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基础上的阅读教学改革方法
范文

    潘丽珍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教师大部分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全都放在了阅读指导方面,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你核心素养成了各位语文教师的共同难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能为各位任课教师提供教学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策略

    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个性和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教师再采用传统的“硬性”指导方式,显然会让他们厌恶阅读甚至干脆放棄阅读学习,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新的个性化教学策略,这才是上上之策。[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从目前来看,教师的阅读指导工作还尚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太高,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阅读,但是离了教师就手足无措,第二是学生阅读往往等同于摘抄好词好句,这种方式本来没有错,但是如果到处都用,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就是严重的错误,第三是根据“模板”阅读成主流方式,这一点其实连教师都是默许的,因为考试成绩才是第一位的,教师为了省心省力,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抄捷径”,往往就默许学生选择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法根本不会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思想,所以也很有问题。[2]

    二、小学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策略

    1.秉持“人本教学”理念

    (1)增强教师的指导力而非控制力

    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地位发生了显著改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增强教师的指导能力,即以平等地位、平和态度、平稳心态去启发和引导学生,而非是强制性的控制学生,让学生“指哪打哪”。[3]

    (2)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小学生阅读面窄、阅读方式不科学等阅读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而要选择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设计科学的指导过程

    (1)阅读体裁指导——指导阅读方向,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体裁即阅读类别,它决定着阅读中的一切要素,是阅读的第一步。以最常见的话题类阅读体裁为例,一个话题可以延伸出很多的阅读方向,每一个阅读方向都对应着不同的阅读体裁,如果学生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那就要对其中的用句用词、论据论点进行深入分析。

    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阅读体裁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为其框定大致的阅读方向,并在此过程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2)阅读结构指导——指导阅读框架,培养语文学习思维

    小学阅读的结构比较简单,大致分为“总—分—总”“总—分”和“分—总”三种,学生可根据阅读主题、要求和内容自由选择,这其中并没有太大的纠错点,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存在“跳跃式”阅读习惯,这就让阅读结构变得混乱不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自然也难以体会。

    所以教师需要从阅读结构入手,让学生自己标画文章中的“总”“分”之处,看看是否实现了有效衔接,从而为其确定大体的阅读框架。例如在阅读《坐井观天》时,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在阅读结构上为“总—分—总”叙事方式,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跳跃式”阅读行为,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结构阅读,例如以问题“青蛙为什么认为天空就像井口一样大”引出前因,以问题“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引出过程,以问题“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引出评价。

    (3)阅读内容指导——指导阅读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内容的指导阅读自然是整个阅读指导阅读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其中的内容有很多,而且从字词句入手,阅读细节也非常繁杂。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内容指导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提升其审美能力。

    例如在阅读《难忘的泼水节》时,文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周总理和劳动人民相互泼水祝福,玩得不亦乐乎的美好场景,让人不由得就浮想联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入手,通过想象方式将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从而增强文章的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4)阅读价值指导——指导阅读态度,增强文化感知能力

    部分小学生对阅读学习并不重视,教师让他阅读就阅读,但大多数都是敷衍了事,所以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除了要进行上述的阅读环节外,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阅读价值指导,即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懂得珍惜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逐步提升其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以正确的、积极的阅读态度配合教师的阅读指导工作,切实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3.选择个性化的指导方法

    (1)师生一对一指导

    一对一指导是最常见的阅读指导方法,也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好途径。阅读指导过程汇总,教师需要把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风格、习惯搞清楚,知道他们经常犯哪些阅读错误,这样在指导的时候才能够精准定位,对症下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团队合作交流

    团队合作交流也可用于阅读指导工作,适用于一对多指导,其中的一大多数指的是教师,也可以指少数阅读水平非常高的学生。采用团队合作交流的指导方法,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组,每一组中保证有1-2名阅读水平非常高的学生作为组长,而教师作为每个团队的顾问,及时答疑解惑,这样就能形成“以强带弱”的阅读指导形式,师生、生生互动效果也更加明显。

    结语

    小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综合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分析可知,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设计科学的指导过程并选择多样化的指导方法,尽量让学生养成自主、自觉阅读的习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钟鸿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7(6).

    [2]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上),2017(5):143-143.

    [3]卢耀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47-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