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探析
范文

    王芳

    摘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在实际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长期致力于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与突破口,最终衍生出“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本文将围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思考与实践,以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关键词: 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14

    对于小学生来讲,已经对语文科目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此基础上更不能掉以轻心,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并针对现行教育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探讨,找到促进教学的切入点。而读与写的结合,往往是表面层次上的,这就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意识较差,从而形成了以读写分离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的现象。

    一、利用教材,整合读写资源

    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改以来,语文的课本教材也经历了改版和完善。教材编排的一个特点就是主题鲜明,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不管是阅读选文还是写作练习都表达一个相同的核心观点,具有前后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的时候应该抓住这个特点和优势,整体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在阅读中渗透写作,在写作中联系阅读,形成具有互动性质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教材的选文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或是名家名篇,或是优秀文章,都是具有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编排的顺序、选文等来梳理清教学脉络,让阅读的文章可以成为写作积累的素材,也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来把握写作方面的技巧和方法。教材涵盖面是比较广泛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好教材,进行资源整合,兼顾阅读和写作。

    二、深入阅读,增强联想和情景感

    语文是与现实生活和社会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无论是课文中的阅读文章还是写作的作文都是来源于生活、社会和历史,所谓“不平则鸣”“有感而发”都是与现实经历相关。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画面、场景、人物或者事件,才能够使其深入理解关于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与思想情感。为此,教师除了要教授答题技巧,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细读文本,在字里行间揣摩读者不经意间或者故意透露给读者的情感倾向,对课本中的选文进行朗读,在学生读的时候所感受和赋予到的情感就会与作者的情感指向更加接近了,这样对一篇陌生的文章的理解就可以水到渠成了。除了文本细读之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生活经历来引导学生展开适当地联想,进行多维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或者,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或者情感体验,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学习的兴趣。增加这种情景感,让学生展开想象与现实经历相结合,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对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写作事件的举例都具有促进作用。

    三、实现阅读的情感体验文字化

    相对阅读来说,很多学生更头疼写作,其实理解别人的情感的确比表达自己的思想容易,但是不能让学生产生逃避厌恶写作的心理。教师在讲授阅读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好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更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感受结合情感体验形成一种书面化、文字化的内容,即读书笔记或者读书感受。叶圣陶曾经说过:“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领悟到其他的事……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素材”,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文本体验和自身的现实经历写下来,慢慢形成完整的写作习惯,这也是将阅读和写作巧妙融合的另一种途径。读写与生活都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庞大的现实生活的“天然”素材中找到与题目相符合的事件与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能够兼顾借鉴其他文章的写作技巧,又可以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感染人,如此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是十分优秀的。

    四、开展仿写训练,促进读写结合

    笔者在前文中提到了将阅读体验文字化,也就是写成读书感悟之类的小作文,但是对阅读文章还有另一种利用方式,就是仿写。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相较于中学生来说还不是很成熟,因此让他们完全独立地进行写作创新还存在很大的难度。最能兼顾效率和效果的方式就是先引导学生从仿写开始。很多课本选文或者选题阅读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文章,其中一定不乏优美的文字、有趣的选题、创新的角度和深刻的主题,这些局部的结构都是学生可以借鉴和模仿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当学生可以模仿一个片段进行写作时,他也一定会对该文章阅读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其实本身就是共生的、相輔相成的两个模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需要融合感性与理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读”与“写”的过程,更是教师所应该重点讲解的。将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又通过写作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发展。最后,将日常所学知识积累,拓展利用,减轻升学的课业压力——将以“分数为基准”的固定答题模式升华为学生的“有感而发”的知识的学习。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更应该将教授课业的学习,转而升华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高培俊.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刍论[J]. 成才之路,2020(27):88-89.

    [2]高培俊.试论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学周刊,2020,27(27):19-20.

    [3]刘晓华.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0(4):59-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