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启示
范文

    肖慧婷

    

    

    

    [摘 要]本文基于对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文本分析,总结出其培养目标具有高度概括性与逻辑性;课程设置具有课程结构合理,课程体系全面、课程高度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的特点。同时探讨了内地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可从中汲取启示,贯彻成果导向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实习、培养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

    [关键词]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7-0001-03

    香港教育大学(以下简称“教大”)是香港八所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师范大学,致力于培育敏锐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使之能够服务社区,推动变革。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领域位列亚洲第二名和全球第十六名。[1]本文将基于教大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总结其人才培养现状,以期为内地音乐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寻求启示。

    1、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所修课程为五年全日制创意艺术和文化文学士和教育学士(音乐)学士学位课程。下面将对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阐述。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教育教学愿景的凝练。

    表一: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

    目标 1.展现音乐知识与技能坚实的基础,相关的学术能力和音乐教学实践来满足他们将来相关艺术与文化的职业需求。

    2.能够合作地、有道德地和学生、家长、同事、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士交往,以此提升在小学、中学和社区的音乐和相关艺术教育。

    3.跨越一系列既定的艺术形式,致力于提升和发展在当地的、地区的、国际的文化和创意产业的艺术和艺术教育。

    4.热情追求专业卓越并致力于终身学习。

    从表一可知,每一项培养目标虽语言精炼,却表述具体、内涵丰富。目标一是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即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目标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等能力。目标三是对学生跨学科能力的要求。学校虽着重培养音乐师资人才,但并不局限学生的就业选择,致力于培育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目标四则对学生的发展能力提出要求,即追求卓越,能自主学习,实现终身发展。

    从表一中可见,培养目标有着如下两个特点:

    其一,高度概括性。四项培养目标表述清晰,且高度概括了专业的人才定位、知识素养和能力、可从事的专业领域以及职业特征等特性。

    其二,逻辑性。培养目标由浅入深、富有逻辑。目标一着眼于基础专业素养。目标二则关注未来可能需要的职业能力。目标三是音乐学科横向维度的拓展,对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目标四则是聚焦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鼓励学生成为终身发展的人。从目标一至目标四,呈现着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二)课程设置

    依据培养目标,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课程设置如表二所示。

    1.主修专业

    教育专业课程涵盖四个领域:音乐史、理论与创作、表演、音乐教育。[2]课程用先进的方式和专业的训练去发展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在学校中能有效、專业地进行教学奠定基础。学科专业课程则帮助学生对文化与创意产业的艺术多样性有开阔的理解力。让学生接触音乐之外的舞蹈、戏剧、剧院和媒体等艺术。实习是指学生在相关的组织或公司实习。通过在文化和创意产业内工作,进一步培养在课程中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2.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让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教学。学生将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理论中学习学校教育,发展一系列职业所需的必要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与交流和国际视野等,旨在让毕业生成为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的初任教师。

    3.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指学生被安排在中小学校实习。以分组练习(Block Practice)的形式在当地学校开展。分组练习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进行教学实践,每个小组分配一位指导教师教师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如表三所示。

    4.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在不同的知识领域,在他们的正规学习和课外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并加强他们健全思考和良好判断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它包含四类课程,即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体验式学习、普通教育广度课程、个人电子档案课程。

    5.语言培养

    学生必须学习全面的英语、中文和普通话语言强化课程,达到英语和普通话的语言出口要求,即英语的雅思考试6.0以及普通话水平测验3B。

    综上,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首先,从课程的整体构架来看,课程结构较为合理,课程体系较为完善。五年制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总学分为156分,学分设置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且课程体系较为完善,包含六类多元化课程。

    其次,从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看,课程高度支撑了培养目标。课程依据培养目标而设立,每一项目标都有多门课程作支撑。如目标一主要由主修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两类课程达成。

    二、对内地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教育理念:贯彻成果导向教育(OBE)

    OBE理念(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教大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尝试将这一理念真正地贯彻落实。其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如创新教学形式,课程不仅有课堂教学,还有丰富的项目式教学、讲座、论坛等活动课程。其二,以成果为导向。教大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所获的能力作为教育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与教学。其三,质量持续改进。校长张仁良教授在访谈中提到教大参考中小学校长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即教育一线需要具备什么样能力的教师才能维持香港的竞争力。根据反馈意见,来进一步调整教育课程的设置。[3]

    (二)课程内容:重视音乐教育实习

    教大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亮点是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大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实习课程,共设20个学分。音乐教育实习贯穿学生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学生从第二学年开始,逐渐学习教师角色和使命、课堂教学的讲授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学能力、反思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内地高校的教育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实习总在最后一学年的某一个学期进行。然而,学生在短短几个月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积累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大扎实开展音乐教育实习,凸显音乐教师教育“师范性”,相信能为内地音乐教师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三)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音乐人才

    教大认识到基础教育领域单一的专业知识传统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复合型音乐教师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一,重视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艺术领域、教育领域的相关跨学科课程,增强跨学科的综合理解能力。其二,注重反思能力的培养。学生需建立电子个人档案,如教育实习时通过便捷的电子产品将教育实践进行数字化的记录,以便开展自我反思,不断实现专业成长。其三,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大要求学生即将结束本科学习时,结合自己的就业愿景和未来目标,规划自身专业发展,让学生拥有自我管理能力。教大音乐教师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为宗旨,相信这也将是内地音樂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大的音乐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呈现着时代性、系统性、实践性等特点,无论是宏观上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还是微观上以实践为主导的课程内容,无一不体现着面向社会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宗旨。如今,各高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专业认证工作,音乐教师教育进入了标准化专业建设新时期,面临新一轮的变革与挑战。相信对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有利于内地和香港音乐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交流,为内地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注释:

    [1]https://www.eduhk.hk/main/sc/about-us/.

    [2]邵丹倩,马达.香港教育大学音乐教育学士课程设置研究[J].歌海,2018(06):95—99.

    [3]柯志骋,李广平.教育为本超越教育——访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张仁良[J].世界教育信息,2014(09):61—64,70.

    (责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