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分析 |
范文 | 张洪贵 【摘? 要】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6例口腔溃疡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溃疡;双黄连口服液;雷尼替丁;疗效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092-02 口腔溃疡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根据发病类型可将其划分为单发性与多发性。患者溃疡创面普遍覆盖有一层白色或者黄色的薄膜,肉眼可见溃疡红肿,患处有严重的灼痛感,病情严重者颈部淋巴结受累水肿[1]。目前临床上治疗口腔溃疡普遍使用药物治疗。本研究选择136例口腔溃疡患者,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6例口腔溃疡患者分成两组,每组68例。纳入标准:符合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伴有其他口腔黏膜病变。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51.3±8.4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63±0.51d。对照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1.6±8.7岁;病程:1~3d,平均病程:1.60±0.49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治疗,建议患者用药前漱口,取0.15 g雷尼替丁并研磨成粉,使用棉签蘸将其涂抹于患部及其附近,20min内禁饮禁食,每天三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建议患者用药前漱口,使用棉签蘸双黄连口服液并涂抹于患部及其附近;雷尼替丁用法参考对照组,20min内禁饮禁食,每天三次。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对患者实施相关健康教育,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禁食辛辣等食物。 1.3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治疗3d内,溃疡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痛感、粘膜充血等情况;显效:治疗4~5d,溃疡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粘膜充血情况显著改善;有效:治疗1周后,溃疡等临床症状、粘膜充血情况有所缓解,有轻微疼痛感;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纳入SPSS 17.0 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用t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愈34例,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其它指标对比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为(5.38±0.96)×109/L,对照组为(6.13±1.05) ×109/L;观察组淋巴细胞比率为(0.26±0.02)%,对照组为(0.37±0.08)%。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口腔溃疡又可称为口疮,属于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一类口腔黏膜损伤性疾病。患病后舌尖、嘴唇以及舌部边缘均会受累,发生溃疡的创面会有灼痛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后,患者溃疡创面疼痛程度将会增加。随着饮食习惯的变迁,近年来我国口腔溃疡发病率呈现连年增长趋势。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极易延迁不愈,患者发病期间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功能低以及内分泌失调有关,长期抽烟、酗酒以及熬夜人群患口腔溃疡风险较高,受内分泌水平影响,妇女在月经期患口腔溃疡风险较高[3]。 雷尼替丁属于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它具有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特点,而且吸收迅速,基本不会受到食物、抑酸剂等因素影响;可明显抑制组胺、氨甲酰胆碱所致的胃酸过度分泌,减小胃酶活性,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胃溃疡的重要药物。同时它还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可有效缓解疼痛,并促进患部的愈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时具有相同的功效,它可增强患部循环情况,快速改善疼痛,并加快溃疡部位的愈合,而且其具有花费较低、操作方便、疗效理想等特点。 双黄连口服液属于一类中药制剂,连翘、黄芩、金银花是其主要成分。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滇南本草》说金银花“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生草药性备要》认为其“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黄芪,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连翘,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所以,由于金银花具有清解血毒、宣散风热之功效;黄芩能泻实火、除湿热;连翘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诸药配伍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清热解毒的经典方剂。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总之,采用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宇涛,张晓娜,张谊.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总有效性对比[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0):1538-1539. [2]????? 杨继勇,向俊.双黄连口服液和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患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135-136. [3]????? 鄧绍煌.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7,38(12):2315-23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