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姜白石歌曲的演唱风格 |
范文 | 张建华 王红 [摘 要] 《白石道人歌曲》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集,其中存有十七首带有乐谱的词调歌曲,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歌曲。如何用现代声乐技术演绎八百多年前的宋代歌曲,调整声音技巧以更好地表现古曲风格,使它们既富有古韵又能够被今天的观众所接受。 [关键词]白石道人歌曲;风格;声调;留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9-0101-02 中国古代歌曲从黄帝时的《弹歌》到《诗经》三百篇;从战国楚辞、汉代乐府到隋唐五代和宋代的曲子词;从元曲到明清的民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然而因为乐谱保存的问题,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诗词很多,曲谱很少。目前所存最早的有谱有词的作品是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其中存有的十七首用宋代俗字谱记写的歌曲,是八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唯一宋代词乐文献,这套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状态及宋代词调音乐具有极高的价值。 宋代歌曲究竟是怎样的声音面貌,今天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如果在当代去呈现古代歌曲,又应该秉承什么样的艺术标准呢?目前看来,有传统的吟唱、述说般的歌唱,有戏曲风格的演唱,还有艺术歌曲化的演唱。1987年,单秀荣和姜嘉锵录制的《姜白石歌曲十七首》,是目前可见最完整地诠释姜白石歌曲的专辑。近年来,也有多位歌唱家进行过演唱实践,使得其中的《杏花天影》《鬲溪梅令》《暗香》等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但对于大部分声乐学习者来说,会觉得这些作品比较难。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艺术歌曲,研究和演唱它们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如何通过声音技术的调整,更好地表达出诗词歌曲所独有的风格,使它既富有古典韵味又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呢?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把握姜白石歌曲的演唱风格。 一、白石歌曲的清冷之美 《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中,有改变旧谱以制新腔的《醉吟商小品》;有为范成大歌曲填词的《玉梅令》;有截取唐代法曲、大曲的一部分填词而成的《霓裳中序第一》;也有《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石湖仙》等十四首自度曲。我们在演唱姜白石歌曲时,首先要了解他作品的整体基调。古代文人多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喜爱吟咏山水以抒其志。由于姜夔的身世凄凉,虽有才华却终生漂泊,所以在他的歌曲中总会流露凄冷伤感的情怀。他的词中“冷”字用得最多,“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月冷龙沙,尘清虎落”(《翠楼吟》),他善于创造一种冷色调,表达自己默默凄清的情怀。他常以美景写哀情,例如:“绿丝低拂鸳鸯浦”与“日暮,更移舟、向甚处?”(《杏花天影》)、“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与“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醉吟商小品》)、“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与“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长亭怨慢》),这些作品中景与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美景之下,人物的心情卻是低落、伤感、似野云孤鹤般的孤独,然而他表达自己愁苦的心情时,却是非常含蓄、节制的。 姜夔的作品写景抒情都不局限于具体、细致地描画,显得空灵、疏淡,艺术感染力很强,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意境,需要歌唱者去深刻领会,从而恰当地通过声音细致入微地描绘体现于声情态韵之中。 二、声线的参差之美 中国古代歌唱是以字为本,要求字的阴阳四声清楚。四声对传递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声调不准,字义就会出现偏差,也会失掉风格。比如“哀情”和“爱情”,“被子”和“杯子”,虽然拼音字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其所承载的内容和情感色彩就截然不同。我们在朗读诗词的时候,会发现即使没有音乐的情况下,语言本身已经有着丰富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隐藏在旋律线条之下的语言本身的声调规律。“字正”则“腔圆”,演唱时才能使听众听清楚唱词,并与歌者一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在今天的声乐学习中,接受的是美声唱法的声音训练体系,演唱时追求圆润饱满的音色和流畅均匀的声线。然而很多时候,声线的圆滑、颤音的使用这些因素,有时候会使汉字的声调很难准确地表达到位。所以,听起来就会觉得不够亲切,虽然声音很饱满,却很难打动观众。 