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实现“高乐高” |
范文 | @邓军(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所在。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让高层次人才乐于高端事业。一是要加强政策支持,让高层次人才“乐”起来。不断完善工作配套政策和激励保障机制,为他们干事创业营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二是要加强情感关怀,让高层次人才“暖”起来。建立密切贴心的联系服务制度,拓宽建言献策渠道,切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高层次人才真正把学校当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三是要完善资源配置,让高层次人才“活”起来。通过 “人才—团队—项目—平台—学科”协同建设,形成以高层次人才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四是要加强价值引领,让高层次人才“红”起来。引导高层次人才自觉树立具有爱国情怀、敬业精神、高尚情操的师德师风典范,主动聚焦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将个人事业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高层次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让已有的高层次“人尽其才”,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如何让更多的具有高层次人才潜质的人尽快地成长为高层次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始终是高校人才工作的主题和难题。《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高校破解高层次人才工作困局,提供了遵循。要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高校最关键的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培育好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以容人的雅量、开阔的视野,正确对待高层次人才和其他人才的关系。高校内的办学资源有限,为了吸引人才,一些高校下功夫、花血本吸引高层次人才,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层次人才建设上面,没有开好源,只好拆借资源,把原本投入到所谓的“校草”般人才身上的资源和政策撤去,这样虽保障了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资源,但却弱化或枯死了其他人才,也扼杀了未来有可能成长为高层次人才的命运和希望。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选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基础。做好选育工作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前提:一要平衡好“本土”和“外来”人才的关系;二要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三要避免人才引进的盲目性。做好管理工作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作用的关键:一要看到高层次人才和普通师资的共性和差异,构建以柔性管理为主的高层次人才管理模式;二要充分尊重高层次人才科研的独立自主性;三要避免工作成效评价的功利性。做好服务工作是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作用的保障:一要统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资源,为高层次人才在政策、平台、经费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投入保障。二要加强组织协调,为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特别是对引进人才,要配備人才梯队,使高层次人才尽快融入工作,发挥领军作用。三要构建专门的高层次人才事务服务机构,为他们协调学术工作之外的事务,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安心于教学科研。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为了做到“高乐高”,“四以”尤为重要,即以德量人、以情感人、以法管人、以业留人。首先,要以德量人。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应该有明确的“德”的标准。在引进人才时,除了专业上的考察、业务上的测评,还必须有素养上的判断、品德上的甄别。其次,要以情感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必要的经费、高水平的实验室等物质条件,而且还需要情感上的共鸣与呵护。要带着感情关心他们、饱含深情支持他们、充满热情对待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克服前进中受到的阻力。再次,要以法管人。不能因为是高层次人才,就放松对其的教育、引导和管理。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定相应的措施,而不能放任自流。对于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偏差,要依规、依法严肃处理。最后,要以业留人。既要允许和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合理流动,又要用事业使得他们有相对的稳定性。要压担子、给任务、创条件、造氛围,使得高层次人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之中,更好地发挥最大的作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