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赏析
范文 刘保全
【摘要】2017年11月2日,第2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50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0件,三等奖143件。
笔者从获奖作品中挑选出消息、通讯、评论各1篇进行赏析,以期帮助新闻从业人员丰富新闻写作理论知识,激励新闻从业人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新闻作品
用平凡的视角刻画出的伟大英雄
——评文字消息一等奖《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一文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解放军报》2016年8月1日要闻版上的《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一文,荣获文字消息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平凡人的视角,刻画了海军歼—1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烈士,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的英雄壮举。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以下两个特色值得点赞。
一、妙用引语,价值倍增
记者是社会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表个人观点,就等于夺走了别人说话的权利。记者的权利是一种公权。公权不能变成私权,记者不应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记者个人的观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没有引语,就不能称之为记者。引号有吸引人眼球的功能,报道中带有引号的句子,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记者一定要把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引号中。法国作家蒙田说:“我引用别人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引语还能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表明,在报道中巧用引语,可使新闻的价值得到倍增。这篇获奖消息在使用引语上是很成功的。如文中写道:
“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
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
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聚!”
还有文中在结尾处写的英雄的妻子、女儿、父亲说的话。全文907个字,引语就占了240个字,占全文篇幅的近三分之一。文中的引语使报道真实、客观、可信,从而使报道更加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细节说话,催人泪下
著名作家孙犁在《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中说:“古代史家,写一个人物,并不只记述他的成败,还记述他日常生活的细节。”细节决定一部作品或一个人物塑造的成败。文学作品如此,新闻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曾获得过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受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得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調、姿势等”[1]。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细节,是人物生活中最真实、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是新闻的活力所在。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是要让细节说话。
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个细节可见人生。这篇消息在运用细节上是很成功的。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既聚焦时代近景,写出了英雄的音容笑貌,又放大时代景深,写出了英雄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的悲怆。如文中写的: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杆”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
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的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
消息结尾更是抓住英雄骨灰回家的诸多现场细节,如文中写的: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送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唤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抹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这样的细节,读起来催人泪下,那个以“国为重、己为轻”的英雄形象使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并久久留驻心间。
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社会效果”一栏写道:消息推出后,便以其独家细节、独特视角、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读者和媒体同行的广泛好评。浏览各媒体平台的网友评论,很多跟帖进行点赞,其中一名网友点赞道:“这篇消息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英雄原来离我如此之近,如此伸手可触。曾经的张超,平凡如我。他的成长,让我感到,有一天,我也能完成属于我的英雄壮举。”可见,消息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它的获奖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
——评评论特别奖《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一文
在第2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人民日报》2016年6月29日要闻版上的《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下简称《信仰》)一文,荣获文字评论特别奖。这是一篇署名“任仲平”的评论文章。评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道义”两个制高点来撰写,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95年历史,放到改变中国百年命运的光辉历程中考量,证明马克思主义信仰“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评论既有历史纵深,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写出了理论的深度,也谈了成绩和问题,是理性与感性巧妙结合的成功范例。评论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其主题思想无疑是重大的,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它获得特别奖是情理之中的事。从写作上进行分析,它还有如下三个特色值得称赞。
一、团队集体智慧结晶的硕果
新闻传播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进入物联网时代,媒体竞争异常激烈,新闻报道的竞争已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比拼,而是媒体整体水平的较量。能不能捕捉到独到的题材,从什么角度采写,如何提炼出鲜明的主题,论述是否深刻,语言能否具有感染力,最终能不能采写出新闻精品,等等,都需要运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信仰》一文的成功,再一次证明,团队集体智慧在新闻精品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信仰》一文的署名作者是“任仲平”,这个笔名下参与写作的作者有卢新宁、杨键、张铁、范正伟、曹鹏程、白龙、周人杰、李拯、李斌、陈凌10人。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众多行家里手的笔下,诞生了这篇精品新闻。
二、理性与现实的巧妙结合
文章在论述信仰之光如何照亮奋斗之路时,用满腔的正气,大量密集的短句、工整的对句和饱含激荡的情感,将理性与现实巧妙结合。如文中写的: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在回顾历史时,文中引用了方志敏、华罗庚、朱光亚、邓稼先、叶笃正及外国友人的名句,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像文中高度概括论述的:
95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在他们身上,有着这个群体的心灵密码,有着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基因——
他们秉承,“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他们相信,“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理想,更与沉沦日久渴望复兴的精神诉求相通。这个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一经播撒便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
《信仰》一文在论述过程中,运用精选的事例和数据来说话,让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如文中写的:
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4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到让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从铁钉、火柴都造不出来,到“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并用他们的意志唤起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700多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迈向社会主义强国,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催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实践、一套新的政治制度、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信仰》一文在论述中,还写了许多有着现实针对性的内容:针对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动摇,提出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针对一些人思想道德滑坡,提出从共产党人的信仰中得到净化、获得方向、汲取力量。如文中写道:
一些人视马克思主义为雾里看花,以共产主义为空中楼阁,丢弃了理想与方向,忘记了信念和担当。一些人崇尚“实用主义”,热衷“及时行乐”,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把私欲看作人生的目标。一些人对群众感情淡漠,习惯高高在上,淡忘了鱼水关系,割裂了血肉联系。翻阅贪官忏悔录,总能看到在权力、财富、美色的诱惑之下,信仰的城池如何失守、精神的旗帜如何变色。
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不断线的思想教育反“四风”、改作风,严规矩、强纪律,打掉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无形的墙”;惩治腐败不手软,打虎拍蝇无禁区,彰显“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修订廉洁自律准则、党纪处分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扎牢制度治党的铁笼子……全面从严治党凝心聚力、扶正祛邪,不仅让党心一振,更试出了人心向背。
《信仰》全文,由于运用讲故事的手法,从历史讲到今天,从现在讲到未来,读来亲切、自然,没有官腔、官调,没有居高临下的教训口气,没有套话,不仅在理性上说服读者,还能在情绪上感染读者,在头脑中、心灵中获得双重共鸣,最终起到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思想、激发大众热情、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作用。
三、传播效果好
传播效果好也是《信仰》一文的一大特色。这是作为新闻精品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众所周知,文章的优劣,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要让受众来评判,要让传播效果来说话。据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介绍,文章见报后,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表扬。总书记认为《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写得很好,可读性强,很有说服力”。刘云山同志也批示表扬,认为任仲平文章“有分量有深度,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如果没有对大量材料的搜集和消化,如果没有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信仰》一文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资深媒体人赞赏该篇文章:“有历史纵深,有全新视角,有真情实感,有飞扬文采,有宽广视野。”网友留言评论:“大气磅礴直抵人心,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文字魅力,读之肃然起敬,心潮澎湃。”《信仰》一文24小时内在微信平台被转载了1527次,近180家网站进行了转载,其中《解放军报》《法制日报》《浙江日报》《南方日报》等国内报刊转载279篇次,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信仰》一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如文中写的“摆渡人”“领航者”“心灵密码”“精神基因”等,都有濃厚的时代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赏心悦目,有一种美文的享受。
作为新闻精品,《信仰》全文6736个字,稍显长了一些。在浅阅读、易阅读、快阅读盛行的当下,长篇文章会影响它的传播广度。所以,尽管是精品,还是“短些,再短些”为好。
一篇思想新、温度高、品质优的新闻精品
——评文字通讯特别奖《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一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工作者提出要求,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是检验新闻作品的重要指标。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永远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荣获第27届文字通讯特别奖的《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以下简称《纪实》)一文,正是这样一篇新闻精品。从新闻采写上来看,它有以下三个特色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一、主题重大,内涵深远
谁拥有重大、深刻的新闻主题,叙述内容又简洁鲜明,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新闻的“内涵深远”,要求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的分析,报道新闻事态。这篇通讯紧扣“习主席的G20杭州时间”,详实记录了习主席在杭州80多个小时里密集主持会议、发表演讲、会晤外宾的精彩时刻,展现了习主席为峰会作出的贡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峰会的肯定和对习主席的好评。这样的新闻主题无疑是重大的。
通讯以大国外交、峰会成果、领导人风采为逻辑线索,围绕主题,遴选习主席峰会期间的精妙引语、细节、场景,穿插过去3年习主席出席重大外交活动时发表的精辟观点,展现了习主席在国际舞台倡导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这样的新闻内涵是极其深远的。
基于上述特色,通讯刊发后,被国内外媒体广泛采用。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对该文是这样介绍的: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口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189家国内报纸在重要版面刊登,成为占据中央和地方媒体头条的“镇版之作”。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凤凰网、中国网等200多家网站在显要位置转载,在手机端形成了“刷屏之效”的强大舆论场。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语言生动,文采飞扬
语言之于记者,如兵刃之于武士,羽翼之于飞鸟。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和载体,是决定文章水准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笔者看来,记者是吃文字这碗饭的,理应具备驾驭语言的高超本领。同样的事件,同样的选材,甚至同样的结构,要想写出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作品,就该选择那些既耳目一新又恰如其分的词语。新闻的“新”,不仅指事件新、成就新、经验新,也应包括语言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一篇优秀通讯必具有的品格。《纪实》一文中写道: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总揽风云、运筹经纬,中国主张世界回响,大国外交结下金秋硕果。
最忆是杭州。
月色如水、波光潋滟。习近平主席邀请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贵宾们登上画舫,泛舟西湖。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们同船共渡,畅叙未来。
4日下午3时,钱塘江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如扬帆待航的巨轮。习近平主席在这里迎接出席峰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集体合影留念。
风雨同舟、兼济天下,中国主动作为践诺守信,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
这是和衷共济的大国担当,是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
真金不怕火炼,患难更见真情。伙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沉稳睿智、真诚亲和,中国领导人展现大国风范,赢得世界尊重。
“山站在那儿,高入云中,水在他的脚下,随风飘荡,好像请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动。”
4日晚,杭州西子宾馆漪园宴会厅,灯光熠熠生辉,宾朋谈笑晏晏。习近平主席致辞时,列举了泰戈尔游览西湖时写下的诗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犹如钱江潮起,奔涌向前。
“弄潮儿向濤头立。”中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作者用抒情诗一般的语言,用影视艺术的叙述手法,将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的所有活动,描写得如歌如泣,文采飞扬,让人读起来大气磅礴、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兴味盎然、回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是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对新闻记者来说,创作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需要什么样的“工匠精神”呢?那就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持之以恒、专业敬业。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是这样介绍此文的:它是新华社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独家采写的《习主席G20杭州时间》的深度报道。主创人员有秦杰、霍小光、李忠发、熊争艳等人。文中运用数据15处;涉及人员21人;使用直接引语22处,间接引语3处;全文5525个字,101个自然段落。可见报道的结构是多么复杂。没有精心雕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不可能采写出如此思想新、温度高、品质优的新闻精品来的。它荣获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特别奖顺理成章、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查尔斯·A.格拉米奇.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64.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王志昭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