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 |
范文 | 陈周伟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从初中英语学科对微课的需求以及微课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出发,谈把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微课设计和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微课;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 G633.41?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19-0032-02 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的确重要,然而思维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学习能力亦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课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了日常课程教学总框架中的一部分,是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微课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目标突出,时效性强 微课通常选取一到两个知识点,精准、突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高度专注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课程形象生动,资源丰富 教师在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与制作时,往往进行教学资源的高度整合。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师可以借助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或是多种智能平台的有机结合来设计微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创新 学生对于微课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在教室里,对于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次数以及方法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跨时间与空间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初中英语微课设计——以译林版牛津英语7A Unit 7 Grammar “Using there be”为例 (一)知识点信息 “there be”句型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学生在学习时,消化吸收的程度不一,导致知识的构建缺乏系统性。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制作了微课(7A Unit 7 Grammar )《Using there be》,希望能对此知识点进行系统阐述,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技能。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此视频,提高学习效果。这样,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录制工具和方法 希沃白板5以及Camtasia 9录屏软件。 (三)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there is”以及“there are”,了解“there be”结构中的就近原则,学会“there be”结构的句型转换,了解“there be”和“have/has”的区别。 (四)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there is”以及“there are”,了解“there be”结构中的就近原则。 (五)教学难点 学会“there be”结构的句型转换,了解“there be”和“have/has”的区别。 (六)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Lead?in 教师通过图片导入“there be”句型,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师的问题:Whats on the desk? 请学生观察回答的句子,总结出规律。 We use “there is” in front of ______ or _______. We use “there are” in front of ______________. 【設计意图】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初步形成用英语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自我观察,总结知识点应用的规律,不仅唤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Step 2. Activity 学生完成“潜艇导弹”的游戏,操练“there be”结构,加深对“be”动词用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笔者根据希沃白板自带的游戏设计了以上的课堂活动,区别于以往填空或是翻译等形式的机械操练,练习的内容更加直观,更具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 Step 3. Induction 教师呈现以下两句话: There is an eraser and two pencils in the box. There are two pencils and an eraser in the box. 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句子,来总结动词的使用规律。 【设计意图】笔者没有急于告诉学生其中的规则,而是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发现,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Step 4. Practice 学生完成课本第86页的练习,完成对“there be”语法项目的操练。(题目略) 【设计意图】对语法结构的操练安排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这个练习帮助学生在整个语篇里使用“there be”结构,不仅仅要求能读会说,还要求落实到写上,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Step 5. Presentation 教师呈现句子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含有“there be”结构的句子进行从肯定句到否定句,从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从陈述句到特殊疑问句的句型转换。 【设计意图】该任务的设置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教师一步步的追问来自我感知和建构句型结构,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Step 6. Practice 學生通过练习来巩固句型转换的学习效果。 【设计意图】该任务的设置意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there be”在不同形态句子中的应用,对其更好地理解。 Step 7. Induction 教师呈现几组句子,学生观察并归纳“there be”和“have/has”的区别。 【设计意图】该任务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从现象中总结出普遍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Step 8. Activity 学生完成选词游戏操练来加深对“there be”结构及其与“have/has”之间区别的认识。 【设计意图】笔者根据希沃白板自带的游戏设计了以上的课堂活动,变机械操练为课堂游戏,增强了活动和练习的趣味性。 Step 9. Consolidation 学生完成有关“there be”结构的中考题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there be”句型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 虽然不难,但是如果掌握不到位,也会犯错。解题能力亦是体现学生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笔者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考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Step 10. Summary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系统的理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相关内容或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复习、探究并学会解决问题。 Step 11. Homework 本节课的作业是完成中考题并用“there be”结构完成一个语篇写作任务——描述自己的家。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中考题可以锻炼自身的解题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可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并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该作业的设置意在使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形成语用能力的过渡。 三、应用及反思 《Using there be》微课现已在笔者所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同时也推送到区平台作为共享资源与区内同仁共享。该微课时长为7分50秒,不冗长拖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回看和重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对于微课的设计和应用也有以下几点思考:虽然微课都较短小精悍,教师还是可以在设计以及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丰富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微课的授课不能及时收到现场的反馈,教师还是要能够预设学生的学情,建立微课档案,关注学生的学习使用情况以及反馈情况,使微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