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北票市玉米精准滴渗种植技术模式
范文

    艾玉梅

    运用精准滴渗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生产是当前最先进的一项生产技术,此项技术能够达到节水、节肥、增产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土壤盐渍化和板结。使用滴渗种植技术能够提高水肥使用效率,减少土地污染,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绿色生产是当前农业的主流,智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结果。精准滴渗种植技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与灌溉及施肥进行系统整合,基于各类农作物种植数据库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和施肥,并不断进行优化,基本不需要人为介入,达到节水、节肥、增产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土壤盐渍化和板结。使用滴渗种植技术能够提高水肥使用效率,减少土地污染,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技术模式

    耐密品种+单粒精播密植+滴渗+水肥一体化+电脑监控+全程机械化作业。

    二、关键技术

    1、优良品种

    选用高产、抗病、耐密、抗倒伏的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的優良品种。如:联达522、联达F085、兴业402、东单1331等。

    2、翻耕整地

    第一年铺设滴渗管带、主管路、智能操控平台。耕作深度30厘米左右,进行精细整地,一米一带,在滴渗管两侧20厘米处进行播种。第2年至第5年可进行保护性耕作,前茬作物留茬收获后秸秆还田要覆盖均匀,覆盖率不低于30%,玉米留茬覆盖处理的茬高应不低于20厘米。免耕播种机原垄迎茬直播,苗带宽度(开沟宽度)仅为2厘米左右,没有开闭垄,有效保持土壤墒情和生态环境。第6年进行一次施耕,深度达25厘米左右,不要伤到滴渗管带。第7~10年与第2~5年相同。

    3、机械化单粒播种、施肥及除草剂

    用播种、施肥、喷施除草剂一体机进行单粒精播,播深3~5厘米,播种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播种时一次侧深施入长效缓释肥20公斤或二铵15公斤。要求作业无堵塞,播种质量好,亩用籽粒量1.5~2.5公斤,墒情好时可偏浅,墒情差时可偏深。测施深施肥深度一般为5~8厘米(种肥分离),即在种子下方或侧方4~5厘米。

    目标产量:900公斤。

    施肥方案一:复合肥(26~12~12)50公斤和硫酸锌2公斤做底肥,追肥尿素27公斤分次施入,在拔节期施入17公斤,孕穗期施入10公斤。

    施肥方案二:长效缓释肥20(27~13~12)公斤和二铵7.5公斤做底肥,追肥尿素15公斤分次施入,在拔节期施入10公斤,孕穗期施入5公斤。

    4、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

    采用干播湿出,播后滴灌上水,玉米全生育期中可进行滴灌8~10次,每次的灌水量为20~30米3,亩灌水定额200~300米3。全生育期需氮肥(N)20~25千克,按照苗肥10%、拔节肥20%~30%、大喇叭口期攻穗肥40%~45%、吐丝期攻粒肥20%~30%比例,结合灌水,实行水肥一体化施用。

    5、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采用40%乙阿合剂或48%丁草胺·莠去津、50%乙草胺等除草剂苗前封闭除草,全生育期采用无人机药物防治病虫害。

    6、田间管理

    按玉米生育时期分阶段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定时定量施入水肥,主要抓好关键期施水肥。

    ①苗期:苗期的管理是以培育壮根,促进根系生长为重点,播种后,滴渗管道滴渗7个小时,为玉米苗期提供水份供应,尽量少浇水,有利于提高地温,进行蹲苗促根。苗期的需肥量只有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六分之一。

    ②拔节期:玉米一生所需氮、磷、钾的高峰分别出现在孕穗38%、开花37%、灌浆35%三个时期。磷、钾肥分解时间长,所以在施基肥时就施入磷、钾肥,氮肥分解快需时定量施入,拔节后玉米进入雌雄分化阶段,根、径、叶快速生长,这时,玉米整个生育时期所需氮肥的三分之二要在拔节期施入,此时期玉米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65~70%。所以在北票市6月中旬,也就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应用滴渗系统进行随水施入15公斤尿素,滴渗系统因需为玉米提供水肥。滴渗系统,不仅节膜、节水、节肥、节省了人工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破除犁底层,利于根系充分吸收养份,进行合成有机物质。

    ③抽雄期:这一时期水份、温度管理很重要,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抽雄后3~5天玉米开始抽穗,这一时期是水份敏感期,消耗水量多,这时对温度要求也很严格,最适温度要求24~26℃,低于20℃,就会造成抽穗延迟。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40%时,也会出现抽穗延迟现象,雌雄不同期,或雌穗部分不孕,就会有空杆现象发生。因此,如果田间干旱就必须进行滴渗灌水。

    ④开花期:开花期对水份、温度要求严格,要求土壤中水分大于田间持水量的70%。温度要求25~27℃为宜,超过32~35℃、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大风会引起柱头干枯。滴渗灌水能够降低田间温度,利于授粉,提高产量。吐丝期应结合滴渗灌水亩施尿素5公斤。

    ⑤灌浆期: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保证玉米对水分的需求,可防止空杆和突尖,有效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总之,玉米除了苗期以外,各个生育期田间的持水量都不能低于60%。

    ⑥防治玉米螟:玉米螟对玉米造成的减产大约在5%左右,采用两种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方法,放赤眼蜂卵块,每亩放6块卵板。二是药剂防治方法,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玉米螟虫洞,用杀螟灵1号颗粒剂、0.3%辛硫磷颗粒剂拌毒土撒施玉米心叶防治玉米螟,可采用飞防技术进行药剂防治,花丝期,用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无人机喷雾飞防。

    ⑦防徒长。在玉米生长到11片叶时,如果营养生产过旺,亩用吨田宝40克进行喷雾。

    ⑧适当延迟收获。当苞叶变黄、离层变黑,乳线消失,玉米籽粒含水量25%以下,采用机械直接收粒。

    (作者单位:122100辽宁省北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