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
范文 | 赖志平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 2015 年出现的新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性,并在题目中增加相应的明确任务,实现以试题的形式引导写作的效果,从而使写作更具针对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明确任务;写作效果;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55 引言 学生写作应体现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感悟,展现其文字功底,是实现自我认识与世界观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认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 一、分析材料,明确任务。 在开展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对大段文字进行层层剖析,并厘清写作思路与结构。作文材料通常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因此,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发散自身思维,拓展写作思路,丰富材料内容。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寓言故事、名人名言类的材料作文在审题上存在区别。 第一,需注重材料的分析,明确写作立意。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核心表现在材料中,因此,学生读懂材料极为重要。这种状况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能够充分理解材料表达的内容,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还要培養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作文提出的任务。需注意的是,学生在泛读材料的基础.上,还需精读材料,深人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学生在完成材料的解读后,需严格按照作文的要求,明确写作的任务与立意,按照格式要求进行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仅需要学生在材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分析,与材料相结合,还需注重思维发散,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单一命题进行论证。 第二,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材料,并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同时,为了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材料通常会提供多种线索、态度、人物及多重关系,因此,学生在分析材料时,应严密推敲材料中的要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论证观点进行对比分析。 二、共同分析、进行任务。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文课堂上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地主动投入到作文课堂的教学中来。基于这点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出一个比较自由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布置学生乐于接受的写作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个性,对写作任务展开深入探索,全面理解写作内容,寻求有效的写作方法,进而提高写作效率。此外,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学生的写作任务和题材却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师不仅要将信息化教学技术引进课堂中,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课下利用网络技术查找写作资料,拓展知识面,在思考中得出正确的观点,进一步完成写作任务。 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生命真谛”这一主题的文章写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讨你眼中的生命的价值?在活跃的讨论氛围中,学生对生命的真谛有了更加广泛地理解,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有选择地向学生展示英雄人物的事迹,如革命志士为民族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科学家为科研事业呕心沥血的具体事迹,使学生确立写作的基本方向,此外,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利用信息技术独立查找感兴趣的写作素材。 三、小组探究,共同进步。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二者相互结合,能够激发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组划分,贯彻优势互补原则,合理搭配每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整体一致,由于小组成员间思维模式存在差异,因此会对同一写作任务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的共同交流中,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并合理把握问题,整合出最优结论,最终完成审题。 例如:在教学“品味格调”这一主题的文章写作时,教师可以以富人和白领的行为为素材,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明晰,一些富人虽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其精神世界的匮乏,使其并不足以谓之“贵族”称号,而部分白领虽然以“精神贵族”自居,但其对贵族精神的领悟也只是冰山一角,进而学生可以延伸得出文章的写作主旨,即真正的贵族精神为“责任”。 四、重视评价,完善不足。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任务,其实施的重要环节为评价,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完善不足之处,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科学地选择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积极的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良好表现,激励学生更好地成长,针对一些表现稍差的学生,教师也要耐心指导,细致地帮助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并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其能够逐渐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使其深入理解写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打破学习瓶颈的限制,最终实现游刃有余的高中语文写作。 例如:在教学“文化价值”这一主题的文章写作时,大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文化对人类的制约作用,教师要以科学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明晰要以开放的心胸解读文化,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实际,不断汲取优秀文化进行文化创新。教师还可以引入具体事例,如通过美国的“星巴克”品牌发展之路,可以得知创立独特的品牌文化是文化背景下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有所思考,所写的文章内容也会比较出彩。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引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利用展示任务,激发热情、共同分析,进行任务、小组探究,共同进步、重视评价,完善不足四种学习方法,对快速实现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可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传光,任然.基于传统文化的任务驱动型写作研究[J].语文建设,2018(23). [2]殷晓.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J].教育探索,2020(02):27-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