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评析 |
范文 | 王志蔚 张彩云
摘要:目前,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普遍存在回避问题、避重就轻或模糊处理等倾向,寻找差距大多强调客观原因,缺少深刻主体反思,少数报告甚至出现语病、错别字等现象。本文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办评分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编制和发布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于完善高教管理制度,提升办学质量,促进社会监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认识重视程度不同,有些高校质量报告水平参差不齐。近日,我们认真阅读了2013年某省首次对外发布的48份报告,对高校诊断出的教学质量“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粗略分析,结果如下。 一、报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出的共性“问题” 按照统一要求,报告内容分为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7个部分。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部分要求高校要“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根据这一要求,各高校基本上按照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思路完成此部分的编写。据统计,48份报告提出“主要问题”共计162个,平均每校33个,反映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专业结构等7个方面,见下表。 在48份报告中有25份认为高校师资队伍存在问题,占报告总数的52%,高居问题榜首。主要表现在:师资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相对匮乏,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责任心淡薄,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特别是大部分青年教师缺乏正规的教师教育培训,教学不够规范、教学经验积累不够,科研方向需要整合。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比例偏低,制约着学校转型发展。 有17份报告认为高校实践教学存在薄弱环节,实践教学条件与能力不足,实习设施不够完善,实习单位难以有效落实,学生实习质量不高,占报告总数的35%。报告显示,高校缺少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实践教学安排大多限于校内实验室,实验室验证性内容较多,训练与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不多,校外实践基地不足,学生实习人数和时间难以保证,实习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总体看,高校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存在覆盖面较小,程度不深,部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需要。 有15份报告认为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专业多,新兴专业少,专业特色不明显,办学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导致高校人才输出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占报告总数的31%。报告显示,长期以来高校专业结构老化、缺少专业亮点,现有专业与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匹配度不明显,特别是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激光技术等高度相关的新专业不多,专业布局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自主招生专业数量不足,专业结构单一,专业内涵建设缺乏专业评估进入和退出机制。 有12份报告认为高校现有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无法适应本科教学要求,占报告总数的25%。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落实乏力,执行操作程序与责任不够明确,认识和理解不够到位,执行和监控不到位。教学质量评估“管”“办”“评”不分,质量改进缺乏科学的监测和评价。科研导向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存在负面影响,科研工作优于教学工作,科研项目优于教学研究项目,科研成果优于教学成果,科研带头人优于教学带头人等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并没有实质的转变。 有7份报告认为高校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占报告总数的15%。这些报告认为,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已有的教学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用房紧张,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购置、教学实践经费需要更大投入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另外,有6份报告认为本科教育教学开放程度较低,本科生国际交流的比例较低,国际交流与合作不够深入,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占报告总数的13%;有5份报告认为高校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脱节,缺少“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产学研”结合十分薄弱,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市场需求,占报告总数的10%。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存在着明显的质量问题 1.“需要解决的问题”回避问题,淡化问题甚至偏离主题 任何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报告中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求高校“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耐心地解决问题”,否则报告“除了给不愿了解真相的上级领导欣赏,很难有别的用处”。然而,许多报告在这一环节进行了特殊处理。据统计,能够指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的报告有23份,占报告总数的48%;而回避问题或轻描淡写,以对策、思路、努力方向等形式隐含问题的报告有25份,占报告总数的52%。其中,以“建设方向”代替指出问题,如“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继续提升生源质量”“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对策中暗含问题,如“进一步提高师资‘双师型素质。拓展人才引进的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增加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例。” 有的报告“虽然”“但是”绕来绕去,就是不切入问题,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面临什么困难,报告根本没有真正涉及。有的报告竟将筹建新学校、高校合并作为突出问题,让人感觉离题万里。编制和发布质量报告的目的“不仅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也是查找问题、持续改进”,而回避问题、淡化问题,何谈建设一流大学? 2.“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强调客观原因,极少反思主观原因 48份报告在指出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时,大都认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学校缺乏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强调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总量偏少,博士化比例不高,具有行业背景和工程背景的博士比例较小,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数量较少,具有半年及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青年教师队伍仍需扩大,等等。报告在列出这些客观原因时,很少反思高校教师评价制度落后、教学管理松弛、绩效管理制度不科学、教师职业道德滑坡等主观因素。 