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 |
范文 | 余荷香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务实的观点日渐加强,数学已经作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当中,数学素养已经被自然而然地纳入其中。本文就是顺应这种潮流,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数学素养相对薄弱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现代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职数学素养原因对策 目前数学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和频繁性决定了数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针对数学素养的研究就尤为必要。数学素养是指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基本的数学语言、数学思维、数学观念等来观察、分析并解决科学、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而言,接受数学的教育可以掌握一种“工具”、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由于忽视了数学的文化素养方面的价值,导致高职的学生对数学并不重视,数学基础和数学素养相对薄弱。 1 高职学生数学素养薄弱的原因分析 很多高职学校的学生数学相对都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人们普遍认为高职的学生被认为是高考成绩不佳的人群,而将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归结为智力较差的类别,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非智力的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极为突出。 首先,学生对数学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校、教师、家长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具体的解题方法等数学的知识功能的讲解,片面地强调习题的正确率,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本身认识导航的偏差;再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的重视导致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就是算对习题、答好试卷,真正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而对数学进行自主自愿的学习、探究的学生极为少见。可见,传统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这并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育导向、家庭的教育方式、社会的大环境、成绩失利后学生的心理压力等等,都是造成学生数学较差的原因。 而上述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对学生本身和社会都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对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和优化,并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2 提高高职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对策 2.1 注重数学发展史的讲解 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历史。通过对数学发展史的讲解,使学生在生动、丰富的实例中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进行全面认识和了解,尤其可以让他们了解古代和近现代的数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在讲解一个公式或者一个原理的时候,枯燥的记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介绍有关的数学史事,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了解实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2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的教学中,往往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就是枯燥、抽象、无用的印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改变观念、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将数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结合起来,例如在函数极限值部分的讲解中,可以结合蜜蜂蜂房的自然对称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其表面积大用料省等。通过发掘数学美、体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素养,能合理而有效地将数学知识点与日常生活问题进行联系,并找到很好的切入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3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数学的学习,仅仅会做题并不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目标,数学的教学是要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运用数学观念和思想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经常渗透进一些与逻辑推理相关的知识和内容,通过实例来讲明白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公式、定义、定理、条件等,让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做到有理有据。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观察、判断、分析技能,在解题过程中增加数学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4 开设数学素养选修课 在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地开设有关数学文化素质方面的选修课程。课程设计的课时并不需要特别多,可以简要而系统地介绍数学的学科发展史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了解历史中一些杰出数学家的工作经历,感受数学家的严谨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使学生们产生鼓舞,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从而也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数学素养的形成。 3 结论 对高职的学生来说,对其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讲解更重要,讲授其方法比给出结论更重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自身能力的发展。而数学素养的提高也并不是靠简单的一句话或一节课就就能够实现的,必须通过多方的努力,不断探索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用,具备数学的文化素养,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张江林,艾立新.高职院校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5(3). [3]吕良军,郝振丽.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数学,200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