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研究
范文

    韦秦娥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不断增加,同时风险成本也逐渐提高。就当前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完善情况来看,其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会计监督机制长期缺失或会计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而如何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本文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内涵出发,解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希望为国有企业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信息质量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而且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性和战略性。只有编制完善的财务计划,并且估计成本指标,才能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内涵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特殊地位和职权,对企业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进而保证后续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是由国家监督机构(包括审计机关、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民间审计组织和单位内部监督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部门)组成的。其中,内部监督主要内部会计人员与会计机构进行会计工作,而内部监督属于企业一种外部的约束,内部监督属于一种自查的行为,二者协同发力,才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建立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监督机制,能够对国有企业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缺乏总体规划,表现为部分国有企业仍然没有真正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和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准则来构建会计监督和会计内部牵制制度,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内部审计机制与会计监督机制关系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有些会计制度没有根据国有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与业务活动的开展,编制与完善发展计划,出现了制度滞后的问题,会计制度与内部管理制度的整合度不高。有些国有企业虽然表面上已建立了完整的会计监督制度,但在实际运作中,边界模糊、分工不明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的责、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二)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素质不高

    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人员对会计工作缺乏重视,认为会计只是简单的记账、算账,于是录用一些业务素质较低甚至非专业人员从事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致使会计监督工作难以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甚至存在个别会计监督人员缺乏道德底线、忽视有关规定的情况,对企业违法、违纪、违规现象视而不见,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国有企业内审工作仅侧重于对一般性业务的审核和检查,重点和例外性业务往往不包括在内。

    (三)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落实

    就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进行分析,主要就是开展会计检查、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工作,并保证会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供实效性更强的会计数据与信息。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就是对财务活动与结果进行监督。许多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执行力普遍不高。负责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没有严格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内部监督缺失与弱化。首先,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需要对企业的各项会计业务进行监督控制,无法避免地会影响自身的实际利益。其次,如果会计人员坚持原则,严厉制止并且上报经营者的徇私舞弊行为,就可能遭到领导的为难,甚至无法在自身的岗位继续工作。最后,由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还没有搭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不足,无法将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相融合,导致不必要的经营风险问题发生。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加大会计监督力度

    建立与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保障、激发会计监督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方式,就是完善管理机制,并实现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利用法律法规与内部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开展合理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要对会计资料数据进行严格的审计,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开展合理的规划工作,对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不断地扩大业务范围,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各项业务的重要程度,对一般性业务进行审核;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任正非先生曾被问:“华为成功的真正核心点是什么?”任总回答:“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华为公司的内部财务体系逐渐成为全球统一性的会计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还在全球的财务系统中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华为在15年前就已经做到财务集中管理,真正突破了法人实体的基本概念,并且對企业的运行逻辑进行重新构建。华为在全球经济不济的背景下,能够逆流而上,已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为核心,并且贯彻岗位不相容分离原则,梳理相互监督与制约的工作程序,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监督队伍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想实现稳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就需要有更清晰的思路,并完善运营管理系统,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优秀并且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企业会计监督队伍。

    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培训,提升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在会计准则不断修订、不断完善的今天,會计人员要及时加强业务知识和会计制度的培训和学习,时刻关注会计政策变化,提高会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能够恪尽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完善员工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建立一支业务精通、法纪严明、政治清明的会计队伍。

    (三)明确相关岗位人员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

    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为企业管理活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且对会计等岗位失职人员给予合理的处罚。只有将内部监督职能与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且将其与员工的基本福利直接挂钩,才能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采用权责清晰与数据明确的考核方式,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与分配,以此吸引更多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真正投入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会计监督,逐步优化内部结构,将监督工作与长期目标工作相结合,将一段时间内的资金动态与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在完善支出审批制度的同时,明确各项支出的审批权限与程序。针对企业内部的大型支出,需要明确支出标准,并实行集体决策的管控方式。只有保证专款专用,并且及时开展核对工作,才能逐步加大企业的会计核算监督力度,并为内部监督制度的落实奠定稳固基础。

    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企业要完善岗位不相容制度,对整个流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并保证各个部门能够相互制约并相互分离。对重大事项的经济决策进行分析,完善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程序。只有将重心放在杜绝造假事件上,才能够避免出现会计人员经济腐败的问题,以提升会计信息的实效性。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利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保证会计监督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浅析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9(5):154-155.

    [2] 林家文.浅析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2018(1):66-68.

    [3] 全志成.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8(5):65-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