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效提问,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
范文 | 黄秀贞 摘要: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物流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三大误区,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中职物流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提问;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406 一、前言 中国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融入课堂一种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避开课堂教学提问的误区,掌握有效提问的艺术,使课堂提问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中职物流课堂教学提问的误区 (一)提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问题若是太简单,提问只流于形式,达不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他们会认为自己对所学知识已掌握,因此对这部分的内容会浅尝辄止,不会继续深入探究。但是,如果课堂提问的问题若是太难,远远超出学生现有的认知范围,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此时课堂会很容易陷入停顿状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所提的问题要有质量,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提问时,一定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只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也不能教师提问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深厚的学识,使得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 (二)提问的时机把握不当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很重要,提问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提问过早,学生对本课知识还处于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状态,对问题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样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相反,提问过晚,即教师等到教学内容基本讲完后再提问,学生无需思考就可对答如流,导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失去锻炼的机会。在中职物流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时常张口便问,根本不能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如果教师无法把握提问的时机,学生难以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就会使得提问变得毫无价值。错误的提问时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紧张或者松懈,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反而有碍于学生的正常学习。 (三)提问的方式太过单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然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容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令人觉得学习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想要参与思考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总是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的学生,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他们往往会因为害怕答錯被别人嘲笑而选择保持沉默,因此这类学生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太过单一的提问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中职物流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一)把握度,化难为易 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切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剖析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合理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对于一些难且复杂的问题,可将之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问题的中心。例如,在讲解《铁路货物运单的制作与流转》这一课的时候,在讲解铁路运费的核算时,若是将问题设计为:“我们应该如何去核算铁路运费?”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他们一时之间很可能回答不出来,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无法深入思考。因此,问题太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对问题稍微改动,分成几个小问题,“铁路运费包括哪几部分?核算的货物类型有哪几种?每一种的核算公式是怎样的?”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逐步理解这部分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陶行知说:“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提问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有效提问,不仅仅是问题设计要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没有把握好,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具体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的效果?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较强,对新知识感兴趣,因此可以讲解新课之前,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学习。有些问题则要在讲授新课知识时提问,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例如,在讲解《铁路货票的制作与流转》的时候,这部分的内容也涉及到了铁路运费的计算,出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此时教师应适时提问关于铁路货物运单和铁路货票这两种单证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思考中对这两种单证有更深的认识。有些问题要在新课知识讲授结束后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四、小结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问是否有效,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做到适度、适时、适法,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8:21. [2]韩月乔.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策略[J].文学教育,2018(6):72-74. [3]张诺.多媒体网络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研究[J].学周刊,2017(32):8-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