在姜白石歌曲的曲谱中,并没有强弱等记号的标注,所有的力度变化都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语音变化之中,“音腔内部力度的变化关系与书法和国画中笔法的道理是一脉相通的:一个音腔相当于书法中的一笔;每笔或先顿后提,或先提后顿,或两头顿中间提、或两头提中间顿,或刚或柔、或滑或涩、或洪或细”。唱准四声,在行腔时会有细微、即兴的各种变化,咬字、吐字、归韵的过程中语音的变化所产生的参差不匀的声线,正是凸显古曲风格的重要因素。钱茸教授在“唱字音声说”系列文章中,曾详细地论述了语言与歌唱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准确对于演唱风格的重要作用。 三、留白之美 北大教授阴法鲁先生评价白石作品时说:“他深刻细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所看到的景物,有时使人难以追踪他的思路变化,因而常会有雾里看花之感。”白石歌曲是文人音乐,其中多运用富有色彩的变徴音和变宫音,这也构成了它朦胧的色彩美。如何在演唱时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意境?苏轼在《送参寥师》一文中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其中谈到了诗歌创作中“静”和“空”,也就是“留白”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是相通的,不仅诗歌的写作是这样,在演唱时,“留白”也格外重要。构建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空白”,为欣赏者留出充分的想象余地,是呈现古曲风格、彰显古曲魅力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今天的声乐学习中,经常演唱咏叹调,需要歌者用丰富的情感和宏大的音量去表现激烈的戏剧冲突,而古曲的演唱则不同。二者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便自然有着不同的审美习惯。所以在演唱时,要依据作品的题材而调整声音技术的使用。例如《鬲溪梅令》,作者用精妙的笔触描写了自己视觉所见、听觉所闻、幻觉所想,木兰双桨、啼叫的翠鸟、梦中的美人,情景交融,营造出如梦如幻、恍惚迷离的意境,极富朦胧之美。所以在演唱时,要控制腔体的打开,用适度的音量营造出广阔的时空感,通过歌声表达出词人不知前路在何方的迷茫之情。古人经常抚琴而歌,古琴的吟、猱、绰、注,充满了散轶的空白,音量适度才能与之相和。所以演唱白石歌曲时,不可唱得过满过重,追求中正平和之美,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体现文人音乐的精神风范。 四、典雅绵长之美 白石歌曲中多有六七度的大跳,如《杏花天影》的第一句“绿丝低拂鸳鸯浦”,歌曲的开篇连续的两个六度大跳使整首作品富有张力。演唱时,用绵长的气息贯穿起来,才能将这种音程上的跳进化解得自然流畅。古代文人多好吟诵诗歌、经文,而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是古代歌曲产生的源泉。所以演唱白石歌曲时,要经常诵读歌词,且不仅要素读,还要吟诵、唱着读。气息的感觉绵长悠远,时空感,连续感,像中国的太极功夫,于连绵不绝中有力度的变化,又似古代宫廷舞蹈中的长袖曼舞,优雅绵长。“在演唱时运用意念和气息,创造一种‘东西南北天地‘上下左右前后的气场,设想自己置身这蒙蒙如雾的‘六合团气之中,与天地之气、中和之纪浑然相抱,合而为一,似处于净室高堂、清风明月里;心不外驰,气血平和,悠然自得,一心一意地表现音乐,完全为音乐和意识中的意境、形象驱使,从而进入‘心、音高度统一的音乐王国。”[2]演唱白石歌曲时,去寻求这样的气场,用绵长悠远的气息去表现白石孤独无依的心境。词调音乐与其他传统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如在情感表达上与中国国画的浪漫写意、巧妙的留白,在行腔上的起承转合与书法的运笔顿挫,古代文人往往是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所以他们创作的诗歌也体现了艺术的融会贯通。 结 语 著名的昆曲大師傅雪漪先生曾说:“风格,是乐种语言和曲调的规律问题;情感是体会和从风格上基本表达了歌曲内容的问题;韵味是一个人的学术、文化修养,对事物具有敏感而深透的观察力,以及对技术掌握的准确、扎实、成熟,在运用时具有丰富创造力之总和的产物。”如何演唱近千年前的姜白石歌曲,声乐工作者们一直在做着各种不同的尝试。但无论是用戏曲唱腔去表演,还是用现代学院派的声音技术去演唱,都需要从气息、咬字、音量等歌唱技术上做出适度调整,使作品既富有古典韵味又能被现代人所接受,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从而达到“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的登峰造极之境。当然,我们对于白石道人歌曲的研究,不仅仅为了考古和复古,而是为了在继承的过程中创新,让沉睡在古籍中的诗词重新被传唱。基于对音乐历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寻“根”而让其重新开“花”。并能够结合今天学院派的声乐演唱方法,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合理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在国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今天,“再唱”白石歌曲,会对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文献拓展具有重要价值。而学习古曲的过程本身,既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追根溯源,也是对自己血液中所固有文化符号的自我叩问。 注释: [1]蒋 菁,管建华,钱 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2. [2]蒋 菁,管建华,钱 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44. (责任编辑:崔晓光)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