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背景下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
范文

    高芳 樊青青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对教师的课程開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职前教师培养中对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要把师范生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化、课程开发实践作为重点,以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对此,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在课程建设中深化课程开发意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实践教学安排等路径加以应对。

    关键词:核心素养;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需具备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新的课程理念:开放的课程内容观、互动的课程实践观以及发展的课程评价观。开放的课程内容观要求学科教师开发课程内容,通过丰富课程内容、活化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程实践观则要求学科教师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意识;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要求学科教师开发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认知、技能、情感领域的动态发展变化。可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教育也理应强化对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培养要求

    核心素养视角下,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教育媒体的变革对师范生课程观建构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方案均指向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而对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多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提高师范生课程开发意识

    师范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多着重教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课程观的建构。具备相应的意识是师范生能够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开发的前提之一。在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中,着眼于师范生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培养;在日常教学时,加强其对具体学科的教学与课程的思考,以此提高其课程开发的意识。

    (二)注重拓展师范生课程开发途径

    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媒体的丰富不断推动着教育载体的变革,这也成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具备良好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师范生能够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或运用教育新媒体等方式开发课程。简而言之,师范生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和教育媒体的运用技能影响着其是否能顺利进行课程开发。因此,开设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为师范生提供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三)强化训练师范生课程开发技能

    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最终仍落实在课程开发的实践方面。对师范生课程开发技能的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程内容的传授,应更多地强调对课程的开发过程的掌握。在师范生的日常作业以及实习实践等方面,需进行相关课程开发的训练。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培养重点

    基于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要求,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可以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重点。

    (一)通过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课程开发意识

    在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中,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是教育知识教学的两个重要板块。教师通过启发师范生对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达到增强师范生课程开发意识的目的。课程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课程结构和育人功能并适用于一定环境的课程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主要的课程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课程模式是选择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教学模式是在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概括,形成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教学模式是课程模式实现的主要途径。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课程开发的表现形式都属于教学模式的范畴。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是进行课程开发的基础。高校对师范生进行课程与教学知识教学中,理应进行课程建设,激发师范生对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深化其课程开发意识,提高其课程开发的主动性。

    (二)通过加强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拓展课程开发途径

    核心素养视角下,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应面向现代化,紧跟时代潮流,以适应社会变革,加强对师范生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培养。课程开发的宗旨是打破传统课堂的封闭性,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载体、融合学科内容和新鲜事物进行学科教学。教育信息化是进行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对师范生的教育信息化的培养,将教育技术手段变为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加强师范生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通过强化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提升课程开发技能

    知识内容的习得最终应落实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所习得的教育教学知识都需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其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学校应对其增设课程开发技能的实践环节。教学实践受环境、学生、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等各方面影响,课程开发也应考虑基础课程改革、学生发展需要、教学与课程标准等要求。一方面,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生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习得的课程开发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课程开发技能,形成自己的课程开发体系;另一方面,实际的教学环境也会为师范生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提供新的素材。实践是课程开发技能形成的最终环节,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强化课程开发技能,使其步入教师岗位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基础课程与教学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

    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要求及培养重点,为我们思考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策略提供了思想基础。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应基于培养重点的要求,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培养师范生课程开发的意识,通过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来拓宽其课程开发的路径,并在强化实践教学中巩固其课程开发的技能。

    (一)深化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培养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深化师范生课程开发意识,高等师范院校应优化课程安排,在培养师范生课程体系中增设课程开发的教育内容,让课程更适应师范生的发展。

    1.开展微格教学培养师范生课程开发理念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也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如何在师范生微格教学中进行课程开发训练?如何在微格教学中体现课程开发?在微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课程开发的理念,要对知识内容进行深挖,创新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核心素养。如语文学科中,古诗教学能否与歷史学科联系起来,把古诗扩展为一个历史故事,或安排学生进行话剧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古诗含意和作者情感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习得了知识,对作者的形象以及所描写的事件也有了更丰富的体会,且对学科之间的共通也有所了解,提升了人文素养。这样灵活地扩展教学内容,打破传统课堂的呆板模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达到了课程开发的效果。