在谈到办学条件时,大多数报告归咎于学科专业建设经费不足,低于同性质院校或省属院校预算标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现有教育资源承载力不够,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建设、实习系统开发、实践基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开支不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而反思办学经费预算不合理,不注重办学效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不善导致效率低下甚至浪费等问题却没有一所高校涉及。事实上,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于各个高校中。 在分析实践教学存在薄弱环节时,大多数报告往往认为是大中型企业积极性不高,而中小型企业不能满足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和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要求,而不去认真反思自己缺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没有放下架子主动融入行业企业,为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 上述分析中存在的一多一少现象,反映了高校缺少正视现实、挖掘深层原因的勇气,也是缺乏大学精神和自信胸襟的一种表现。可见,虽然一些高校有了问题意识,“但仍缺乏理性自觉”和“直视问题的胆识”。 3.“需要解决的问题”检视不足,往往避重就轻,淡化虚化 虽然有23份报告指出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像蜻蜓点水,模糊空泛,“犹抱琵琶半遮面”,例如“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各项教学建设工作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建设水平、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适应性,显现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某些问题与不足。”“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依然存在某些不足和差距,特别是办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国际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些表述给人的直观感受是避重就轻,甚至可以称之为伪问题。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怎么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至于教学投入不足,培养模式不适应,特色品牌不突出,领军人才缺乏等,在任何学校都可能存在。审视上面几段所谓的“问题”,我们看不到高校对教学质量具体、真实、个性、坦诚、深入的分析和反思。 4.“需要解决的问题”表述僵化、套话 人们对思维僵化、八股盛行、假大空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风深恶痛绝,如今这种文风己吹到了高校。报告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阐述,经常出现类似“虽然……但是”“与……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在……有待于(尚需)进一步提高(加强、改善等)”的表述。虽然三言两语,但又似曾相识,大多官话、套话,而且校校雷同。 不同高校的报告,不约而同使用了相同、相似的语言模式,让人惊叹高校的同质化己经深入骨髓,高校教育思维都患上了白血病。 还有一些报告在指出问题时竟然出现了病句、用词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让人瞠目结舌。这些硬伤说明编写者责任缺失,工作马虎,学校把关不严。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写质量不高的深层原因 “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写质量低下,原因比较复杂,归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深受社会“怕说真话”传统的影响。担心说真话会引起上级反感,甚至为此付出代价。这种社会环境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的净化。具体表现在:汇报工作,成绩连篇累牍;出现问题,则是轻描淡写,或隐瞒不报。即使涉及问题,也极力推卸,强调客观原因,生怕上级追究责任。高校不能不受这种社会环境的浓重浸染。 二是缺少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胸襟。由于面子作祟,面对批评,人们常常不肯认错,总喜欢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加以搪塞和掩饰;迫不得己的自我批评,常常文过饰非,或避重就轻。在一些高校,“你不说我,我不说你你要说我,我就说你”是常态。人们若能看到大胆真实地披露问题,深入剖析,那几乎是一种奢望。 三是深受形式主义影响。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常常姓“钱”,热衷于送往迎来,一心一意织关系,聚精会神谋项目。上级教学检查时姓“教”,东拼西凑造数据,弄虚作假做汇报。这种作风反映在报告中,就是什么基地、中心、项目、奖项等硕果累累。一涉及问题,马上换了一副面孔,谨言慎行,惜墨如金,什么“有待于提高”“尚需改进”云云,可谓“雨过地皮湿”。 四是高校领导没有真正重视。教育部文件明确强调,高校要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客观上讲,高校人才济济,组织一批人,编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报告应该不是问题。但从问题丛生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况看,一些高校领导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写质量的几点思考 首先,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不满与批评不绝于耳。例如,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课程内容落后于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大学生学非所用、就业困难,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得不到有效实习锻炼,高校功利主义至上,教师缺少责任心、职业道德滑坡,重科研轻教学,学风不正,教学监控不力,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个高校中,但是在公开发布的质量报告中“很难看到高校主动公布存在问题的信息”。许多高校要么回避不谈,要么避重就轻。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瞻前顾后,有各种顾忌。如果不能实事求是,报告就不能取信于本校教职工,也将失信于政府和广大纳税人。 其次,高校领导要增强责任感,把报告编写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报告是一所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全面展示,也是高校回应社会问责、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的重要工作。报告编写是一项涉及面广、理论联系实际、高度概括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创造性工作。为此,学校要建立报告编写发布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尤其需要抽调一批熟悉高等教育管理、具有较高的高等教育理论水平、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参与报告编写工作。那种临时拉郎配,匆匆忙忙赶任务,是不可能写出高质量、上水平的报告的。 再次,要建立健全报告编写质量监控程序。一份高质量报告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集思广益、反复修改才能完成。按照教育部要求,报告编写要在充分分析和认真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而把握“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前提是“充分分析”和总结提炼。总结提炼是对成绩、经验与问题的回顾、梳理、分析、反思与概括。做好这些创造性的脑力工作,需要经过讨论、审议、修改、再审议、再修改、终审通过等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如果缺少这个程序,报告质量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最后,省教育厅要建立报告审查制度。从上述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编写质量来看,高校对报告确实重视不够,把关不严,但省教育厅也疏于管理。如果不加审查,继续让这样忽视社会责任的报告在官方网站发布,不仅损害高等学校形象,也将加深人民群众对教育管理部门的不信任。因此,省教育厅建立报告审查制度势在必行,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结论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