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整合研究 |
范文 | 黄洁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非常符合幼儿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幼儿年纪小,对世间万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但在课堂教学中却比较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就需要将课程游戏化,用游戏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并让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区域活动也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并且通过在一个自由的区域内进行区域活动,幼儿能实现对知识以直观可感的形象进行学习。因此将两者进行融合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习需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123 如今的幼儿园课程教学是在“人本主义”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开展,将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加以整合,形成区域游戏教学形式,既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能更加突出“人本主义”,更加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教师因此要深刻把握两者之间的重要内涵,探索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具体途径,让幼儿在区域中自主地通过游戏来自然而然地完成对课程的学习,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意义 首先课程游戏化本身能够很好地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因为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的课程教学,能够营造积极、快乐、趣味的学习氛围,并且游戏往往有很强的互动性,幼儿能够通过参与游戏来进行运动和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能够很好地锻炼身体和培养表达能力。其次课程游戏化能够让幼儿在游戏和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对自身的清晰认识,并且因为可塑性很强,在受到教师的引导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而且因为游戏化课程往往会融入许多学科元素,比如唱歌、跳舞、画画、自然等,幼儿可以在这些课程知识的启发下对艺术课程产生喜爱,从而具备一定的艺术基础。 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为幼儿提供了一定的活动区域。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区域中能够更加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并且在这样的自由环境中能够很好地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因为进行区域活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策略 (一)寓教于乐开展区域游戏 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结合到区域游戏中进行开展。因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非常强,并且加上注意力比较难以长期集中,经常在教室内难以长期保持安静坐着的情况。再加上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学习多依赖于直观形象、感觉的感知。所以教师不要刻意压制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区域游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对课程的学习和应用。 比如要教会幼儿认识红绿灯,并且知道红绿灯在生活中的用途。如果只是单一地告诉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幼儿也不太能理解是哪个红灯,什么东西要停?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先扮演“警察叔叔”,然后用提前准备好的道具“红绿灯”,让幼儿按照“警察叔叔”的指令来令行禁止。然后教师将“警察叔叔”的角色交给刚才表现最好的幼儿,让他模仿方才的示范,与小朋友们在一个“人行道”区域内,通过“警察”的指挥和“红绿灯”的亮灭来让其他的“行人”按照规矩“过马路”。第二轮再让表现最好的幼儿来担当“警察叔叔”的角色,然后进行轮换。 幼儿们通过在“人行道”这一区域中对看“红绿灯”的亮灭过马路这一游戏进行了亲身体验,获得了对“红灯停,绿灯行”这一知识的直观理解,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并且表现最好的幼儿担任“警察叔叔”这一角色,会激发幼儿们对“权威”的渴望,能够激励幼儿表现得更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区域游戏环境的营造 区域游戏的开展要重视良好游戏环境的营造。 首先教师为了要让幼儿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环境中能够自主地完成对直观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要选择不算太小的区域,并且必要主题的游戏道具也要准备齐全,包括对应职位服装或者关键道具比如“医生”就应该有助听器或者病历单。其中部分道具还可以用一些废物利用或者手工制品来代替,能够培养幼儿珍惜资源和一物多用的良好节约的品质,并且还能对幼儿产生启发,让其思维更加灵活,比如有的幼儿发现“原来口服液瓶还可以做成风铃”,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是不是有的东西也可以变成其他物品来加以利用。 其次,教师自身也要重视对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不要进行过多的干预。因为幼儿也需要培养一定的独立性。如果幼儿遇见什么小问题教师都要进行干预,一方面容易打断區域游戏的进行不利于教学的完整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效果,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幼儿产生过分的对教师的依赖,难以逐渐培养独立意识,不利于今后的个人成长。 最后要重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和灌输。区域游戏还是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而不是让幼儿漫无目的随意地消耗时间。比如幼儿在进行“超市购物”主题的区域游戏时,需要幼儿认识到不同币值的金钱单位,并且知道钱币的用途是为了买东西,最后还要“顾客”与“售货员”完成买和卖这一环节。而有的幼儿拿着“钱币”就放进自己的兜里,怎么也不愿意掏出来交给“售货员”,有的“顾客”则只是沉迷于对不同“货物”道具的摆弄,并不知道要完成“购买”这一行为,甚至出现到处乱跑、打闹等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融入到游戏角色中进行干预,引导学生完成最终的游戏任务,并且对于乱跑、打闹等情况也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引导,才能有效保证区域游戏的更好开展。 三、总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有机整合能够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和良好的性格品质,同时也能够培养一定的艺术感,有利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所以教师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开展区域游戏,并且要重视对区域游戏良好活动环境的营造,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陶晓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22. [2]梁巧莉.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研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