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长兼课弊大于利
范文

    张福宾

    中小学校长是否应兼课,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视学校的规模与传统、领导自身的特点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就出身于教学能手、处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的校长而言,我认为不应该兼课,而应腾出时间思考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前瞻性问题,解决事关学校全局的瓶颈性问题,更大范围地深入到师生之中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校长的主要职责不是教课

    校长的职责是通过对学校人、财、物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全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标。具体来说,校长的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校长是学校全面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如果校长兼课,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亲自在固定的班级执教一门学科,近距离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课改方向,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而不是只为教好自己所教的学科和班级。从对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负责的角度来说,如果校长因为兼课而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的提高,这样的校长就是不称职的领导。

    第二,校长是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者。学校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应该不断学习和思考,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运用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的建设中。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校长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道路。对校长来说,做好“教师的教师”比做好“学生的教师”更重要。

    第三,校长是学校文化创新的探索者。没有不断创新的学校文化,就无法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学校文化的创新一般没有固有的模式可循,需要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既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固定的思路,探索更先进、更有活力的学校文化。

    二、校长兼课弊大于利

    一般来说,校长兼课的益处主要有三点:一是有利于校长保持并发展自己的教学能力。校长一般都是从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教学能力强。兼课能迫使校长仔细研读教科书、钻研教法、跟踪课程改革的进展、主动尝试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二是有利于校长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使管理真正做到“扁平化”。三是有利于校长声望的提高。

    尽管校长兼课有诸多益处,但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影响校长对全局的把握与思考。校长是一个行动者的职业,不仅需要做全校师生看得见的“在场者”,还需要代表学校与外界沟通。如果兼课,校长会花费很大的精力考虑所任教班级和学科的具体问题,因此,考虑全局性问题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对全局问题的思考,更不利于形成学校整体发展的意识。二是影响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督导。为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长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如果校长兼课,那么校级督导结果的公平性就会受到教师的质疑。三是不利于校长弥补自己的能力短板。我国校长的选拔途径一般都遵循着“优秀教师—中层干部—副校长—校长”的发展路径,因此,校长对课堂教学最为熟悉。对于校长来说,他们最需要弥补的是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的能力和对全校进行整体管理的能力。工作着、学习着、成长着,应该是校长日常教育实践的主旋律,这需要校长把工作时间分割出很大一部分用于学习——学习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以及跟踪先进的教育实践。如果校长兼课,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必定减少,且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三、校长不兼课而实现有效领导的路径

    校长不兼课如何能了解教学情况?如何实现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这是主张校长兼课者最为担心的问题。我认为校长不兼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保证学校的发展。

    第一,收集信息,科学决策。校长要想对工作的判断与决策做到正确无误,就必须有广阔的信息反馈渠道,同时能对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反馈。实施有效的信息收集、反馈,必须做到“一学,二看,三座谈”。“一学”就是要求校长坚持一贯性地学习,既学理论,又学经验;既学专业,又学管理;既向书籍、报刊、网络学,又向具体实践学,以保持头脑清醒、方向明确、观念超前、招法有效。“二看”就是要求校长多深入到师生中,既看教师的教学过程,又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层次教师进行听课、教案检查,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有计划地参加教师的教研活动。“三座谈”就是要求校长定期与骨干教师进行座谈,谈规划,提建议;定期与青年教师进行座谈,提要求,指问题;定期与“问题学生”进行座谈,谈理想,讲责任。通过“一学,二看,三座谈”,一方面使校长学习了理论,借鉴了经验;另一方面也使校长全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况,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又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强了领导与教师的沟通,收到了解工作与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双效益”。

    第二,打造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和引领是校长的重要工作,它是实现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校长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一是课程带动。对教师某些专业化知识的引领有时需要通过设计和开发课程来实现。例如,让教师开设“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选修课,会督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二是政策引领。学校可针对教师工作实际,对一些涉及教师专业化长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制定一些制约和奖励性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例如,可以通过调整考试评价办法,制定评估奖励和晋职评优政策等来实现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三是示范指导。校长可根据教师业务本身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开课、讲座等形式进行示范指导,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专项活动推动。针对教师工作实际,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短板项目可通过开展专题性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针对部分教师对探究课教学方法认识不清的实际,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第三,攻坚克难,创新和推动学校发展。校长在对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时时会遇到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甚至有的问题是事关战略性和全局性但又不可回避的现实棘手问题,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解决要求校长“一要敏感,二要果断,三要彻底”。“敏感”就是要求校长具有清醒的头脑,对当前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对带有全局性和隐患性的问题更应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做到“发现及时、不错位”。“果断”就是要求校长对敏感性问题的解决应果断,早决断,早解决,避免拖拖拉拉、久议不决。“彻底”就是要求校长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有知难而上的气魄,有攻坚克难的毅力,有创新发展的策略,有追求卓越的决心,避免走老路、走回头路,努力实现工作薄弱环节的新突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