    2.利用选修课填补师范生课程开发基础知识空缺

    师范生课程结构方面,选修课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进行师范生课程开发能力训练时,应发挥选修课的作用。师范生的核心课程主要以本学科专业课程及教师教育课程为主,在其影响下,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也只能作为隐性课程而存在,这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忽视课程开发的原因之一。

    师范生主修专业课程安排在大二至大三上学期,部分院校延至大三下学期,大三下学期和大四则安排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内容。在选修课的设计中,可将课程开发的知识内容安排至大三下学期,此时,师范生已掌握基础的课程与教学专业知识,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内容的习得,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并通过实习及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3.推进“开放式课堂”提高师范生课程开发主动性

    课程开发思维的锻炼,局限于专门的课程开发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主要在于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对师范生进行思维启发。师范生作为学生和职前教师的双主体,一方面要完成身为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为未来成为一名教师做准备。目前,师范生在课堂上仍是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差且对职前教师身份认识不足,更缺乏对教育教学灵魂深处的思考。

    “开放式课堂”的“开放式”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起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信息互递的良好氛围,达到课堂“开放”的目的。针对师范生的“开放式课堂”的设计有两种:一是设计教育论题使师范生自由讨论,论题可包括时政教育热点、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案例等教育,在讨论中启发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的思考。二是主体转换,教师开设教学环节分批次让师范生进行课堂讲解,学生讲、教师听,达到激发师范生主动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的目的。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

    1.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弥补技术缺陷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首先,应完善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硬件设备方面的完善,还包括学校内的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学校要建设自己的内部网络资源库。其次,要选择适合师范生的教材,使师范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后进行实践操作,确保师范生入职后能够运用信息设备进行教学。最后,要加强网络课堂的开发。现阶段网课多采用线上授课等不局限于时间、地点的灵活授课方式以应对疫情等突发状况,而作为职前教师的师范生更应学会如何进行网络授课。

    2.提高信息检索素养找寻课程开发切入点

    在信息时代,教师需具备信息知识的辨别与获取能力、信息知识的选择与传输能力以及信息知识的运用能力。信息的检索与利用可作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密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打破传统课堂上死读书的发展态势。

    例如:文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时政措施、地理新发现等相联系,理工学科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器具、物理现象等为新知识造势。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上,知识教学只靠教师的讲授,这样使知识变得过于单薄。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开发,例如,把某个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动态演示,高中数学学科的函数教学中,数函数、指数函数等的图像变化做成一个连续的动画,进而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师范生实习基地与高校协同培养

    前文讲到课程开发的教学可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知识的习得可通过实习环节及时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这就需要对师范生进行实习基地与高校协同培养。

    在师范生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师范生需要对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学习并思考;另一方面,实时把握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两者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实习过程中可实施“一对一”模式,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师范生及时对导师进行实习汇报,导师有效指导训练师范生的课程开发能力,加强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提高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

    2.增加师范生课程开发作业评分

    增加相应课程,必然要设置相关的作业检验学习成果,并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分。课程开发的成果,一是以课程实践作业的形式展示,二是师范生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的过程中以论文形式展示。二者都需要通过实践得出。在课程开发的评分过程中,要注意对课程开发的形式、内容、手段等关键节点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判,既要公正合理客观,也要避免课程开发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纪国和,张作岭.关于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2).

    [3]徐芳亚.高师院校微格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4).

    [4]李运姣,马进财,王志兴,等.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传递过程原理”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4).

    [5]张晓敏.中学选修课背景下的师范生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4,(5).

    [6]徐章韬,王光明.教育实践活动对教师核心素养与能力作用机理研究[J].基础教育,2019,(4).

    [7]曹丽乐.教育信息化视角下教师核心素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

    责编:桃 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