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合作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范文 | 范良智 摘要:随着新时代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学习思维以及完善的综合素养,为此合作探究式教学已经逐渐的被广大教师团体所重视并应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在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简单探究,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日趋完备。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任务;评价机制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2-137 高中学段下的物理教学内容较为综合且深入,由于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时的基础强弱不同,很容易导致在高中学段下的两极分化态势,同时高中学段下教学内容较为紧凑,因此教师很难兼顾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由此而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无法进一步突破自己,能力差的学生很难进一步提高。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经,但仍需教师合理运用科学指导,方能释放明显成果。 一、合理配置小组成员,确保有效性合作 在高中学段下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班级学生的整体稳定进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容易激发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再加上教师的正向引导与积极的监督,学习效率与质量会明显提升。而开展合作探究的首要前提就是需要教师合理的为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正确的组员分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 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本着“组内差异化,组间同质化”的原则进行,即一方面保证组内成员的能力不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要有学困生;另一方面要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能力相差无几,这也便于今后教师安排布置学习任务;最后如果教师对于所带学生性格有充分了解,那么有必要将性格因素划入分组标准内,这样更便于小组成员在今后长期学习中的相处互助。学生们的探究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全在分组是否合理与科学。之后教师需要设立小组长,组长要定期轮换,这也是为了保证小组每一名成员都能够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直接与组长进行沟通,布置任务也是一样,小组在学习上的共同问题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比如,当教师讲完人教版高中物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部分内容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课下组内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后由组长汇总向教师汇报,教师记录后下节课给予针对性讲解。按照上述方法配置小组成员,无论是在共同学习还是在长久相处中都有了可靠的保证,这也为今后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布置学习任务,保障高效性学习 合作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快速地解决学习问题,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地启发学习思维。因此当有了科学的分组后,教师就应该思考学习任务的布置,合作探究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因为需要学生们组内共同协作学习,因此安排的任务要具备探究性和思考性,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 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虽然需要有一定探究性,但是也要保证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定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明显的教学成效。比如,当教师讲到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一部分内容时,必然要为学生讲解物体的“受力分析”,其中“平行四边形定则”便是一种常使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在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为什么受力分析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来求解?”,将此任务布置下去,课下让学生探讨分析总结,下节课上教师要求每个小组进行讲解。这样的学习任务探究性就很强,也非常适合小组学生共同完成,如此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出很多课上讲不出的问题,主动学习意识也会越来越强。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求小组成员中能力强的学生要时刻帮助并监督学困生学习,如监督辅导其完成课下作业,帮助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如此在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及小组成员间密切合作中,学习效率与质量会显著提升。 三、健全完善评价机制,打造竞争性环境 无论哪种优秀科学的教学方法,最终的落脚点都要放在考核上,合作探究式教学也不例外,没有对应的考核就无法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更无法在后续的教学中法完善与改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停滞不前,起不到实质性的教学成效。而有考核就有竞争,二者是相伴相生的,因为任何一个小组都不愿意托班级的后腿,任何一名学生也不愿托小组的后腿。 上述的考核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考察,更多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学生学习的能力、态度、主动性等,为此考核评价机制的设立需要完善且综合。比如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时便可以设立一个小组综合评分表,其中包括考察学生各项能力的不同项目,比如有课上每个小组听讲状况,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日常小测的结果、課下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内学困生的进步情况,期中期末检验等一系列选项,从学期开始教师就要定期按照每项指标合理的比重进行汇总整理,以此来激发小组学生竞争意识与学习积极性,如此每一阶段汇总后教师给予优秀小组相应的奖励,同时给予其他小组鼓励,针对综合能力较差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的询问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地给予针对性指导。值得注意的时,一段时间后出现小组间差距过大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更换组员,保证实力相当,因为这是该教学方法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如此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小组间你追我赶的学习环境中,班级综合物理学习能力必然会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是适应新时代下教育体制改革方向的科学教学方法,更适用于高中学段下的物理教学,但是若想发挥出显著教学成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需要广大物理教师团体的勤奋探究与实践总结。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三点策略,即以合理分工为开始,以科学布置任务为核心,以健全评价机制为导向,再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严维财.高中物理课整合合作学习的实践尝试[J].才智,2019(27):96. [2]陈鑫理.探析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3):320-3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