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反弹琵琶伎乐看敦煌壁画人物在现代工笔人物绘画中的借鉴 |
范文 | 黄晓芳 【摘 要】我国敦煌壁画中所展现出的优美舞姿着实吸引人,其中“反弹琵琶”伎乐形象的舞姿更是令人过目不忘!敦煌壁画中所蕴涵的表现技法对工笔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动态表现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敦煌伎乐反弹琵琶壁画形象的用线与着色两方面的特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工笔人物绘画创作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敦煌壁画;反弹琵琶;工笔人物;应用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75-02 一、反弹琵琶情况概述 敦煌石窟群是以莫高窟为主体的古敦煌郡境内的所有石窟,而“反弹琵琶”造型是莫高窟112窟中最为夺目的造型。画面中,反弹琵琶的伎乐天是佛及菩萨的侍从,主要职能是“娱佛”。手持琵琶、边弹边舞的画面在敦煌壁画中约有十幅之多,舞姿生动、形象逼真,表现为:背弹、拧身横弹和反弹等舞姿,舞者眼神深邃,表情妩媚柔美,体态造型独特灵动。 二、敦煌壁画中独特的艺术造型——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造型将舞者高超的弹奏技艺和美轮美奂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于一体,舞姿舒展、眉目传神,美不胜收!舞者左手高扬按弦,右手反弹拨弦,富有质感的纤腰与丰隆的胸、臀形成画面的中心,构成标准的“三围”起伏曲线。左足踏地,右足惜腿反弹,身体前倾的大弓形与大趾上翘相应合,仿佛能感到神经与肌肉之间形成的张力。优雅的姿态、妩媚的神情汇聚凝固在侧身反弹的那一瞬间,给观赏者留下了无穷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 敦煌壁画绚丽多彩,不仅具有教化作用和功能,也是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形态、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状态,同时,敦煌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载体是集功能和形式于一体的完美形式。因此,我们如能深入研究这一独特表现形式,对现代工笔人物造型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敦煌伎乐壁画对于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一)多元趋势——现代工笔人物画特点 多元是现代工笔人物绘画的主旋律。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重要特色,线条表现也是工笔绘画形式的“灵魂”。工笔画将线条与传统民族绘画的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现除了更多元的画面。因此,我们应加深对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线条的研究,取之精髓,为现代绘画服务,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走进现代工笔人物画,其风格工整、细腻、古典,将线条、肌理和晕染等元素融入其中,并吸收了西方造型绘画原理和中国水墨画、装饰画的语言特点,重组成了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特点。 (二)壁画线条运用方面的启示 1.造型技法:以线造型 线造型是敦煌壁画重要的表现手法。线可表现画面中结构、透视、空间的关系,以及形体塑造、运动姿态等。画师笔下的伎乐通过用线塑造出的温柔、婉约之态和飞舞飘逸的衣带,营造出了一种安静、祥和的佛教画面气氛。通过线造型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动作和迥异的人物表情,使我们感受到这样的绘画语言所产生的震撼和视觉上的愉悦感。衣带似飘动、褶皱的走向充满了节奏感,使画面多了一种神韵和气质,是线条运用的最高境界。 敦煌壁画里人物造型的表现,侧重于线条的动感——即形体犹如飞动的线条。敦煌壁画将线描和晕染手法相结合,画面各种元素的表现都是在晕染的基础上再加以外轮廓线条来表现的。反弹琵琶伎乐人物脸部塑造上,用笔非常考究,起稿时线墨色淡黑,而勾勒完整形象、赋彩后用深墨线定形。作品线条早期是用浓重粗犷的墨线勾勒轮廓线的,到西魏、唐朝时期是用生动、灵活、飘逸、疏密得当的线来造型运用,节奏韵律感迎面扑来。 2.塑造原则:以线传神 壁画作品用线条来传情达意,表现艺术形象的神韵。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融入了佛的精神,线条为造型而生,承载着情感——画面中的手、脚、五官、身躯及肌肉的微妙起伏形成了优美而富有情感的曲线;线条体现质感——人物面部与衣服有着不同的质感,也通过线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线条表现空间——其运动和结构方式的不同勾勒体现了不同的张力,表达了空间感觉。壁画师们通过运用线的快慢缓急、抑扬顿挫表现了反弹琵琶伎乐舞步的节奏和音乐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运转中充分地流露了出来。敦煌伎乐造型的精髓在于将气韵和形似融汇于现代工笔人物画中,使其在创作中产生了具有双重意味的线条:理性和情感。 (三)反弹琵琶伎乐形象为现代工笔人物画提供素材与灵感 反弹琵琶伎乐形象独特,民族性浓郁,它为现代人物画特别是现代创作仕女图、女性人物画、民族风格画等提供了重要素材。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形象对现代人物形象创作影响深远。现代工笔人物画不仅对反弹琵琶形象进行了借鉴和再创造,与此同时,也激发感染出了更多自由、浪漫、灵活的创作灵感,为现代工笔人物画发展提供了不少的借鉴元素。 (四)色彩运用方面的启示 1.壁画色彩运用特点:色彩的装饰性 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带给观者激动、欢乐、宁静的情绪感受,在于它的色彩所具有的强烈装饰趣味。敦煌壁画色彩的趣味装饰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技法功不可没,壁画在技法上运用了叠韵法和汉晋传统的渲染法相结合的新晕染形式。壁画里的各种绘画元素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晕染,立体感、质量感、装饰性趣味跃然于画面,人与景和谐统一,这种整体和谐的装饰性趣味使壁画取得了热烈灿烂、富丽堂皇的效果;其次,将印度的凹凸法融入壁画之中,中西晕染法合并,强调色彩的装饰感,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画面色彩。在复杂的色彩中精心设计了对比、衬托以及叠晕,色彩和谐统一且又变化多彩,具有独特的装饰趣味;第三,壁画的装饰意味离不开精彩的大量线条的运用。壁画里墨线与色彩的巧妙结合,使线条与色彩相互呼应,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色彩协调有序而富于装饰性。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还不可忽视自然、风雨的侵蚀因素,它们使敦煌壁画的色彩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模糊的线条与色彩晕染的皮肤变黑后融为一体,也使壁画具有了强烈的装饰趣味,形成了壁画的“另一张脸”! 2.利用色彩的适形性 我们知道,中国色彩有等级之分,而敦煌壁画的色彩也是如此。壁画作品首先是为佛教服务的,佛家持“空关”,故视“色”为心相,所以在色彩的运用上又相对具有空幻性。壁画创作体现了客观色彩和主观色彩相结合的过程,在客观原型的基础上,将具有装饰性的色彩因素或具有情感特征的色彩要素提炼、概括并强化,使每个场景、画面具有统一、协调的色彩特征。反弹琵琶壁画中伎乐人物的色彩也具有佛教艺术中“随类赋彩”、“随色像类”的主次区分特征,使壁画色彩达到了富丽、绚烂的效果。 在现代工笔人物创作中,经常采用色彩的装饰表现形式,例如庄道静的《美甲》等绘画作品,体现了类似敦煌壁画的适形色彩、形式构图和人物造型,以及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画面采用藏青、土黄、黑灰、土红等颜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赋色特点,在人物服装、道具的色彩上做了暗部选择和处理等西洋绘画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陈江晓.敦煌石窟壁画色彩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杜芳霞.传统人物绘画与现代人物绘画的比较[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2. [3]魏婕,庞颖,魏绘.敦煌反弹琵琶飞天的艺术特点[J].中国包装工业,2014(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