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校企协同,学训交替,双导师培育卓越工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范文 | 朱建平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授课,双身份学习,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双元制”是德国学徒制的表现形态,堪称为现代学徒制乃至职业教育的典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德国现代学徒制已经相当成熟,拥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基本教学培训框架、培训条例与框架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各司其职地开展教学与培训任务,并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考试与资格验证制度,这也将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的迫切需求。教育要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就需要培养出一批高技能人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十强”高端装备产业中的智能制造领域可实现深度对接,要培养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四新”要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务之急。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传承劳模工匠精神,拓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企业导师的技术技能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具有远大职业情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实践“校企协同,学训交替,双导师培育卓越工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施招生招工一体化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拟定校企招生招工简章,结合企业的用工数量、特点及要求,采用“先招生再招工”的方式开展联合招生招工,经过“报名-笔试-面试-录用”流程,择优选择30-50人组建“卓越工匠班”。由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学生学徒一体”的双重身份,规定各方权益及學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二)制定教学方案 校企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师和企业师傅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学校理论知识学习、企业项目实训交替进行,设置“校内实训、跟岗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训”等实训环节,实施,将课堂学习、校内实训、岗位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企业需要的“卓越工匠”。设计实施“校企协同,学训交替,双导师培育卓越工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校企协同,学训交替,双导师培育卓越工匠”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安排 教学过程的实施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形式。采用“三段递进,学训交替”的形式,即实施“基本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三段递进式技能培养。第一学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同时穿插企业素养课程。第二学年通过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根据课程需要交替进行,构建由“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实训项目”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第三学年在企业通过岗位技能训练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