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合理应用
范文

    王晓艳

    摘要:地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只是靠学生的空间现象能力来学习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很容易出错的,这个时候就要借助地图的力量了。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弥补文字描述的不足,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地形的分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合理应用地图,把地图与书本上的文字结合到一起,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去应用地图,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5-258

    初中阶段是地理课程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学生奠定地理知识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没有做好,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不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地理课本上有一类特别的素材资源,那就是地图。地图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讲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会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的记忆。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有效性。地理本身就是抽象和具象统一的学科,通过对现实地形环境的研究而达到规律总结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地理知识框架。学生要想学好地理就避免不了对于地形地貌的空间想象,在脑海中建立知识的正常框架体系,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知。地图为学生搭建起地形构造的简单模型,使学生能够快速建立起相关的思维体系,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2)实现对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地理学习,从而实现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地理在初中阶段知识点琐碎且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地图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主动进行地理探究。地图本身是一种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枯燥的文字讲解,使地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地图还可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绘制地图的方式,使学生在娱乐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研究,并且能够培育创新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二、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1)将教材插图与地图有效的结合起来。教师要实现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须将地图教学与教材紧密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对教材知识的深入讲解,从而促进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初中地理课本上本身会有一些插图帮助讲解,这些插图有些是对地理构造的成因剖析图解,有些则就是局部地图的展现,将地图与教材的插图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实现对教师知识的拓展,还可以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的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教材上的插图与地图进行对应,实现对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例如,在讲解“中国长江”时,教材上的插图其实就对长江有了较为完整的图形表现,但是对于整体流域的知识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地图帮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江后,从源头到流域再到入海口进行完整的途径讲述,并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回忆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长江知识,实现地理知识的实践教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将割裂的插图融汇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地理空间框架的构建。

    (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总结地理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根据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实现地理能力的内化。地理知识在初中阶段相对简单,但是也相对琐碎。对比高中阶段对于规律的探索,初中阶段更多的是对地形地貌的了解和记忆,因此使学生建立相关的地理空间框架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地图上进行对应,以达到图形和知识的统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上的对应表现试着进行规律总结,帮助学生主动对地理规律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地理思维能力培育的效果。通过地图进行地理知识和规律的总结其实并不困难,就以我国地理为例,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分界线,在分界线的南北地区其气候条件是有所不同的,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中国的“阶梯式”地形按照海拔的高度分为了三个阶梯,仔细看不难看出每个阶梯的分界线其实也是气候的分界线,地形对于地区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通过这些规律使学生获得地理学习的普遍方法,帮助学生通过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还应当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时自觉应用地图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有效的应用地图实现地理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首先应当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对地图上的基本要素,诸如比例尺、图例等进行解析,使学生学会看地图、用地图。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对显著的地形进行记忆,从而能够准确在地图上进行定位,例如,中国地图可以定位长江和黄河两条主要河流,而在世界地图上则可以通过山脉、海洋进行区块划分,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进行地图识记,达到读图识图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当培育学生养成读图识图的习惯,在学习地理时能够有意识的应用地图实现地理知识的不断内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够对地图有清醒的认识。地图不仅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发挥作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地图教育可以充分实现地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在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点时能够主动进行地图对照,并且搭建相应的地理空间框架,实现对地理知识体系的把握。

    总结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教师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增加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将教材中的插图与地图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习惯,以及通过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总结等方法,实现对地图的有效应用,从而促进初中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宗仁.以地图为核心的初中地理引导教学开展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06):58.

    [2]张丽虾.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8(19):147.

    [3]刘小辉.浅谈地图在初中地理探究教学中的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7(36):86.

    [4]林睿鹏.分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妙用[J].时代教育,2017(20):14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