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创新与策略 |
范文 | 叶小金 【摘要】德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的学生缺乏德育教育,他们在成长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者是在为人处事上做出错误的行为,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里的大家长,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应当抓住学生成长的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创新策略 其实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在开展中,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德育工作的方法缺乏创新,未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比较少,班主任要主抓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德育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学校都要求对学生开展德育,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学校里,班主任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而且小学生会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班主任即使学生的教育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阶段,很多小学班主任只是把德育工作当做是学校下发的一项任务,将上级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而已,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详细讲解和教育,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够完全理解班主任想要传达的思想,导致德育开展的效果不明显。 2.班主任德育工作缺乏创新。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成年人不同,加上他们生性爱玩,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不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开展教育,而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德育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的情绪,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和策略 (一)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德育工作的观念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现在的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班主任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所处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小学生从整体上看更具有自己的个性,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收到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在性格上可能会有一些孤傲,面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如果仍是采用传统的德育方式明显是不合适的,应当结合当下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生活环境,转变自身的德育工作的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够使德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以前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时候,通常是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向学生讲授与德育有关的知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德育这种比较生硬的知识,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就出现班主任在讲台上讲,学生在桌子底下玩的现象,最后学生没有接受德育知识,还有可能会疏远师生关系。 面对这样的现象,班主任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班上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去接受德育,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自身的德育观念,从自身做起。首先,班主任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教师给予他们尊重,他们也会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的教育。其次,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开展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奠定基础。再次,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受教育的主体,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出发,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德育,并将诶手德育。最后,班主任还是学生的聆听者,要理解和关爱学生,耐心的开导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受教育的环境的好坏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班级氛围的好坏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思维品质的形成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除了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外,还要注重为学生应在良好的德育环境。首先,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主人公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意愿,例如,在班规制定中,班主任组织班上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出科学的班规制度,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这也是德育中的一部分。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在班干选举中,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如果发现了学生的优点或特长,但是学生因为害羞或自卑不敢表现自己时,班主任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能够站在讲台上展现自己,赢得他人的掌声,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激励其他学生勇敢地表现自己,营造一种追求上进的班级氛围。 (三)尊重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这是与学生沟通交流和传授知识的基础。虽说小学生的年龄小,接触的人和事不多,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班主任在教学中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那么,学生也不会服从班主任的安排,甚至会与班主任唱反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仅限于某一堂课中,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能自己想当然地去批评、指责学生,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变得自卑,而是耐心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给予的爱和班集体的温暖,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四)善于借助多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很多便利,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德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接受德育知识。多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三月“雷锋月”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小学生学雷锋的真实案例,以此来感染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可以用手机记录下班上的学生一些好行为,在班会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一方面是在表扬这些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优良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其他学生向这些表现好的学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三、结束语 德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虽说现在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解决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大家长,应当做好领导作用,与学生一起去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黄天钦.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有效策略[J].报刊荟萃:下,2018,(2):241. [2]黄玲玲.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鼓励策略的方法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6):90. [3]张丽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8):230-2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