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促进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
范文 | 白俊杰 摘要:QC小组活动是一项群众参与质量改进活动的有效方式,对企业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领导重视、加强教育、加强组织、激发员工积极性等方面就如何促进QC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促进QC小组 活动 开展 自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作为质量管理四大支柱之一的质量管理小组即被同时引入。质量管理小组又称QC小组,其作为一项群众参与质量改进活动的有效方式,成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开展持续改进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意识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管理观念,培养质量管理人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QC小组的概念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这个概念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参加QC小组的人员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不仅是企业高层领导,各类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都可以是QC小组成员;二是QC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广泛的,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三是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QC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科学性。 2.促进QC小组活动的开展,应做到的几个方面: 2.1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全面认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保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使QC小组活动具有实质性 QC小组活动应是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以质取胜是要靠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全员共同努力的。而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就是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QC小组活动的开展,做到热情支持、积极引导,把QC小组活动的广泛开展作为企业经营及信誉提升的关键要素来抓,责令企业主管部门制定并宣贯QC小组活动的管理办法,在各部门进行广泛动员,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做好QC小组活动的指导、帮助及推进工作。 2.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基础知识培训,使QC小组活动更具广泛性与实效性 QC小组活动是职工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其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人的积极性能否发挥出来。质量意识教育有助于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吸引广大职工包括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参与质量活动,真正调动职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使QC小组活动更加具有广泛性、群众性。 QC小组活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掌握基础知识,活动起来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一些QC小组在活动中往往存在诸如活动记录不全、不按科学程序办事、流于形式,甚至偏离实际的虚假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小组成员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缺乏,有的原来学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法工具,由于没有经常运用,慢慢的淡忘,有的甚至连简单的“两图一表”都运用不当,造成了活动数据不全,活动断档。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只有掌握了基本知识,才能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遵循“PDCA”的科学程序进行活动,才能在工作中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才能提出问题,并应用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推动企业QC小组活动的开展,应由企业主管部门制定QC小组活动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确定小组活动过程管理的要求及活动成果申报程序及要求,并应对获奖成果采取激励与推广措施,推进活动的开展与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广泛动员,为QC小组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QC小组的组建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可以在班组、部门组建,也可以跨班组、部门组建,可因地制宜地在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小组中选择开展活动。为了体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可着重发展以职工为主体的现场型和服务型小组,同时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科技开发型的小组,提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 4.激发员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活动已成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而各级领导对小组活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将极大的影响员工参与改进和创新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做到: 4.1领导干部直接参与QC小组活动,为其他员工起表率作用 QC小组能否长期坚持开展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领导的高度重视。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是搞好QC小组活动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应当热心质量工作,在QC活动中起表率作用,若能身先士卒地参加小组活动,对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让小组成员感到上级的重视,才会更有信心去完成活动。 4.2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增进其责任感 QC小组的成员组成多是从事各种劳动的一线职工,他们从事于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熟悉一线工作与管理,这就决定了QC小组课题选择的多样性及涉及的诸如:设计问题、原材料问题、工艺质量问题、协调与配合问题等等多方面内容。一个QC小组每年可能提出上百条质量改进意见,这些意见中有很多是很有价值的,也有一些可能是次要问题,有些甚至根本不可行。但对于每位员工提出的问题,即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们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切不可因问题小而忽略了他的观点,长此以往不了了之的话,很容易造成员工的挫败感,打消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积极性,不要说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也会因此而失去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重视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增进他们的责任感。 4.3建立专项资金,健全过程奖励 目前QC小组活动的开展时间相对不固定,组成小组的各个成员也基本上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开展活动,并且企业尚未形成特定的活动经费来支持活动的开展,往往是活动取得了成果,收到了实效才会得到一定的激励,这样长此以往容易挫败员工的信心,打击其追求荣誉的积极性,让员工觉得若没有获奖则没有被企业肯定。因此,为更好的调动员工开展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企业应当建立专项资金用于QC活动的组织、开展、考核及推广的全过程,并在活动进行中健全过程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表彰,提高员工参与活动的被认同感,促进QC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5.结束语 在企业的建设与管理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树立形象、保持信誉的必要条件。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重视,保持对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必备良药。为此,全面进行质量管理,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工具,有效推进QC小组活动建设,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才能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保持企业的长久兴旺。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小组基础知识.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3) [2]徐明达.创新型QC小组活动指南.东方出版社,2008-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