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方案初探 |
范文 | 刘轩帆 刘晓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案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急剧消耗的化石能耗,降低车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低能耗、环保、绿色的能源以代替现有的化石能源成为了各国的共识,新能源汽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将逐步加大,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紧跟时代的步伐,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紧密的对接市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笔者从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教学方案设计理念、完善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教学方案设计面临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笔者通过参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研讨会、实地参观等方式,认识到全国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根据各地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区域优势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前市场”培养人才;另一类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培养人才。 1.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前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市场指的是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设计、整车制造。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根据广东省地方企业的特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电动机、电控和充电的制造、研发及检测开设课程。 通过深入广州、东莞、深圳的电池、电动机制造研发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电池制造环节、电池PACK、电池检测认证、电动机制造环节、电动机检测认证中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和剖解,提取适合高职生成长规律的工艺步骤,进行重点教学,比如将电芯制造环节中的生产工艺进行分解。教师根据生产工艺中的难易程度,及学生操作该工艺流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取电芯制造环节生产工艺步骤中的化成及分容,针对该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聚焦电芯制造环节一线生产岗位,以培养符合电芯制造环节需求的人才。 2.紧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后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后市場指的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售后服务、保险、租赁、充电桩建设及后期运营。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南京市十三五规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要求,积极面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培养人才,围绕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的相关规划以及新能源汽车 “三大电六小电” 的特点开设课程,并与当地企业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实训室建设及课程开发上,围绕新能源汽车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展开,开发相关的课程包,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后市场”培养和提供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3.人才培养的定位分析 结合全国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成功的办学经验及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区域特点,笔者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将立足广西,重点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通过走访和调研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广西新能源汽车企业,笔者了解到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具有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学院将人才培养定位于:为广西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输送人才,即在人才培养时,既要符合新能源汽车“前市场”的岗位需求又要兼顾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岗位需求,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覆盖。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开发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共育,为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人才的精准供给。二、新能源汽车教学方案设计理念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笔者学院的教师对新能源汽车教学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将围绕新能源汽车自身特点及广西新能源汽车企业岗位需求两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学院新能源汽车教学方案的设计理念。 1.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特点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核心为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动机技术和电控技术(简称为“三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的发展。笔者学院在进行新能源汽车核心课程设定时,也将围绕“三电”技术来展开,设置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及控制技术等课程,并以典型工作案例为依据设计实训项目,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除此之外,为了发挥新能源汽车的功率,新能源汽车上一般都设计了一个高于220V的高压系统,通过走访广西新能源汽车企业,了解到由于新能源汽车特有的高压特性,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作业安全尤为重视,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学院在高压安全课程中将设立触电急救、绝缘测试、高压下电流程等项目,要求学生考取电工上岗证等方式,督促学生养成安全规范操作的习惯,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作业。 2.结合本地新能源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方案设计 笔者学院以服务广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根据当地企业需求培养人才,通过对广西源正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企业调研,了解新能源汽车总装生产工业,充分挖掘其中的典型工作案例,量体裁衣定制课程项目,比如将工作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高压部件的装调融入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前感受真实环境下的工作情况,做到学生上课如上岗,实现将专业知识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提前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开设电工上岗证考取的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考取电工上岗证,使学生能够在新能源汽车工作岗位中持证上岗。 三、完善新能源汽车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 由于新能源汽車检测与维修专业是新兴专业,全国各职业院校对于这个专业的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学院的教师通过与全国各地已开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院校交流,结合笔者学院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 (1)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笔者学院的教师为学生搭建了由易到难的学习阶梯,比如将电学基础知识进行逐步推进,从简单单一电气元件认识、简单串并联电路逐步向新能源汽车中基础电路(整流、升压、斩波、逆变)进行推进,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帮助学生夯实电学基础,使学生能从容面对后续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的学习。但是,目前建立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2)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进行课程开发。深度挖掘典型工作任务,有助于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相统一的目的。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学院将以新能源汽车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课程中,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这门课程为例,将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典型工作案例——更换动力电池,融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课程中,以更换动力电池项目为主线,辅以高压防护、单体电池检测、SOC标定等子项目,完善学生对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这门课程体系的学习,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这门课程的学习。四、新能源汽车教学方案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在挖掘典型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尚处于萌芽阶段,其产销量所占比例相较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产销量来说仅为3%左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就导致专门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企业较少,对应的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案例较少,同时主机厂之间由于竞争的关系,对技术保护的意识比较严重,导致相关生产和维修信息不公开,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维修制造了困难。鉴于此,在现阶段深度挖掘出符合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变得极为困难。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学院计划通过加强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合作来解决,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笔者学院设计的专业方案将在今年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中付诸实施,笔者将通过不断观察、总结等方式对现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正,以设计出一套符合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瞿帆.抢占新能源汽车风口[N].中国教育报,2017-09-12. [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 顾雯斌.汽车后市场供给侧改革之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汽车后市场对策略分析(七),汽车维护与修理[J],2018(3).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