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信息化的研究
范文

    朱超

    摘 要: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信息化的过程,中职院校的信息化走在了时代教育的前列,针对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应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该教学领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信息化,在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探讨优质教学资源在与信息化结合的过程中,怎样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和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并且从设备应用、课程模式等多个角度揭示了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进程结合的有效性,因此有积极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中职 院校 计算机 应用专业 课程信息化 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及其他应用课程的现状,都可以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逐渐地开展综合课程的创新,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资源和平台的搭建,师资力量队伍的信息化培训等等,将始终贯穿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领域。事实上,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内的信息化进程只是中职院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其中一个部分,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乃至其他课程领域内都非常重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单调的知识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的学生。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研究背景

    课程信息化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化时代新领域内创新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将会提升教育水平,也会提升整体教学效率,因此总结信息化教育对于推动中职院校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综合作用,将有效地为中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1.研究背景

    中职教育的起步较晚,我国长期以来比较注重理论人才和体系化建设的需求,却忽略了专业化的技术工人教育需求,因此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方面采用了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使得很多中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而作为中职院校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计算机应用专业本身就拥有资源化和技术化的优势。因此如果能够将当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应用性强、专业性强、信息化程度更高的特点,考虑进信息化整合的内容之中,那么将会有效地降低课程信息化实施的难度;并且在优化课程信息化效果的同时,为其他专业带来新的启示。

    2.研究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能够整合信息化资源,将是对教育领域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建设领域、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设计领域的重大变革。因此,如果能够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信息化角度入手,就可以达成更新中职院校教育观念、改进其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的综合目的,这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并且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一种尝试。众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和学校内部的信息化软件建设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革新的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式,推动了学校中职计算机领域内新计划学习的进程,创新的信息化教育课堂必须要查缺补漏,巩固多样的知识基础,应用信息化教育可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3.计算机应用信息化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可以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拓宽教育手段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从而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面对面讲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计算机应用专业使课程信息化,借助手机App、微信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信息支持等等,实现立体化的教学信息化改革是有必要性的,势必激发并促进各种教学模式的进步。实现可塑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将会很好地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方面的效果,基于信息化的环境,充分地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融入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之中,将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复习、教学反思的几个方面,都可以开展融入信息化的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问题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是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仍然面临着计算机教学可塑性差、理论教学偏重、实践教学被轻视、课堂比较枯燥无味的局面。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技术时,往往单纯地使用一种类型的教学手法,而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够花样百出,不断变换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方式,就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失去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化课程的兴趣。

    1.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学模式单一

    事实上,中职院校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本身应该在创新思维方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就会克服对于计算机应用学习内容的厌学心理。然而目前由于计算机应用学科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的分层处置并不是非常科学合理,因此导致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法结合教学大纲,确定了一定的目标之后,在不分析综合及个性化教学的情况之下,就开展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内容。在综合性项目实施调研的过程中,视频和图文的穿插及设置,被教师初步掌握之后滥用,从而将练习课程的项目和实践型课程的项目之间彼此混淆。

    2.理论教学偏重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的内容偏重于实践教学,也是目前中职院校及应用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多教师希望能够首先把计算机应用的编程知识和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达成对于实践教学的良好消化。然而事实上,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枯燥性,可能会使得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很难长时间坚持枯燥的技艺和理论背诵。中职院校学生本身的记忆能力较差,综合的学习基础也比较薄弱,如果不能够区位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则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

    3.课堂比较枯燥无味

    如果想要实现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堂的有效性教学,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驱动型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如果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和理論性的宣讲,那么高校课堂的有效教育模式将难以展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相对于其他的教学课程而言,计算机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合理的现状及课程更新比较缓慢,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内容很难展开,中职院校计算机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教师拔高性地进行语言程序性的宣讲,打压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更新慢以及课程跟不上社会形势和社会时代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了课程资源的安排,甚至忽略掉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现代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1.提升学习技能的教学观念

    提升学习技能,掌握综合战略性的教育观念,从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的角度入手,分析个性化的中职院校相关专业学情,确定任务导向型和驱动型的练习内容,分析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技能之间的关联性。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的实践体验和要求,由教师进行干预和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地获取、处理、分析信息,逐渐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学习习惯,利用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来督促学习。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其学习技能,围绕信息化教学,不断地提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善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和教育环境的

    建设。

    2.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念

    学生的学习主体在任务驱动和反思性的教学设计中被多次提及,这是有必要的。了解中职院校教育发展过程,并且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想办法促进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会激发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灵感。一些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发现,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计算机分解任务和分解项目教学,会起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推动作用。

    3.创新结合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总体提升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信息化教學水平,创新地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的教学方法,从最顶层开始设计完善有关的教学方案,强调传统的教学评价,加深对于信息化教学内容的评价和整改,建设更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完善学习兴趣;结合社交类软件,提升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且开发出更多的多样化教学手法。

    四、结语

    针对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和专业化课程学生的信息化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往往思维比较灵活,为了激发其学习自主性,需要教师从互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和教学手法的改革方向入手,搜集图片、视频、音频、动画,以趣味性的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氛围,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建设,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分担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达到双赢的教学状态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文艳.临夏州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7.

    [2]杨梅.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研究[D].城都:西南石油大学,2015.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