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音乐的意象 |
范文 | 黄璐 [摘要]音乐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音乐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巨大发展空间。认识音乐文化的价值,探究音乐文化的意象,有助于构架音乐文化的建设及发展,持续提升音乐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大众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以黄自先生的《思乡》作为研究,认真分析和研究了音乐中的意象,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对象。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馆;建设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1-0023-0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直接呈现给大众的感受,是来自听觉的意象,然后,在听觉之上,听众还能根据音符的律动勾勒出更加瑰丽多姿的精神世界。《乐记》中说:“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这里的“乐象”,就是指声音意象。声音意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乐象》中言:“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四时,周还象风雨。”音乐的意象来自我们的生活,但又具备着某种超越现实的奇幻色彩,音乐意象能够在我们欣赏、聆听的过程中唤起非听觉的体验,这种非听觉的体验既表现为视觉意象的联想,同时还是洋溢着生命力的诗意幻想。 一、音乐与意象的关联性 结合笔者的声乐学习经历,声乐作品和一些标题性音乐更容易引起视觉的联想。许多标题本身就含有视觉意象。 拿艺术歌曲《思乡》来举例,这首作品由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不同的歌唱家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同。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抒情性作品,这首歌曲虽短,但是内容丰富。表现的是作者独自在异乡,借异乡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前两句的“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讲的是柳树刚刚长出嫩芽,清明才过了,也就是指出了时间是春天,这首歌讲的是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南方人春天的时候思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正是南方最美的时候,“独自个凭栏无语”一个人靠在栏杆上没有什么言语,表现一种忧郁、思乡的主色彩基调。“更哪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墙外来了杜鹃在啼叫,仿佛在说,不如回去吧。“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此情此景引起了作者很多感慨。“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问落花的花瓣,是不是随着流水流向南方。“我愿与它同去”,表明了作者的心思,我愿追随它一起回到南方。 最后结束句“我愿与他同去”是本首作品的核心句。我听到的大部分版本例如周小燕、沈洋等都是是一个渐强到渐弱的力度,表达作者离别的惆怅和有家不能回的无奈感。 但是也有其他不同的处理,这个歌的前面有“柳丝”“清明”,都预示着“同去”的决心!还有什么犹豫的呢?所以,表演此句时,应该顺着音势由低往高,由弱變强,持续直到高音“同”字,自由延伸之后,再强拍唱出“去”。尾了,钢琴伴奏才由渐弱至无声,结束句,既表达了归去之决心,也反映了心已经先行的意象。我也找到了一个版本跟这位老师的处理不谋而合——应尚能表演的《思乡》,值得一提的是,应先生这个版本的绿字唱的是lu,而不是lv,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应先生是江浙人,普通话不好,其次是民国时期开始以说普通话(满人话)为耻,这也是民国时期普遍的问题。 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说:“音乐能从无中生有制造出幻想的形象,创造出夜晚充满魔幻的诗意的真实和神话的境界。”如果说声音意象是对音乐形成的“直观”,视觉意象就是对音乐内容的某种“领悟”。主体以何种方式感受音乐,将取决于他自身的文化、音乐修养以及欣赏态度。大多数情况下的想象是有意识的,这种自觉的想象过程属于私人领地,它与个人的特殊经验有关,大多数时候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黄自先生在进行乐曲创作的过程中,集中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并展开了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寻找和发现自己,也在不断寻找与发现自己。在黄自先生的乐曲中,字里行间并未有无聊的媚俗之言,也不存在空洞的政治说教,仅仅是“你”与“我”所构建的情感世界。 黄自先生十分深刻地了解到“对称”对乐曲节奏韵律的重要作用,对情感表达的强化功能。所以在黄自先生的很多乐曲作品中都会运用对称的手法,借助于相似的曲调重现为乐曲情感服务。