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
范文 | 钟晓斌 蔬菜是人们日常所需的重要食物。为了提高蔬菜种植技术水平,种植人员要掌握更加科学的蔬菜栽培技术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相应的帮助。 1 品种选择 确定种植的蔬菜种类时,应倾向于选择对温度具有普遍适应能力的蔬菜种类,这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同時种植时间短、产量高,如黄瓜、青椒等。在实施大棚种菜时,只有从品种选择环节把好质量关,才能真正保证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为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2 培育壮苗 2.1 播种 在开展播种之前,需对苗床提供充足的水分,此后将选好的品种均匀分布在苗床中。为提升降温和保湿效果,可将地膜或者遮阳网等覆盖到苗床上,从而为其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2.2 苗期管理 蔬菜苗进入出土阶段后,便需将地膜或者遮阳网去除,防止苗木出现带帽出土的问题。此外还需及时撒上湿度较高的细土。蔬菜从子叶出土到破心阶段,需适当提升大棚的温度指标,同时还需注意避免胚轴迅速生长。蔬菜处于苗期内,需对棚内的光照和温湿度等指标进行科学控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2.3 定植 蔬菜进入定植环节,每亩需要运用全层或者深沟施肥的方式施用3000公斤的腐熟垃圾肥以及50公斤的复合肥,将肥料充分融入土壤中。定植时,可将茄子的株距设置为40~50厘米,密度在2500株/亩左右。辣椒的种植密度可为3000株/亩。番茄可采用双行定植手段,在同一大棚内使用4条岐,行距可设置为70厘米,株距则为20~30厘米,种植密度通常设置为2500~3000株/亩。 3 田间管理 3.1 大棚内温度以及湿度控制 大棚的种植环境相对密闭,容易导致蔬菜在生长期间更容易受到各类有害物质的侵袭。因此在大棚中种植蔬菜时,需及时调控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棚内的温度超过一般水平,应及时打开通风口,促进大棚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因产生的有害气体对蔬菜造成的影响。在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多为喜温型,因此可将棚内温度设置为25~33℃,保证最低温度在0℃以上。一旦棚内温度低于平均水平,则需及时对大棚进行加温处理,使用热风来提高大棚的温度。如果大棚温度高于33℃,则需及时降温。主要的降温方式为通风和喷雾。只有科学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才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 3.2 膜下滴管浇水 大棚内相对密封,空间及蔬菜内部的水分蒸发和扩散速度相对缓慢,尤其在夜晚和寒冷季节更是如此。如果棚内的湿度过高,种植的蔬菜便会容易受到各类病害的侵袭。此时可使用膜下滴灌方式补充水分,促使棚内湿度大幅降低,同时提高温度,从而明显改善棚内的环境,避免各类蔬菜病害的损害,保证大棚蔬菜能够顺利生长,最终获得预期的产量和质量。 4 病虫害防治 在大棚蔬菜生长期间,各类病虫害均会对其构成威胁。当前出现频率较多的病虫害为蚜虫及地老虎等。一般种植者可使用化学药剂来对虫害进行处理,但需注意科学选择药剂类型及用药时间。通常种植者倾向于使用含有铜和锌等元素的药物,该类药物对虫害的防治效果更为明显,同时还可提升蔬菜对药物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可适当降低棚内的湿度,从而破坏虫害的生长环境,使用物理手段来减少使用化学药剂的次数。最后病害通常会在蔬菜生长之初便出现,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病害进行防控,则蔬菜便可能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种植期间,种植者需高度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运用科学的手段切实做好蔬菜苗期的病虫害治理,可严格选择质量更高的品种,或者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多种措施并用对病菌进行科学处理,为蔬菜提供更为健康的生长环境。 5 结束语 大棚蔬菜在栽培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优先选择可逆性以及适应性较强的蔬菜品种;同时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保证设施大棚土壤中的水分能满足蔬菜生长;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全面提高蔬菜栽培品质与产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