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城管执法良好公共关系的构建
范文 摘 要: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科学涵义入手,借助公共关系原理来分析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在阐述当前城市良好公共关系难以形成的困境基础上,探索构建城管执法良好公共关系途径,从而提高城管执法的执行力,推动城市管理的管理创新。
关键词:城管执法 公共关系 构建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1.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其公共关系的涵义涉及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身为城市管理主要的城管执法部门担负着维护城市设施、保护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其本质是通过管理来为公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以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借鉴和运用公共关系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能使城管执法机关的各种决策、活动和措施更加符合公众的要求,赢得公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合作。其科学涵义可以从几方面理解:
1.1公民的需求是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活动客体
城管执法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城管执法机关无论是维护城市环境的整洁、有序还是保障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始终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把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作为最高目标。开展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建设,就是要满足群众对城市环境的知情权、对自身权益的知情权、行使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监督权。通过使人民群众各项权利得到保障,赢得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信任和理解,进而主动积极地配合支持城管执法工作。
1.2与公众充分交流,信息畅通是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建设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不仅包括城管执法机关主动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也包括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反馈交流信息,是两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城管执法机关不仅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的执法理念,更要通过具体的执法实践来树立城管执法的仪表形象、执法形象、服务形象和社会形象,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实施政务公开、阳光作业,使人民群众参与到具体的执法实践中来。
1.3开展有效管理与协调是城管执法公共关系中的主要行为
城管执法公共关系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开展的公共关系一样,同样具有协调功能、监测功能、凝聚功能与形象塑造功能。这就要求城管执法机关必须在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建设的不断推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在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中,无论是城管执法机关进行的公关理念的宣传,还是进行的自我形象的设计以及与社会各界进行的沟通、协调,无不是以提高工作质量、改善组织内外关系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2.当前城管执法中良好公共关系难以形成的困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多元化,大量城市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民为谋生计等现状都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严重滞后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矛盾之间存在不协调,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主体分散在各个部门,部门之间又有相对的“独立”执法权,缺乏一个整体、统一的执法体系,这就使管理职能的边缘交叉和法律规章的空档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造成以下的一些困境:
2.1公众的复杂性
城管执法部门面临的是一群城市下岗职工、进城务工的农民等所组成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数量众多,呈现出极其复杂的结构,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形成各自不同的利益团体,同时他们对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有着不同的态度,这就势必会给城管执法带来各种各样的困难。
2.2恶劣的执法环境
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流血事件”,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现象充斥着各类执法场合,不但给城管执法人员人生安全带来隐患,而且执法人员与小商贩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给执法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不良的执法形象
在舆论宣传方面,多数媒体较少的从正面报道城管执法,反而反面曝光的报道还配大题目、大照片,非常醒目。久而久之, 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外在形象, 错误地给了抗法者一种错误的思维讯号, 认为“城市都是坏人, 可以抗拒 ”,使得城管执法工作难以开展。
2.4不完善的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沟通机制能使城管执法部门与公众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就造成部分群众并不了解城管执法部门的有关政策,使得城管执法工作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与理解,使执法工作陷于困境。这就造成了构建良好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3.构建城管执法良好公共关系的途径
3.1重视城管执法公共关系
把开展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摆上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主动出击。城管执法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已成为城管执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有效地开展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城市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因此,作为城管执法机关的每位执法人员都应该明白,推广及维持城管执法良好公共关系是自己的职责,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好的品行,树立城管执法良好的形象。
3.2建立城管执法公共关系的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机构,选配有较高政策法律水平,熟悉公共关系原理,有一定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的执法人员专职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是城管执法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存在或渗透于每一名执法人员专职工作之中。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是城管执法人员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其目标是整合城管执法与公众的共同要求,而不是以城管执法为主体的单项沟通和传播的行为。城管执法机关是党委、政府与民众间最主要的沟通桥梁,每位城管执法人员都扮演着党委、政府的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每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均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树立更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作出努力。
3.3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工作明确化
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策略,有的放矢的,开展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工作。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础,以促进城管执法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目标,从而达到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
3.4多元化途径开展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
努力营造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好氛围,以支持和推动城管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3.4.1加强城管执法机关内部公共关系建设
城管执法机关的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要求每一个执法人员在开展包括公共关系在内各项活动中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一是严格规范领导的行为,使其切实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二是加强内部的协调与沟通,领导要广泛听取执法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宣讲工作方针、工作策略、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以达到沟通思想、消除误解、增进团结、步调一致的目的;三是加强对广大执法人员的教育训练,提高素质,增强其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法纪、服务态度、品行举止的教育,对违法违纪者进行严厉惩罚,以强化城管执法人员的纪律观念,同心同德,互相配合,形成巨大的组织凝聚力,为对外公共关系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前提。
3.4.2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
一是与人大、政协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城管执法机关聘请的社会监督员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妥善处理他们的查询和嘱办事项;二是经常与经委、监察、信访、检、法、司等机关保持联系,与基层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定期派代表到有关单位通报情况,征询意见,发表演讲;三是加强与民间社团的联系,经常接待社团负责人前来参观、座谈,鼓励城管执法人员参加公益社团的活动;四是要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与到维护我们环境的工作中来;五是要深入社区,向公众发布城管执法机关的工作目标,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向居民及企业主提出危及城市市容市貌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3.4.3利用新闻媒介,增强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
城管执法机关要注重保持与传媒的经常性接触,凭借传媒的宣传效能,传递城管执法工作的新闻信息,城管执法机关要在不影响城管执法工作的情况下协助传媒采访,但亦不允许新闻工作者干扰城管执法工作。通过彼此的接触,增进相互了解、沟通与联络,使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得以澄清,让市民大众明白事件的真相,以修正公众不恰当的看法、观念和行为,最终使城管执法人员与公众之间的态度、行为和观念统一起来,使城管执法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3.5树立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意识
要树立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意识,关键还在于立足岗位,从我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有外在、内在两方面的含义,外在素质要求城管执法人员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穿着打扮得体,待人接物、行为举止大方恰当等。而内在素质则要求城管执法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身体、心理健康等,而内在、外在素质综合表现出来的素质,主要涉及:学会微笑;善于聆听;增强控制力;重视尊重。◆
参考文献:
[1]周兴福,城管执法公共关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
[2]杨巨洪, 向梦龙,论执法理念变迁对警察公共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05)。
[3]张践,公共关系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社,2004:34-60。
[4]王威,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
[5]任晓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公共关系管理[J],经济师,2007(11)。
作者简介:
沈介华(197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现就职于深圳广播电视大学龙岗分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发展和开放教育理论和实践。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