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前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现状与对策分析 |
范文 | 崔国防 摘要:事业单位是履行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公务产品服务的重要承载和连接,如何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公共效用,是每个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当前形势下,存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脱节、融合不畅的突出问题,影响制约了事业单位有效发挥公共职能的多方面工作开展,凸显了资产预算相结合在事业单位规范资金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杜绝重复浪费、健全风险防控、提升公众形象、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形势;经济现状 一、引言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受当地发展水平、重视程度、业务素质、组织管理等客观因素影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协调总体水平不高,集中反映在制度、队伍、措施建设上不同步和执行、流程、连接等实施上不顺畅两个方面,阻碍事业单位部门工作效率的提升。注重前期的投入购置,忽视后期的使用处置,容易造成盲目采购闲置搁置、重复购买资产浪费、人为操控资金去向、围绕预算突击花钱、侧重支出不讲实效等不良现象,甚至成为滋生贪污腐败、诱发经济犯罪的关口源头,在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水平日趋多元的环境下极易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产与预算管理结合不紧、融合不深的经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力求促进工作的改善。 二、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与预算管理名为“一本经”,实为“两本账”,两者结合存在人为割裂、独立运行的情况 在片面追求政绩效益和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下,事业单位更愿意通过直接追加投资来获取快速的回报,当预算增加效果的“短、平、快”遇上资产调整显现的“长、远、慢”,多数事业单位都会将保证预算放在整体工作考虑的第一选择,人为的从主观上产生“先入为主”的意愿倾向,把预算当作实现单位年度目标的保本兜底工作来抓,资产管理要为预算管理让路服务,预算管理走“阳关道”,资产管理过“独木桥”,两者独立运行。传统落后的管理认识与资产预算结合的综合控制理念还有一段距离,超过半数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他们单位在对资产管理工作上依然沿袭以前规定动作,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只是进行简单的“记账式”管理,两者重视程度和协调推进失衡严重。 (二)内部决策、审核支出等预算增量管理与库存入账、后期处置等资产存量管理机制不规范 多数单位部门的一把手集决策、财务、人事、后勤、卫生、文体等统筹管理职能于一身,既是经济往来费用支出的裁判员,也是资产入库处置的决定者,工作决策上极易形成“一言堂”。缺少有效监督的权力影响决策项目、投资方向、采购定位、招标洽谈、权重比例、调剂分配、调拨划归、支出审核等预算资金增量控制上和盘点库存、如实入库、转移使用、回收利用、科学处置等资产管理存量控制上,易出现重复浪费、账实不符,被恶意利用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预算与资产没有完全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因领导决策失误、主观判断倾向等因素带来会计信息不准确甚至改造假账等财务管理漏洞,是形成“小金库”、挪用占用专项预算资金等行为和影响资金资产规范安全运转、诱发管理风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整体推进缺乏良好的社会应用环境 预算、资产监督管理程序流于形式,在原本就失衡的关系定位下,监督考评往往存在按照既定流程或一把手、高层意图走过场,考核评价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或参照标准,简单的以领导评定、基层满意度等人为操控因素较大的项目来确定。受习惯思维定势影响,对资产预算的认识模糊或执行不力会影响下级单位部门的推诿和曲解,助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氛围,敷衍应付易造成内部损耗,对发现账目不对应、资产不对等等漏洞问题的联合解决处理上不配合不支持,相互推拖拆台搞串联结成逃避责任追究的防守同盟,整体效率提升无从谈起,对塑造体现单位行业窗口形象和公信力的负面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三、建议措施 (一)从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工作入手,打好事业单位资产与预算应用所需的各项工作基础,提升在事业单位全盘工作中的影响力 资产代表了当前阶段事业单位占有或支配发展资源可用货币衡量的总额,预算是下一阶段预测增加投入的数量,相对来讲,资产变化幅度反映要小于预算投入的直观显现。资产与预算管理的前提是国家所有,为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要从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上着手,成立内部独立职能部门或专职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中,确保依法依规开展。摒弃一些单位运用“借调”或“兼职”等形式临时拼凑队伍,在预算与资产管理界限上没有明确规定、岗位职责交叉重叠的弊端,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归口首问负责制,健全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细化制定贴近单位实际的实施细则,强化控制流程、细节、重点及易错节点的教育培训,主动宣传,促進交流,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在严格执行落实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以“减政放权”为契机,更加注重管理质量与效益,打牢资产与预算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提高资产与预算管理在单位全局工作中的影响力。 (二)深化资产与预算运行机制体制改革,突出内部控制,拓展范围层次,建立科学规范、运转清晰的管理过程层层监控,实现资产与预算从“入口”到“出口”的分段量化控制 深化国家财政、地方主管、单位内部三级监管工作体系,落实对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突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现环节流程的规范再造,对超标准配置严厉纠正,对资金流向、审核确认、额度范围等严加检查清查,杜绝截留、挪用预算资金或改变用途投资金融产品等行为。强化资产与预算从“入口”到“出口”全周期跟踪监控,资金来源要明确,资金流向要规范,支出额度要审核,资金收益要精确,资产入库要严格,发生转移要记录,固定资产要登记,账面实物要对应,处置流程要公开,资产资金要审计。突出内部控制在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效用发挥,把人为的决定纳入制度的约束框架内,破除法外之地的存在空间,限制权力的“自由发挥”和“任性作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夯实依事行权、按岗定权、逐级授权、制衡控制的管理流程再固,让制度规范成为资产与预算工作不可逾越和不敢逾越的红线和底线,切实保证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和资产总额的保值增值,扎紧资产与预算的源头和出口。 (三)政策引领,部门联动,通过开展正面鼓励和负面惩戒双向行动,共同创造预算与资产协调互促的应用大环境 预算与资产结合程度不仅是整体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反映当前资产运行状况和法定职权履行落实程度的侧面显现。根据国家财政部、当地政府关于资产管理规定,把涉及资金来源使用、成本管理预算、经费支出提取、项目建设招标、账务明细公示、财务审计报告等工作置于透明环境下开展,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监督。在重点环节、考评奖惩、规划编制、预期目标等方面作好调研分析,对私立账目、挪占资金、转移资产及经济犯罪等不法行为严肃处理。学校、医院、电视台、报社及体育、水利、气象、农业等事业单位部门要采用“引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进行经验交流合作,及时总结、梳理实践经验,形成共同推进资产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共识与合力。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保证支出收存信息对称,反馈及时,信息记录准确且可追溯性强,与之配套的社会舆论监督效力要充分调动,为发挥放大两者结合在现代管理活动当中的效用价值建立长效机制,共同创造协调联动的社会应用大环境。 四、结语 预算与资产结合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正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找到切入实际直击要害的方法对策,才能使结合管理保障安全、提高效率、防范风险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走上持续向好、前景广阔的良性应用阶段。 参考文献: [1]黄智刚.针对事业单位预算和资产管理的反思[J].财经界:学术版,2013(09). [2]沈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