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 |
释义 | ··quē同“缺”。 〔··〕lán地名用字。如:干镇(在浙江)。 ··nì同“堄”。 ··ǒu山名。一在江苏省,一在安徽省。 ··nuó地名用字。如:𦰡溪(在湖南)。另见1041页nà。 ··mǔ大脚趾。 ··nà地名用字。如:𦰡拔林(在台湾)。另见1076页nuó。 ··bāng拟声。敲打木头等的声音。 ··xiè似玉的石。 〔··〕xǐ周期系第6族(第ⅥB族)元素。符号Sg。原子序数106。具强放射性。1974年用重离子轰击法人工合成制得。 ··dì玛𤧛脂,一种沥青膏。 ··cáo1 采矿的坑道。2 地名用字。如:斫𥕢(在湖南)。 【··】拟声。1 水流声;雨水声。2 下咽声(多用于流体)。 ··bān文武全才。常用于人名。 ··qū地名用字。如:岞𪨰(在河南)。 ··liào地名用字。如:圪𪤗(在陕西)。 〔··〕hēi周期系第8族(第Ⅷ族)元素。符号Hs。原子序数108。具强放射性。1984年用重离子轰击法人工合成制得。 〔··〕dù周期系第5族(第ⅤB族)元素。符号Db。原子序数105。具强放射性。1968年用重离子轰击法人工合成制得。 ··zhǎn眨眼。 ··zhī1 𦭜箕。草名。2 地名用字。如:𦭜芨梁(在内蒙古)。 〔··〕láo见“圪” (439页)。 ··biàn古国名。在今山东省莱芜市。春秋时为鲁国的附属国。 ··pán见“𨃟躃”。 ··xí姓氏用字。 ··rǒng同“氄”。 ··hóng见“嶒𡵓”(141页)。 ··dài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单位“旦尼尔(法文denier)”的旧称。 ··sòng响度单位“宋”的旧译。 ··tóng飞翔貌。 ··è同“崿”。 ··mín精神纷乱之病。 ··jiè山名。即介山。在山西省。 ··qí同“岐”。1 即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2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 ··wǎi脚扭伤。 ··chén小鸟。 ··dǔn1 砧板。2 俗称瓷石原矿经粉碎淘洗后制成的土块为𣎴子。 ··zào地名用字。如:𥖨头(在江西)。 〔··〕bō周期系第7族(第ⅦB族)元素。符号Bh。原子序数107。具强放射性。1976年用重离子轰击法人工合成制得。 ··gǔ同“股”。大腿。 ··liú地名用字。如:𨻧隍(在广东)。 ··kāng地名用字。如:盛𡐓(在湖北)。 ··chá玉米等磨成的碎粒。 ··kuò疾速(多用于人名)。 ··yīngmǔ,又读mǔ英文acre的旧译名。即“英亩”(1769页)。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