的一点儿:一丝一毫
表示数目不大的约数:头(十~八块)
表示弹性较小的约数:十来个
表示不定的多数:些(好些) 九(~十)百(~十)
表示整数后还有大概的零数:余(四十有~) 多(四十~岁) 有零(四十~) 挂零 出头 冒头 冒尖
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把(千~人;个~月) 可(近~四十)
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许(一里~)




方面

方面

方(对~) 上(事实~) 面(面势;面上;上~;反~;头~;轸~;一~) 边(上~;双~;那~) 头(头面;上~) 下(~里;两~;四~里) 处(大~) 首(左~;东~) 路(外~)
一个方面:一面 一方
一个方面的:片面 踦颇
事物的一个方面:
两个方面:两(两边;两方;两下;两端;两下里;~全其美) 双重 双方
正反两方面:两面
左右两个方面:左右(~为难)
对立的两个方面:两极(~分化)
各个方面:面面(~俱到;方方~) 处处(~关心) 诸般 到处 全方面前前后后 四面八方 四处八方 四路八方 四方八面 上下左右
任何方面:随方
所有方面:
事情的各个方面:众端
包括事物的各个方面:全盘 通盘 通个 根叶
事物的主要方面:大端(略举~)
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主流
着重考虑或注意的方面:着眼点 著眼点
大的方面:大处(~着眼)
不止一个方面:不一端
事物的非主要或非本质方面:支流
起消极作用的方面:负面(~影响) 反面 消极(~因素)
(相对或并列的不同事物的一部分:方面)


liang

两岸 两半儿 两边 两便 两鬓 两侧 两抵 两端 两广两湖 两极 两可 两肋 两立 两论 两利 两面 两难 两旁 两栖 两歧 两讫1 两清 两全 两手 两通 两头 两厢 两相 两性 两样 两翼 两造2 斤两 市两 银两 两班倒 两边倒 两不找 两重性 两党制 两点论 两回事 两脚规 两口子 两码事 两面光 两面派 两面性 两下子 两性人 两院制 两张皮3 小两口两岸三地4 两败俱伤 两报一刊 两次三番 两弹一星 两得其便两地分居 两耳不闻 两个凡是 两个文明 两个效益 两虎相争 两极分化 两肋插刀 两面夹攻 两面三刀 两栖部队 两栖动物 两栖植物 两全其美 两全之策 两权分离 两人世界 两手空空 两相情愿 两小无猜 两袖清风 模棱两可 势不两立 一刀两断 一国两制一举两得 半斤八两 掂斤播两 分斤掰两 三三两两 两条腿走路两眼一抹黑 脚踏两只船 两手抓,两手硬 两头小,中间大 此地无银三百两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注释: 1指卖方已将货付清,买方已将款付清,交易手续已了结。2❶指诉讼的双方。
❷指稻谷等作物一年收获两次。
3喻指两者合不到一起,相互脱节。4指海峡两岸的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方,它们都属中国。

liang

❶数目。二。多用在一般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支手好做事,~条腿好走路|~棵树一样高|一个烧饼分成~半儿|这个非洲国家有~千头大象。
❷表示少量的不定的数,和“几”相近:我过~天再去看你|他们隔着车窗没说上~句话,火车就开了|他妈很生气,打了他~下|看不出你还有~下子。
❸〈量〉表示重量,10两即1斤:这种毛衣得用1斤6~线才能织成|1~棉花和1~铁不是一样重吗?注意“两❶”与“二”在用法上有区别。1.读数目字、分数、序数时用“二”不用“两”,不说“一两三四五”、“两分之一”、“第两”。2. 个位数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不说“二个人”“二本书”。3.在“斤、里”等传统度量衡单位前常用“二”,在“公斤、公里”等新兴的度量衡单位前多用“两”,如“二斤米、二里路”、“两公斤油、两公里路”。


(同)二


liǎng

❶ 数词。一般用于量词前面,与“二”所表示的数相等:晴雯果然接过来(扇子),嗤的一声,撕了~半。(三一·718)
❷相当于“俩”(lia),两个:长了这么大,你那里知道那“奴才”~字是怎么写的? (四五·1032)你们东府里,除了那~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六六·1606)
❸表示数目不大的不定数:又下一回棋看~句书,香菱便走了。(二四·531)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顿。(三四·774)
❹两个方面:赋景咏物~关着,又新鲜,又大方。(三七·860)此处蕉棠~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十七一十八·369)
❺一斤的十六分之一: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七·153)




liǎng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