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17年河北省对虾养殖产业发展报告 |
范文 | 宋学章+李春岭+王凤敏+苏文清+张黎 1 对虾产业发展背景 对虾养殖产业是我省沿海特色主导产业。全省对虾养殖始于1981年,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期(1981-1992)、调整期(1993-2002)、恢复期(2003-至今)三个重要阶段。1988年全省对虾养殖年产量3.7万吨,平均单产、规格、效益三项居全国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1989年全国对虾养殖现场会议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标志着我省对虾养殖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但自1993年以来,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大范围爆发,我省对虾养殖产量由1992年的31 030吨锐减到6 590吨,产业受到毁灭性打击。直到2000年,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试养成功,淡水、半咸水养虾逐步兴起,海水养虾也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养殖转为以南美白对虾为主、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为辅的多品种养殖,使全省对虾养殖品种结构、产量发生较大变化。至2016年,全省对虾养殖产量达4.83万吨,产业得到初步恢复(见图1)①。 2 对虾产业发展现状与特征 “十二五”以来,我省加快了对虾产业布局和调整步伐,把虾产业发展作为支撑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产业带的重要手段进行打造。2011年,原河北省水产局印发了《振兴对虾产业的实施意见》(冀渔综[2011]1号),提出“以良种为突破口,以高效健康养殖为抓手,通过集成亲虾培育、优质苗种繁育、综合防病、高效养殖技术、建设对虾产业园区等,提升对虾产业品质,促进“二次创业”。2013年,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把对虾养殖研发作为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中的重要内容予以支持,并设立了对虾综合试验站来承接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发成果。五年来,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联合对虾综合试验示范站、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对虾生产企业,在水产主管部门支持下,积极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从对虾品种结构、养殖技术模式等方面进行研发和集成示范,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导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以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联合有关企业,依托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成果,陆续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科海1号”、“桂海1号”、“海大1号”、“壬海1号”、“正大”、“普瑞莫”;中国对虾“黄海2号”、“黄海3号”等新品种,掀起对虾良种应用的新高潮。初步统计,2017年,我省对虾新品种达10个以上,良种覆盖率已超过80%。 二是对虾养殖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化生产已具雏形。以“对虾池塘养殖生态防病技术”为代表的对虾防病新技术,充分利用河豚、鰕虎鱼、淡水白鲳、草鱼等敌害鱼类为主要防控手段,避开了化学药物的使用,使对虾疾病得到初步防控,养殖生态明显好转。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省推广应用,并形成《对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DB13/T 1125-2015),技术覆盖率达88%以上。与此同时,以“对虾温棚养殖”、“对虾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新型生产模式初获成功,对虾单产、效益达到传统池塘养殖的5~10倍。新技术的应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 三是对虾育苗跨省合作亮点纷呈,育苗生产分工越来越细。育苗场从传统的培育亲虾—产卵孵化—幼体培育—虾苗出塘销售一条龙生产,到亲虾生产销售、幼体生产销售、仔虾生产销售、虾苗标粗销售四段式生产和销售,各阶段生产苗企南北跨省,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开辟了对虾育苗大生产阶段。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品种类别,均达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出我省对虾苗种生产技术、市场更加成熟完善,基础牢固。初步统计,2017年全省生产虾苗达到1 700亿尾,同比增加一倍以上,成为全国第四大虾苗生产基地。 四是对虾消费需求旺盛,价格相对坚挺。目前,曾作为高档消费品的对虾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并随着我省农村市场的升级,对虾消费逐年扩大,价格高企。据水产养殖渔情信息系统显示,近三年来,在其它水产品价格纷纷下滑的情况下,对虾出塘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见图2)。另外,在鲜活对虾消费增长的同时,干品、半干品等休闲消费也不断增加,产品供不应求。 3 我省对虾产业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综合分析我省对虾产业各个环节,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集体所有制背景下对虾养殖基础设施落后,养殖潜力挖掘不足,成为对虾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因历史原因,我省80%以上对虾池塘使用权属于村集体、国营农场集体所有,目前大部分虾池已有30多年池龄,塘底淤积黑化,塘坝损坏,集体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维修改造。因此,池塘电力、增氧设施缺乏,产能低。而养殖户只有短期的承包权,承包期一般为一年。使用权、承包权两权分立,导致生产经营者无心改造和维护虾池,阻碍了基础设施进一步投入和升级改造,成为多年来制约产业提升的关键因素。 二是海域环境的不可控性成为对虾养殖病害多发的诱发因素。“十一五”以来,我省部分港口建设、化工厂建设以及养殖自身污染等给原本脆弱的海域生态带来重大影响,海水水质浑浊,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对对虾生长发育构成较大威胁。特别是大雨过后,河道上游垃圾、污物随雨水入海,海口理化因子短期超标,使对虾应激,容易引发虾病。 三是南美白对虾受对虾种源限制约束,种质不稳定,虾苗质量参差不齐。众所周知,在国内对虾产品中,南美白对虾产量占90%的绝对优势。而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大西洋,其良种主要控制在国外对虾集团手中,我国南美白对虾原种进口受到限制,价格高企,供应不足。 4 河北省对虾产业竞争力分析 综合分析对虾产业发展的基础、消费需求等信息,我省对虾产业表现为以下优势和竞争力: 一是市场优势。市场就是生命。我省环绕京津,消费市场得天独厚,再加上对虾消费群体的逐年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对虾产品出塘价格和盈利空间稳定,为我省对虾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设施、技术优势。我省对虾育苗生产历史悠久,育苗企业400多家,育苗总水体150多万立方米,年稳定生产规模300亿~1 000亿尾,南美白对虾虾苗产销量居全国前五[1-4]。從技术基础来看, 对虾育苗历经30多年磨练,育苗技术日臻完善,对虾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全省养虾单产提高了21%,其中盐碱水养虾总产增幅达65%, 如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并配套相关设施,增产潜力至少在20%以上。 三是良种优势。我省对虾养殖三大品种中已有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两个品种建立起了良种扩繁基地,其中中国对虾良种自给率60%以上,南美白对虾良种自给率接近10%。良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5 河北省对虾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当前,全省农业已经发展到关键时期,作为特色产业的渔业尤其是对虾产业,应围绕水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顺势而为,加快实施三大工程: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针对现有2万hm2粗养池塘,按照高标准、生态化、循环水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路电配套,进一步提升设施装备能力和生产潜力,增加养殖环境的可控性。同时,研究优化渔业投资融资政策,积极利用保险、低息贷款和社会闲散资金,加大投入,提升设施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省对虾产业已经形成集捕捞、养殖、冷藏加工、运销、生物活饵料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集群化产业初具模型。“十三五”期间应依托沿海优势水产品产业带,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谋划对虾为主体的渔业产业化集群工程并进行培育,重点在无规定疫病苗种场建设、质量检测与风险评估、休闲食品加工提升、电商营销、休闲观光等方面下功夫,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融合的综合经营群体,培育对虾产业精品和知名品牌。 产业科技提升工程。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以教育科研推广机构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链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人员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研发养、加、销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模式,尽快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的科技竞争力。重点在提高产能、提质增效、生态修复、降本减耗等方面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 農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年鉴2014[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年鉴201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年鉴201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