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范文 陈海平
摘要:当前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协力进行脱贫攻坚工作,農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的家庭面貌焕然一新,其中“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落实。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离不开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撑和保障,由于脱贫攻坚的时间紧、任务重,大量的扶贫资金需要在短时间内安全使用到位,加上农村扶贫项目的复杂性,在扶贫资金管理当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以促进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资金拨付等整个体系的建立健全,确保把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并就完善今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财政 扶贫资金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2.6 文献标识码:A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深入人心,全国上下一盘棋,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的落实,收到了明显成效。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平均每年脱贫139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全力落实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农村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书写了我国扶贫开发史上新的辉煌篇章。脱贫攻坚离不开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效应,而财政扶贫资金也是脱贫攻坚绩效考核管理的基础数据来源。
1 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状况
1.1扶贫资金来源
一是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当前,财政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由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而来,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文件精神,相继出台了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各类涉农财政资金基本纳入整合范围,形成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本形成了集中财力办大事、办难事的局面。二是扶贫贷款资金。为实现如期脱贫攻坚任务,通过政策性银行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贷款,专项用于扶贫项目建设和贫困户脱贫。三是社会扶贫资金。除上述资金外,部分企业、个体等还对扶贫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扶贫款项,以扶贫开发撬动社会资金。
1.2资金使用范围
总体来说,扶贫项目资金使用途径可以归纳为: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如农村道路建设资金、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文化卫生服务平台建设资金、村庄整治资金等;二是对贫困人口的“户补”资金,即专门用于贫困人口的补助资金,如农村低保、危房改造资金、健康扶贫资金、教育扶贫资金、空心房危房拆除资金等;三是政府采购性资金,如用于农村清洁卫生用具、垃圾运送车等的费用。
2 财政扶贫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粗糙,导致会计核算不统一
部分地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比较粗糙,没有对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细化,实际操作性不强,上级部门出台的管理办法大多是从大的方面、地方共性的情况考虑资金如何管理,没有制定出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的有效应对办法,事后会导致审计部门在审计账务时,发现资金在具体支付环节未按照上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管理到位的问题。而各地自行制定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五花八门,基本上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到了基层几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资金管理办法,导致财政部门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会计核算办法等账务处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财务会计体系。
2.2扶贫资金项目变更频繁,造成项目预算调整多
一是扶贫项目未纳入项目信息库统一管理。由于未形成统一的项目库管理办法,项目管理混乱,导致项目库管理分散,未实现项目库管理源头集中在一个部门或多个部门项目信息共享的机制,致使项目重复申报,造成扶贫项目变更频繁。二是项目缺少可行性论证。部分项目未经过调查研究就匆匆上报,结果由于农民意识、观念落后和存在纠纷等问题导致项目不能实施,又使得扶贫项目的变更或在实施过程中预算调整较大,造成财政扶贫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2.3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复杂,致使应对措施不一致
由于农村情况较为复杂,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中,有些项目计划与实施很难做到与项目计划一致,如道路建设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道路计划标准实施到位,实施的结果可能比原计划宽或窄、长或短。“户补”性质的资金,特别是按照要求要农户自行建设或维护然后由政府实行对农户奖励补助的,由于部分农户不想自建,乡村两级只能采用委托或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统一建设,从而改变了原资金使用对象和支付方式,而各地的应对措施又不一致,对资金支付所需的手续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主管部门之间沟通脱节,对于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各部门之间未做到有效的沟通协调,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使得资金支付不及时,导致扶贫资金滞留在财政账上,形成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较大。
2.4扶贫资金监管存在缺位,造成资金安全存隐患
随着扶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整个扶贫项目量多、资金量大,项目性质复杂,时间紧迫,主管项目的部门人员偏少,项目竣工验收量大,加上部门干部担当意识薄弱,害怕因扶贫项目资金审计、检查当中出现问题而受到追责,部分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能往基层下压则往基层下压,基层干部虽不懂相关项目专业知识,也只好硬着头皮干外行的相关业务,造成“专业人不干专业事,非专业人却干专业事”的现象发生,使扶贫资金监管存在一定的缺位。
3 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建议
3.1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根据各级在制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时对实际情况考虑较少的情况,建议上级部门应该联合纪检、审计、主管部门以及外请专家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接地气的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达到使资金运行既结合农村现实情况,又具备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在会计核算上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特别是在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方面,至今在会计核算相关制度上没有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有的县市用“暂存款”科目核算,有的用“拨入(出)专款”科目核算等,总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该尽早规范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体系。
3.2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库
一是把好项目申报关。项目在申报时,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要经过摸底排查后才能上报,对于符合程序上报的扶贫项目,在资金下达到位后,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到位,避免财政扶贫资金安排后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二是要建立健全扶贫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开发一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信息系统,将现有的各主管部门的项目管理系统实现整合和对接,最终达到将项目信息实现源头管理或信息共享。申报项目首先要将项目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库当中,然后主管部门从项目库信息系统中选取适合部门自身专业的项目进行项目计划的下达。由于部门是按项目类别、项目投资金额等对项目进行一对一选取,避免了乡村两级重复申报情况发生(因为乡村两级按原有的申报程序,一个项目报告经常向几个主管部门同时申报,由于各部门间信息未共享,造成一个项目被重复下达资金,导致经常发生项目资金被套取的现象)。同时,也可减少扶贫项目的变更次数。
3.3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积极应对化解问题
由于农村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加上部分农民思想意识薄弱,在有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当中,项目计划很难做到与项目實施情况一致。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加强沟通协调,一方面要加强与农户的思想沟通,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项目计划和实际执行之间的矛盾。比如奖励补助性质的资金,农户不愿自行实施的,可以采取农户自愿委托他建的方式,在扶贫资金支付上可以按农户自愿签订的委托协议支付。因此,主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并且要做到新的问题一出现就要及时沟通,拿出解决办法,不能使问题越积越多,不要遇到问题因难而退,而是要迎难而上,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只有做到及时沟通协调,才不会导致扶贫资金滞留在账上造成财政结余结转资金规模较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3.4强化部门担当意识,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时期,各部门工作量大、任务重。而扶贫资金几乎整合了所有财政涉农资金,资金安全支付是确保扶贫成效的关键环节,各部门要在扶贫项目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确保项目工程量、质量要达标。部门该担当的本职工作不得下压基层,在扶贫项目管理上要以“专业人干专业事”的要求去开展工作,形成人人敢于担当,监管无处不在,特别是要注重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在每个环节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从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入手,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强化勇于担当意识,真正把脱贫攻坚、扶贫资金安全责任扛在肩上、顶在头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刘永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新成就[N].人民日报,2017-9- 4(07).
[2] 王崴.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山西财税,2016(4):54- 55.
[3] 赵向春.探讨农村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2015(36):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