从本质上来说,这恰恰是黄自先生所擅长的。“对称”属于乐曲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音韵节奏技法,从根本上而言,“对称”属于重复的艺术,也能够提升整个乐曲的节奏感,增强歌词的表现力,而唯一的差异在于其形式略有不同。“对称”的应用不但具备规整语句、表意充分以及表达情感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让乐曲具备一种音乐性,让乐曲所蕴含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黄自先生在创作过程中所应用的“对称”并非是普通的“对称”用法,她是通过“对称”来构建乐曲的情感阶梯,即“对称”和递进相融合的方式来提高乐曲的情感容量,让情绪在乐曲中逐渐升华,进而感动广大听众。 二、音乐风格与意象的关联性 黄自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后的中国音乐史教父,他喜欢以西方音乐元素来填充民族乐曲,或者以民族元素融入西方音乐,如先生的毕业作品《怀旧》,此曲是为纪念故去的恋人胡永馥所作,整首曲子以管弦乐演奏,曲风婉转悠扬,带着淡淡的忧伤,韵味悠长。《怀旧》的问世在当时受到热捧,也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外国进行公演的管弦乐作品。1930年,黄自先生应朋友邀请,前往上海音专学院就任教务主任,在此期间黄自先生开始教授学生和声学,单对与复对位法,赋格法等音乐知识。 《思乡》是一首黄自先生和韦瀚章合作创作于1932年的抒情歌曲,这首歌曲意境优美,旋律动人,扣人心弦,深入人心。是黄自先生“自律论”音乐风格的最好体现。在《思乡中》,黄自先生以一种介于社会生活和音乐旋律之间的创作方式构建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音乐意境。 黄自先生在《思乡》中使用的是典型的并列单二部曲式,这首歌曲的首尾调性统一使用降E大调,并在曲子中间使用了转调,这让整首作品的承转启合显得格外流畅,曲调衔接完整,曲风优美,结构严谨。黄自先生在作曲过程中结合了韦瀚章的词进行构思,使词和曲能形成一种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关系,加上伴奏的照应,完美地将“柳丝系绿,万种闲情,满怀别绪,愿与同去”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出来。随着3小节的前奏弱起进入,听众的情感也随之被调动,随着琶音分解式伴奏织体低声部分想起,在沉稳又婉约的和声中,听众的思绪逐渐被音律调动,进入到乐曲为其描绘和勾勒的音乐意象中。 在《思乡》之中,黄自秉承了他一贯的稳健性和自律性,当曲调进行到主调降E大调时,黄自先生让整首曲子从主和弦开始,又经过属七和弦,然后在以主和弦作为曲调的结束,整个曲调首尾相接,连贯性强,从开头到结束形成完整的闭环,使得听众沉浸在乐曲演奏带来的美妙氛围中时,也不得不为作曲者的才华而惊叹。在表演曲调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借助视唱练耳的练习来实现,其最基本的标准是能够将24个自然大小调中的各个音级实现完美地呈现。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必须确保脑海中能够展现出一个最基本的音高概念,能够借助钢琴等各种乐器发出相应的声音,并且在对其进行仔细的聆听之后,将这种音高位置牢牢映射在脑海中,再对表演过程中的发声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促使其能够准确、完美地将表演展现出来,此时,就需要我们通过耳朵对钢琴给出的实际音高以及表演的音高进行听辨,确保其能够保持在相同的高度上,若出现了任何的偏差,就需要对声音做出相应的调整,直至将两者的声音进行充分的融合。在对自然音的曲调训练期间,必须对音与音之间的倾向性进行仔细的倾听,同时还必须保证音乐能够实现舒缓、平稳的呈现,这些都有利于表演者更好地掌握曲调。 黄自先生在乐曲创作中始终跟随歌词所传达的内心情绪,这一情绪并非是喜极或悲极,而是温婉而含蓄,在《思乡》中,韦瀚章先生利用歌词创作出了一种新的意境,没有直接进行抒情,而是非常精妙地把通过“柳丝系绿”“墙外杜鹃啼”等描写法,同时借助于第一人称来设置抒情对象。黄自先生在作曲时也捕捉到了歌词中瞬间的情感而对其进行深刻细腻的描写,将抽象转化为具象,用有形描写无形,非常直白而又隐喻地表达自身情感。 在《思乡》第一乐段中,在这段中是一个方整性乐段始,在方整性乐段中,包括了a与b两个对比关系乐句,其中a乐句分别包括了4小节,从降E大调开始,用非主和弦音升F进入,这让这个乐段形成与传统主和弦音完全不同的进入方式,黄自先生在这其中使用了自己擅长的模进和乐句综合的发展手法,使其呈现出更显著的效果。在演奏过程中,通过再调式主音E上建立起大三和弦,借助大三和弦在和声色彩过程中的稳定、明亮的色彩进行展现,并以此形成一个“E大调+f小调”的表演模式。在进行表演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相应的D7-T作为开放结束,能够让人们感受仿佛充满了意犹未尽,无尽惆怅的思念情绪。在对b乐句表演的过程中,要做到词曲相应,呈现出一个夜晚的效果,使得音色更为暗淡。 在《思乡》这首乐曲中,黄自先生使用了并不惯用的构思和创作方式,首段相同音调的排列包含了四个不同的意象,通过悠扬的曲调,使得整首曲子具有了无奈和伤感,而这恰恰是如烟似梦的思念,而希望与失望能够从“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中看到。这四个不同意象的组合,让人体会到情感的美好但却虚幻,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痛楚,相思的哀愁渗透到每一个乐段中。 