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刍探 |
范文 | 卢建科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教育责任,积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包括:教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校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社会、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4-0044-0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步调相脱节,所以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据调查,有些乡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将孩子留在家中的情况达到百分之八十。社会各界、学校及家庭都应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探寻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最基本的呵护和监管,缺失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环境,给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根据2017年的乡情统计,作者所在的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共16 384人,包括3 698户家庭,第三铺辖区内的在校学生共1 045人,平均每3.6户一名学生。这说明很多学生去了城市或外地就读。至2019年,第三铺乡辖区内在校学生只有700多人,这说明大量学生转入城市或外地学校就读。据统计,这700多名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一以上。而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又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属于单亲、孤儿、残疾、智障等各种“问题儿童”,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导致许多教师不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只能放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生活关注方面。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多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比较淡薄,性格或孤僻懦弱,或多疑敏感,或懒散成性,或冷漠怪异,或暴躁易怒,心理缺少最基本的安全感,这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一些留守儿童难以与同学友好相处,缺乏爱心,不懂得珍惜友谊,不懂得爱护学习用具和公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意识较差,校外很难完成家庭作业,更谈不上主动预习或复习功课,容易出现厌学情绪、逃学现象,甚至辍学。留守儿童由于长年与父母分开,难以与父母进行情感和心理沟通,很多心里话又不愿意向隔代长辈讲,所以找不到倾诉对象和情感寄托。他们在物质和生活上也许能得到满足,但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人格缺陷。有一名单亲留守儿童,其母亲在他五个月大时便离家出走,他一直在奶奶监护下生活。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让他组词造句发现,他心里积聚着很多负面情绪,“坏蛋、该死、滚开”等词语经常从他嘴里蹦出。教师与其谈心问及他的妈妈时,他漠然回答:奶奶说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死了。教师问他:那你一定很想念她吧?他的脸上冷漠得没有表情。这种长期缺失母爱的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冷漠是难免的。在学校教育中,对这类学生的管理比较困难,要引导其积极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需要教师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多的心思。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探析 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教师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是缺少父母的关爱,为此,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探究有效对策。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经常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他们通常希望有可以依靠和倾诉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关爱来感化学生,通过营造班级和谐互助的气氛来感染学生,让爱充溢整个班级,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使他们能够重新认识世界,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从而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并学会关爱别人,用爱回报世界。 有一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她的父母为了再生一个男孩,将她从小就送给亲戚家寄养,她管自己的姑姑叫“妈妈”。不知为什么,最近这个女孩成绩逐渐下滑。教师便与其谈心,了解成绩下滑的原因。原来,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姑姑并不是妈妈。从那以后,她变得沉默寡言,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与同学闹矛盾。了解这一情况后,教师便更加关注她,与她谈心,了解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帮助她,帮她买学习资料,还经常鼓励她要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在教师一点一滴的感化下,这位女生变得又和从前一样,勤奋努力,开朗乐观,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她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在自己最低落、沮丧的时候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教师父亲般的关爱,渐渐地,自己重新树立起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这一事例说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学生的精神状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从他们的生活境况入手,了解其内心的真实需求,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满足其精神需求,使其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2.学校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为提高留守儿童教育质量,学校可以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将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现状、经济状况等详细记录在案,并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家庭联系卡。这些资料除可以供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归类管理、集中研究外,还可以方便教师直观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在这些专人管理的资料中,留守儿童的各项资料会细化到每名教师和班级。同时,学校要根据学籍变化和自然升学的情况对留守儿童的资料进行及时补充、完善。学校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共同有计划、有步骤地大面积管理留守儿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制度建设外,学校还应该经常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以“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团结互助”为主题的作文征稿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校园运动会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魅力,感受到学习生活、集体生活的意义所在,从而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学会积极地面对生活。 3.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 帮助和教育留守儿童,只靠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远远不够。因此,为了做到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做到点对点地给予其关爱和帮助,学校为留守儿童做好建档工作后,应该发挥学校教师的群体力量,将每位留守儿童相应地分给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充当他们的指导教师,一对一地从细节入手,深入帮扶每一名留守儿童。这样,学校就能将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更加细致、深入、全面地落实到位,提高留守儿童整体教育质量和效率。还能方便留守儿童与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建立感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与关怀,从而弥补父母亲情的缺失。 4.社会、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积极的方针政策,鼓励农民工回归家乡,建设家乡,这样就能避免留守儿童的出现。同时,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学生的父母联系,加强宣传和指导教育,让更多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让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的精神依靠。 总之,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帮助,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教育工作者更要承担起自身的教育责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叶敬忠.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翟庆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蔡重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問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彭小霞.缺损与弥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丁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及其应对之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