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朗读教学中文本的有效利用
范文

    袁亚春

    摘 要:文本是专家经过研究确定的供教学使用的有效载体,它明确朗读教学内容,指导朗读技巧,但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却陷入种种误区。本文旨在寻找其中的误区所在并结合实际教学探索有效利用文本、增强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本朗读 朗读教学 解读误区 文本利用

    朗读是充分调动学习者利用感官,把教材文本内化为生活语言并用准确的语音语调进行表述。静态文本明确朗读教学的语言知识,诠释朗读需达到的表达能力,更折射朗读的情感态度,是教师对学生准确定位后明确教学重难点的重要依据;生动形象的动画录音、五彩斑斓的彩色插图等视听文本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契机,它将静态的文字文本赋予活力,并在学生模仿朗读时给予朗读技巧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面貌,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然而诸多一线英语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时陷入重文本内容解读,轻文本朗读色彩; 重文本拓展深度,轻文本朗读厚度等种种误区。

    面对文本资源在朗读教学中的流失,我们该如何科学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有效利用文本,使文本切实为朗读教学服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文本资源在朗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一、以文本为媒介,激发朗读兴趣,折射朗读色彩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多停留在自己的主观意向上,他们更倾向于动态的、多视角的事物。而看似枯燥的朗读文本也可在视听文本的刺激下显得生动形象。

    [片段]

    1. Look at the cartoon and answer.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Chen Jies family?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Amys family?

    2. Read and repeat.

    3. Emphasize the difficult words:My parents↗ an(d)me↘.? ?Bu(t)thats only six↘.? ?An(d) my little puppy↘.

    4. Dub the cartoon

    [分析]以视频输入激趣:教师通过观看动画回答问题,新颖动态的视频输入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从图、文、境进行文本解读,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吸引朗读兴趣。

    以音频操练增趣: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跟读—指导—配音的环节让学生在录音的刺激下持续矫正并规范语音。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纯正的语音语调,体会朗读的乐趣。

    以游戏输出升趣:在基本掌握文本朗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运用配音PK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再次巩固朗读。配音操练形式新颖且具挑战性,符合学生心理年龄能力,使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再次升温。

    二、以文本为导向,突破朗读难点,增加朗读厚度

    教学是基于学情、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教授和学习过程,它必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以生为本,以文本为依托,切实抓住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朗读教学也应在文本的参照下,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预设在朗读训练中可能存在的障碍,从而在教学时集中精力,化难点为亮点,为学生顺利朗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PEP7 Unit4 I Have A Pen Pal. B Lets read时,尝试利用情境教学突破excited这一单词的朗读,通过让学生说My … says: I am a … boy/ girl. Im excited.让学生在句子中操练单词。尽管学生朗读的文本量增加,但在媒体的帮助下,学生敢于表达;在情境的辅助下,学生乐于表达;在生活的体验下,学生勇于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excited的难点也不功自破了。

    三、以文本为参照,规范朗读技巧,夯实朗读厚度

    朗读是用声音来诠释文字,在此过程中朗读的准确性、抑扬顿挫性将影响其带来的感染力。朗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纯的语音语调及良好朗读习惯,文字文本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朗读文本,而视听文本更是朗读教学的深化,学生在模仿不同课型的录音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语音的奇妙,尝试用升降调、重音、爆破音、连读等方式美化语音。

    在聆听与模仿单词课录音时,让孩子尝试运用升降调朗读单词,如 father↗, father↘,并使其逐步学会用同样的方式朗读其他单词。

    在聆听与模仿对话课录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在模仿中注重句子的升降调、停顿、甚至是连读、爆破等朗读表象,从而逐步形成朗读语感,在朗读其他文本时也能有意识运用甚至达到灵活运用。

    四、以文本为基奠,拓宽朗读渠道,再添朗读厚度

    朗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运用较为纯正的语音语调自由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文本为载体,关注文字、插图、磁带等众多资源,在朗读内容、朗读模式、朗读情境上创造各种渠道,让学生运用语言。

    以PEP6 Unit2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A. Lets talk(文本如下)为例,教师不妨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朗读操练。

    Zhang: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Mike: Fall. Its always sunny and cool.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Zhang: Winter. I can play with snow.

    Mike: I dont like winter. Its too cold.

    1.巧用文字文本,使朗讀多样化

    文本只是提供一种既定交流内容的样本,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甚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文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替换朗读。以上文本在教学时,教师不妨趁学生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后,提供以下朗读框架让学生对朗读进行再创造:

    Zhang: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Mike: …↘. Its‵always …↗and↘. Which‵season↘do you like ‵best?↘

    Zhang: …↘ I can …↘

    Mike: I like…↗ too↘. Its …↘/ I ‵dont like …↘Its ‵too …↘

    2.巧观插图文本,使朗读多元化

    静态的文本在提供朗读文字的同时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插图,而这些插图正是文字文本的另一个范本,我们在着眼文字的同时更不能忽视插图中隐含的文本。正如以上文本中提供的插图文本,它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为朗读教学在文本再创造上提供了相关材料。

    3.巧用录音文本,使朗读层次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及录音的示范朗读是规范学生语音语调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完善自身的朗读水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录音磁带,使朗读在教学中更具层次性。首先,课内发挥录音磁带的示范引领作用,保证学生听读磁带的次数。其次,课外发挥录音磁带的巩固复习作用,确保朗读时间和质量,完善朗读检查机制,使朗读技巧得到进一步巩固。

    文本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它的隐性及显性作用依靠教师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应是教材文本的剖析者、整合者和拓展者;教师更应是学生朗读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