三、《思乡》及音乐文化代表的意境 音乐是一门需要用耳聆听、用心体会的伟大艺术,音乐本身有着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音符、韵律的调控表達出创作者的情感甚至是思想,听众可以通过“听”这一举动,在不借助语言文字交流的状况下感受到一首乐曲中的喜怒哀乐。音乐在丰富听众情感、培养听众思维等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帮助。 要欣赏音乐,就需要受众者懂得去聆听。只有学会聆听音乐中的美好,才被获得音乐对心灵的慰藉,才能帮助听众获得身心上的享受和满足。乐曲演奏,实际是音乐的创作和展现的过程,以及他人对这份展现过程的接受。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如果自己的作品没有人欣赏,没有人认同,那这件音乐作品就丧失其本来的意义。另一方面,如果听众在音乐的欣赏过程并没有感受到美,没有能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和享受,那么就听者自己来说,这次对音乐的聆听本身也很难说得上具有什么意义。 音乐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是创作者和倾听者音借助音乐这个媒介进行的一次交流。作曲家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表演来向听众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把自己所思所感通过音乐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共通、共情,让听众的精神诉求得到需求。同时,听众对于音乐作品的感觉和接受程度也会作为一个反馈信息传递给音乐创作者。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观众的欣赏和认同,来自观众的反馈也会对音乐作品的创作以及表演产生极大的影响。 黄自先生善于运用极具风格的特殊和弦进行来表现艺术歌曲歌词的意境和内涵。在第二乐段小节第三拍之后,将进入到钢琴的伴奏,此时就会随之出现bF,调式上也普遍偏向于F大调。此段以F作为主音,第一个音主要采用的是小字组的bG,此后的音则均为F。在这里,通过对bG音进行表演,就反复与F音拥抱,而在处理时需要向下进行靠拢时,听众在充分了解其属于小二度之后,就会在头脑中响起相应性质的音乐。 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听众在聆听不同的音乐曲调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得到不同的情感反馈。许多人认为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听者在整个音乐表演过程中是带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句话叫作“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对一场音乐表演的观赏过程中,听者会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情感状况、价值取向和艺术修养等因素对其产生和他人不一样的观感及认知,听者会试着把自己融人到音乐作品,这种精神上的融合,造成了每一位听众都会从音乐作品里得到各不相同的体验。 大众听音乐是为了获得审美体验,从而让自己的精神诉求得到满足,因为品鉴的对象和品鉴的方式之间的不同,每个人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欣赏都会在精神感受大致相同的前提下产生细微的差别。音乐欣赏者对一件作品的感受会层层深入,从最初的耳目感知到情感世界的体验,再到精神世界的构建,最后到理性层面的认识,在这么一个一层一层加深的鉴赏过程中,根据听众审美体验的变化,也会产生其他的效应。譬如音律舒缓、轻柔,则听众的精神就会得到放松、心律趋于平缓,而音律激昂且节奏较快的曲子,则会让人产生热血、冲动的感觉,阴郁的曲子会让人的大脑产生悲伤的反应,而嘈杂的曲调则会让人感觉到烦躁、烦闷。这是因为音律可以和人的大脑形成一种无形的连接,在整个体验过程中,音乐受众根据其曲调的变化,自身的情感状况也会随之发生感情呼应。 在《思乡》一曲中,音乐的起伏、强弱变化都能够赋予音乐作品更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和声中,黄自先生没有局限于传统三度叠置的大三、小三和弦,而是用大七、大九甚至大十一一类的不协和和弦,用强力度琶音演奏,表达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营造出一个思念、怅然的效果。在这段琶音伴奏中,黄自先生让旋律更为紧凑,伴奏每个小节中,第一个音的最高音均与旋律达到相同,这就为听众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聆听环境,而表演者借助伴奏对自己的曲调进行适当的调整,则可较好完成表演,为听众带去情感共鸣。 结语 音乐文化大众文化中的要素,是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面向社会、服务群众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音乐文化中包含的意象元素对于群众的文化修养提高,对于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黄自先生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内涵,研究和剖析其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了解音符中的意象,有助于提升大众对音乐的认识,也有助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