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推进 |
范文 | 黄锐 摘要:在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背景下,利用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教学重点。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全面接收物理知识,也需要巧妙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对高中物理德育渗透与自学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342 引言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该门学科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薄弱,为未能够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所以会过于依赖教师,即使在课堂中听懂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做题时会感到十分困难。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进而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对其进行灵活应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不能死记硬背。对于物理知识而言,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的本质就能够找到解题思路,可以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比如说:对“平抛运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公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从飞机上投下炸弹的视频,并且对炸弹的运行轨迹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炸弹的运行轨迹,此时,教师再向学生讲解平 抛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平抛运动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行了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也能够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 2.利用多媒体设备渗透德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但为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也给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发展和改革的契机。当前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大面积的融入教学领域中,逐渐成为包括高中物理课堂在内的大部分学科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媒体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后,能够通过搜索和收集功能储存极为广阔的教学资源,并可以随时依据教师和学生的课上需求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能够以更直观的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多媒体设备也能够与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工作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好的展示相关教学课件,极大的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教材中存在或者涉及的很多实验内容因为其步骤过于复杂或者开展较为困难因此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且仅仅通过教师的口述也无法完全表达实验的内容,而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辅助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也能强化德育内容的渗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于“速度”定义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射击后,经过t1=0.6s在看到炮弹爆炸,经过t2=2.1s,才听到爆炸的声音,通过这个视频让学生通过“光速大于声音速度”这一定义来学会计算炮弹飞行的水平速度,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认知能力。 3.利用合作性质的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德育 科学探索性实验室教师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具备的已有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动脑的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主动探索,从掌握知识核心和物理规律的试验方法。而在面对一些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物理知识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与合作机会,以此来引导学生在合作模式下独立思考、交流讨论,融合不同学生之间产生的不同观点,并学会迁移知识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均匀的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设置实验内容:不同高度,同一重量的物品做自由落地运动,速度和落地时间一致吗?同一高度,不同重量的物品重复实验,结果是怎样的?要求各个小组开展实验,如同学分别站在不同的高度,将手中的纸片松开,发现高度越高,自由落体时间越慢;同样,在同一高度,同时将石块、羽毛、书签松手,发现重量越大的物体落地时间越短;通过这种合作实验的模式不但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合作品质,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4.把德育教育系在心上,教师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我们的品德如何,学生心里自然是有一杆秤在衡量着的。我们要把德育系在心上,用在行动上,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我上课的时候,我就很仔细自己的言行,先做到尊重我的学生,尽力给他们树立好的榜样。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觉得一定要有长时间的沉淀,并且带入实践生活中。通过身体力行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感受到德育的魅力,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有所提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除了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还可以多诱导鼓励我们的学生。当学生有良好的表现的时候,我们就要主动地去表扬他。学生一旦受到了肯定,便会铭记于心。 结论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善于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引导教师掌握较好的课堂观察技能,对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理的课堂观察活动中,教师可以较为清晰的把握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也可以在反思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内容,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之间也要积极合作、交流,才能更好的突出课堂观察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秀英.探索新课标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70-171. [2]盛瑾瑜.基于"生动课堂"的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4):65. [3]付桂清.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1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