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通过四个环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
范文 | 张展 创新意识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学生形成创新素质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谈谈我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动态图画、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所以,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生成个性思考,开启创新思维,从而谋得长远发展。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时,为了使学生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计算方法,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我先通过多功能媒体出示: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这时,我请学生思考: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此时已经进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提出了好几个与情境有关的数学问题,我引导学生从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了9个,还剩几个? 二、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如,教学“跳绳”时,看了教材中的情境图(图中有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这时,有个小女孩怯怯地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3+5。我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列式子,但还是鼓励她讲出自己的理由。她说:“有3个穿裙子的,5个穿裤子的,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表扬她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并对其他学生说:“其实,看了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是下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根据自己的观察列出了更多的算式,有的学生甚至列出了连加算式。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积累的常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凸现自主、开放、互动的数学学习模式。如,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乘法知识后,我设计了一道习题:把一些圆片摆成7行,前6行每行摆6个,第7行摆2个。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学生观察后,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结果。有的列式为:6+6+6+6+6+6+2=38。有的列式为:6×6+2=38。有的列式为:6×7-4=38。正是在这样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提出了让学生帮我换1元零钱的问题。学生一听到老师需要帮忙,纷纷行动起来,拿出自己的钱。不一会儿,学生就探索出10个1角、1个5角和5个1角、2个5角等多种换法。 四、充分利用学具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并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如,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让学生利用彩色的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这个操作活动中,摆出了许多有趣的图形,我借此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自己摆的图形,10是由几和几组合起来的?”然后让学生再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有了前边的铺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操作的目的性也更强。最后,我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象、去尝试。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主动“跳起来摘桃子”,在主动的学习体验中提高创新能力。 (责 编 肖 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