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病理学教学方法浅析 |
范文 | 王少芬 【摘 要】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的地位可想而知是举足轻重的,对很多高职医护学院学生而言病理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为了应对这样的学生,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笔者逐渐摸索出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法。 【关键词】病理学 ? ?教学方法 病理学具有内容复杂、专业术语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病理学课时少,实验室硬件设施落后,所招收的学生一般文化课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种状况无疑增大了教学的难度。一味地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传统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高职学生对病理学这门课程望而生畏,直至厌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病理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活动多姿多彩,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讲授板书已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加上我校高职护理病理学学时只有54学时,学时少,内容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就需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的应用可节省半数的时间,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比如讲呼吸系统疾病时,首先要了解呼吸道和肺的结构;讲泌尿系统疾病时,首先要了解肾小球的结构。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是这个老师的绘画功底不行,也许画出来还不够准确,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误导学生。如果运用多媒体,不光节省了时间,而且组织结构显示更准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赋予了病理学教学广阔的空间,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使学生视觉受到冲击,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会更牢固,记忆会更深刻。例如讲授梗死时,通过图片展示,比较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时,造成梗死的部位、颜色、形状,学生学起来一目了然;讲授炎症时,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展示白细胞的游出和吞噬作用,增加学生对抽象概念的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讲授毛细血管的再生和神经纤维再生时,通过一段毛细血管再生和神经纤维再生过程的视频,刺激学生的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完成教学。如果单纯地讲授,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学生听得是一头雾水,课堂教学气氛会死气沉沉,甚至有些学生要么玩手机,要么倒头大睡。 二、适时地运用病案于教学中 根据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这一特点,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适时给出一些病例,让学生把学到的病理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学有所用,也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必须要以病理学为基础。通过给出病例,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然后听完课后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病毒性肝炎时,先给出病例:男性,28岁,突然出现黄疸和昏迷,三天后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急性重型肝炎。分析题:1.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性质是什么?2.肝脏有何改变?3.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有无联系?阅读病案中的问题,学生就会思考黄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病人为什么死于昏迷?听完课后还会归纳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的不同之处。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整堂课都能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和教师进行互动,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病毒性肝炎的类型讲完后,让学生开动脑筋用所学知识回答病案中的问题,学生就会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病理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在一些学生激烈的辩论中也带动了其他一小部分不爱学习的人也跃跃欲试,想要一比高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答案会逐渐清晰明了,学生形成共识。讨论过后,学生甚至能归纳出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和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的不同之处,在运用病案教学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正确规范使用医学术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对各系统的常见病变的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准确描述其病理变化并给出病理诊断。比如慢性肝瘀血(槟榔肝)肉眼观,肝体积轻度肿大,表面光滑,包膜紧张,边缘钝圆;切面可见暗红色与灰黄色相间的花纹,状似槟榔的切面。镜下观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扩张瘀血,其中充满红细胞,与瘀血血窦相邻的肝细胞索受压萎缩甚至消失;肝小叶周边瘀血较轻,肝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通过镜下观,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为什么出现肉眼上红黄相间的“槟榔肝”形态。通过对病理变化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报告、课外科研等,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病理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寻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高职医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热情,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云霞.浅谈病理学教学中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