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文不妨倒着教 |
范文 | 【摘要】在教学设计时,根据课文内容,有时可以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切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材教法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也一样,平铺直叙,每堂课都按同一种模式授课,再新鲜的内容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时,有时也不妨换换角度,改改方式。我在教学中尝试对部分课文倒着教,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向青春举杯”专题中《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在17岁时定的毕业论文,读起来比较枯燥,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今后的择业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反复思考,我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采用“倒着教”:先讲他的职业,再讲他选择职业的原则。 我先从课后的附录“马克思的自白”着手,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不妨把马克思的自白书看做是一个明星档案,根据档案内容你认为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发言:有的学生说从他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情的人;有的说从座右铭看出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有的说从“目标始终如一”看见他比较执著;有的说他的格言“人所具有,我都具有”,说明他很自信…… 接着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切入,我为学生设计了第二个问题:你认为马克思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答案更是丰富多彩:有的说他可以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他同情弱者,善良而正直,有奉献精神;有的说他可以当记者或报刊评论家,因为他喜欢啃书本,用他的笔深刻批判现实社会的丑恶与不公平;有的说他可以做一个法官或律师,因为讲原则,刚强而且不畏强权,有激情、执著,知识又渊博,……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又趁热打铁地说马克思最终没有选择这些具体的职业,他选择了一个让所有“高尚的人们”面对他的“骨灰”“洒下热泪”的职业,这是怎样的职业呢?马克思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这样就带着学生一起走进课文的后半部分内容。再用一个问题“他选择职业遵循了怎样的原则”过渡到文章的前半部分内容。 再如苏教版的《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岛时写的一篇文章,他当时虽然身在异乡,但情系北平。本文题目为“想”,但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忆,而是动情带泪的思念、眷恋。本文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对比衬托。处处不说爱,不说想念,但处处都在说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处处都在表达对北平的喜爱和眷恋之情,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切入,进行突破,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说说你知道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 学生争着回答:颐和园、故宫、长城、圆明园、胡同、香山…… 再接着问那老舍先生写了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这里作者不去描写北平的名胜古迹,却把笔墨花在北平的物产、平民的生活上?在老舍先生记忆中北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不但较好地完成“如何用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的教学重点,也解决了“如何把握文中的主观色彩、平民色彩”的教学难点。还让学生明白正是这种“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的爱让老舍真正融进了北平的生活,深入到了北平的血肉肌肤之中,也正是这种爱让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 接下来用“文章是怎样来抒发这种爱的”这一问题把教学思路回到文章前半部分,再把问题细化: 1.对于这种深情,作者刚开始是怎么表达的? 2.那么对于这“说不出”的爱,作者真的没有说出吗?作者是如何表述的? 课文中“我的北平”,“我爱我的母亲……”,“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等句子表达他的思念。 通过这些句子让学生再次领悟作者把大量的笔墨花在北京的物产、平民的生活上,是因为那是“我的北平”,“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也正因为是“我的北平”,老舍先生才想,而且不是一般的想念,那叫“真”想。乃至文章的结尾动情地写到:“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这种“倒着教”的教学设计贯彻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理念。这样处理教材,既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就能轻松进行,水到渠成了。 又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授课时也可从小说的结尾入手,用“文章当中哪些情节暗示了项链是假的”这一问题切入,激发大家寻找暗示这一结尾的蛛丝马迹,引导学生领略作者的精心构思,揭示这个奇异结尾所蕴含的内容,由此作为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的触发点,从而进入深刻的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千篇一律的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运动,而是要呈既有规律但不呆板的波浪形,有时根据需要还可反弹琵琶,倒着教,同样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境界,甚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段文红,新疆哈密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