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范文

    张成胜

    摘 要:针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主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学校体育工作缺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建议:要从凸显体育本质功能,狠抓学校体育质量;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发挥国家的导向作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等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关键词: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5

    “青少年强则国家强”[1],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力。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 冬季长跑》等措施办法,其目的用来发展学校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表明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但效果甚微,仍然没有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事实。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除了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不断提高以外,速度、力量、耐力、肺活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严峻性和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紧迫性,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寻找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其应对策略。

    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1.1 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

    体质健康是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人的健康长寿与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5大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排在首位,可见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大部分青少年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为上网提供了便利条件,现代媒体的高度发展,手机、电视、小说等占据了青少年的大部分余暇时间,同时也占据了体育锻炼时间。受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大部分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溺爱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温床,上下学基本都是父母专车接送,上下楼乘坐电梯,很少做家务劳动,从而造成身体活动量严重不足。在加上膳食和营养的改善,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高蛋白和高脂肪食品,导致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出现,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1.2 学校体育工作的缺位

    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学校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体育知识、体育锻炼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由于受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率和学校排名成为学校追求的首要目标。体育决定不了升学率和学校排名,大量体育课被学校无情地削减,学校体育地位被边缘化。尽管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但全国85%以上的学校都没有达到这一规定[2]。学校为了不减少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体育课形同虚设,被其他文化科目霸占,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品和摆设。包莺和刘海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前体育师资严重不足,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生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人均占有体育教师的数量分别为0.0018、0.0028、0.0028、0.001、0.0022[3] ,与国家规定的基本配备标准相差甚远。尤其农村学校表现更为突出,许多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基本是由其科目教师替代。体育场地器材、校运会、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监测等活动的体育经费不足。以高校为例,教育部要求高校体育经费标准应占高等教育经费的1%,但实际上大部分高校的体育经费在0.3%-0.5%之间[4]。受频发的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影响,学校为了降低意外风险,存有安全隐患的体育项目逐渐被取消,慢慢淡出了体育教学内容。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使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中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1.3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在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和选拨用人制度的影响下,高考成绩是青少年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是青少年命运的分水岭。望子成龙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5],父母甚至全家族的希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为了取得好分数,考上好大学必需没日没夜地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列》明确规定了大中小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大学生不能超过10小时,中学生不能超过8小时,小学生不能超过6小时。学校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学校升学率和排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没有了升学率和排名学校将会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唾骂。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大量占用学生的吃饭、运动和睡觉时间。学生的分数观、家长的成才观和学校的升学观成为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间接的影响。

    2 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应对策略

    2.1 学校层面:凸显体育本质功能,狠抓学校体育质量

    学校体育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6],必须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为己任,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处于最基础、最主要的地位。第一,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兴趣,努力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第二,狠抓学生体育课外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贯彻执行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第三,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调整体育教学内容,删减枯燥乏味的体育内容,增加易普及的、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第四,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其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优化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体育教师队伍。第五,增加体育经费投入,保证体育场地设施数量,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2.2 家庭层面: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在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和膳食结构中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欧美国家家庭非常重视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每天坚持30分钟的体育锻炼,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交流促进心理健康,注重膳食营养的合理搭配[7]。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家长要身体力行做榜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健康观。第一,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孩子的体育参与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第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吸烟、喝酒、长时间看电视和上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要及早发现并积极合理矫正和干预。第三,加强对孩子的饮食健康教育,注重科学饮食,帮助孩子改掉爱吃零食、偏食、厌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

    2.3 社会层面:确立国家的主导地位,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

    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国家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运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把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第一,彻底改变“重文轻武”的思想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程,减轻青少年的学习负担,引导学生珍视健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第二,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机制,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指标现状和体质健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定期对青少年进行体质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同时也要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努力改善青少年的营养现状。第三,加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管机制,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但由于缺乏执行力度和监管机制,大部分地方政府和学校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落实到位。国家应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作为主管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考核内容,对工作开展好的部门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奖励,对不合格的部门进行及时的通报批评和惩罚,确保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监控。

    3 结语

    如何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问题是关系到青少年自身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要充分意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方要同心协力,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模式。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前提是让青少年喜欢体育。学校体育要从政策制度、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兴趣的培养等方面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家庭要积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方式。国家要从提高国民健康的高度出发,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机制,加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管机制,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小学生必读丛书: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金有.我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情况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6,1(6):148-167.

    [3] 包莺,刘海元.我国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加强建设对策[J].体育学刊,2009, 16(6):41-44.

    [4] 张金标,姜同仁,钱杰.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12):1667-1669.

    [5] 王献英.学生体质健康增强的难题与协同促进策略[J].体育学刊,2016, 23(3):112-115.

    [6] 张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合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5-8.

    [7] 陈锦春.新兴的FUN生活方式[J].健康博览,2002,(5):27-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