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学的必要性研究(1) |
范文 | 王红梅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小学语文作为教育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其授课观念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变换,除了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等相关技能之外,还需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将传统文化传递下去,而国学教学的作用也变得愈来愈显著。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语文的传统国学教育为出发点,首先着重探究其中的必要性,继而提出几点保证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水准的有效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国学;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335 引言 小学生年纪还比较小,同时刚接受到系统的教育,因此这个阶段的授课活动,也变得尤为关键。与此同时,传统国学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民族需要精神力量来支撑,而国学便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明晰我们国家的长远文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拥有责任心与道德意识,能够懂得如何做出反思,并培育自身的认知思维,从这些方面上,也展现出了在小学语文授课活动中,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下文将针对这一内容予以简要论述。 一、加强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一)培育学生的反思及认知思维 在新课改的指引下,小学教师应该明晰真正的教育,本质是自我教育。因此应该着重加强学生主动去学习的能力,培育学生反思以及认知的思维,在小学语文传统国学的授课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主角”,引领学生去融入进国学课堂,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继而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国学中有着很多自省类型的内容,像“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这类国学文本,便是教导学生,在知道自己有过错时,务必要去改正,而学到的技能一定不要忘记,由此可见,国学教育的积极意义十分突显,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让学生懂得反思以及提高自己的认知思维。 (二)提升学生责任心及道德意识 不论是责任心,还是道德意识,都需要从小进行培育,其指的是主动完成有意义的事情,是内心的良好状态,基于本质来看,道德意识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责任心的一种展现形式。小学时期的学生不论是身体,还是思想,都处于发育的阶段, 因此教师务必要抓住这一时刻,将责任心与道德意识植入学生的性格之中,而小学语文国学教育便可以有效的起到这一效用,在这一层面上,也表明了加强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例如,在经典国学作品中有着 “仁者爱人”、“修己以安人”等众多的名句,而这些名句所表达的都是一个人需要拥有高度道德意识,而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以此为切入点,将其作为突破口,以便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责任心以及道德意识,而这也是小学国学授课目标之一。 (三)增强学生的内心民族自豪感 我们国家的文化十分地久遠,同时作为世界上较为出众的文明古国,历史也极为恢弘,而传统国学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点一滴地累积下来的,因此通过实行小学语文国学的授课活动,可以有效且高效地增强小学生对于民族的认同,让其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而这也是国家可以持续进步的源动力之一。现如今,在新课标中也提出,要将培育学生内心民族自豪感,作为教育的关键部分,而小学生年纪普遍还比较小,所以说很难去理解、去感悟这些较为抽象的内容,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传统国学做好利用,将其作为载体,来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如此一来,小学生便可以更好的受到这一方面的教育。例如,国学中有很多诸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句子,教师便可以将这些国学句子的背景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二、保证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水准的有效手段 由上述内容可知,加强小学语文国学教育是极其必要的,其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但是通过真实授课情况来看,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依旧还存有些许的欠缺,因此,采取一定的办法,来保证小学语文国学授课的水准,也自然成为了重点。详细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将课外阅读引入到授课活动中 很多教师在落实传统国学授课的活动时,只是喜欢单纯地使用课本中的内容,但是实际上课本内容是极其有限的,因此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国学授课的成效,就需要主动的去引入课外读物,来扩充小学生的阅读量,以便于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在选取课外读物时,还要依据小学生的真实状况来进行,例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挑选一些稍微有深度的读物,而对于低年级学生,则应该选择简单一点的,尽量不要选择文本太长的国学读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正式授课时,花费一部分时间来讲解这部分课外的国学读物,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好的国学教育,还可以将授课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可谓是百益而无一害。 (二)精选小学语文国学阅读的内容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这对于小学语文国学授课来说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在小学生刚刚受到教育时,就让学生明晰国学学习的关键性,同时还要着重培育学生对于国学的兴致,这样一来,在开展之后的教育时,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在平日的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的早晨与晚间,都在家中朗读一篇国学文章,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课外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学习国学的好习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授课来说,其中传统国学教育有着极其显著的必要性,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效用,所以务必要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注重。基于实际情况来看,国学教育拥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就需要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小学语文国学授课的成效,而这也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应该被予以注重的内容。因此,上文从不同角度分别对其做出探讨,期望可以投砾引珠,为从业者带来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世鹏.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8. [2]王丽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9. [3]徐鑫. 论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C]. .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12-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