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方式
范文

    雷小银

    摘要:初中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初中生智力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能力也会变强。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读书写字过程无不在学习语文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学生共情 能力弱,把语文学科当成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专业内容,学习较为困难。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新课标新信息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此现状,把初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是初中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信息技术;多媒体;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270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化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入初中课堂。多媒体以其交互性、多维性、集成性的特点为语文教学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将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认知方式结合起来,变革了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把枯燥无味的语文过程变得生動有趣;此外,线上平台的加入,能够实现通过课后评价和信息资源整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高效语文课堂,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作为教授者处于主导地位,用口述和书写等单一的方式输出知识,这样的方式对于刚脱离小学阶段,初步接受更深层次知识的中学生来说,是枯燥无趣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造成课堂教学低效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迫于教学任务和学年目标的压力,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书本之外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拓展,不顾学生承受能力和吸收程度,单方面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看似学习到了全面的知识,但其实真正接受内化的内容少之又少,学生思维闭塞,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二是尽管教师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因缺乏辅以科技支持的教学设计而力不从心,没有构建系统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案,无法充分发挥作为教师的指引作用。三是学生在教与学这种双向过程中,过于依赖于教师“教”,而不能主动“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形成了依附关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初探

    (一)利用多媒体多元视角,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多媒体已经走入中学课堂的现阶段,较之前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但由于多媒体教学对场地、设备等要求较高,再加上教师间教学习惯的不同,多媒体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只是将教学内容用黑板展示还是用荧幕展示的区别,因有强大的信息资源库支持,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天净沙·秋思》的学习为例,教师利用短片或者背景音乐为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创设条件,在视频和音频的促进中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情感。这样一来,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课堂效率自然提升。

    (二)基于信息科技优势,创新教学设计

    要想利用好信息科技,最重要便是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性。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插入图片或者视频,将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抽象画面具象化地表现出来,这样一种具象化简单化的表现方式是传统的黑板教学所不能展示的,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时刻保持专注力;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ppt课件的延迟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后再展示答案,转“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再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利用“思维导图”软件,构建逻辑性递进性的知识体系;最后,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投影功能,优秀的小组讨论结果或者学生作业可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激发学生们的胜负心,在无形中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重复利用网络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形成学习的独立性,尽量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有了网络信息化资源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课中对学习内容分清主次、有的放矢。以《范进中举》的学习为例,由于该文篇幅较长且文字理解较为容易,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先对该文有一定的把握,课上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老师再结合故事背景给同学们指点迷津。相对只在课堂上接受教师讲解过程来说,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形成独有的思维范式。课前预习的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把时间放在真正需要指导的部分,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学生进行最为有效的交流。在课后复习中,对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将被遗忘的知识点,通过重温课件内容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信息化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吸收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弥补不足,查漏补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拓展深层次知识,巩固提高。

    结束语

    初中语文的学习,较为注重通过情境创设培养感性思维,信息科技时代,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多媒体的多元化特性吸引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整合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课后巩固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方案。与传统课堂相比,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石瑞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9.

    [2]孙红雨.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之思[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7):65-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