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SWOT分析的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
范文 | 赵倩
摘 要 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构建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SWOT模型,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SWOT分析,综合分析内外、优劣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初步提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 SWOT分析 家庭贫困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1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SWOT模型 SWOT分析法又称SWOT阐发法或态势阐发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的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可以较为客观而精确地阐发和论述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式。SWOT分析,是把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策略的方法。本研究就是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影响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方面因素,通过对重点就业单位的走访和调研、对已毕业并就业的大学生的访谈,以及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同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影响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形成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影響因素SWOT分析模型,如下: SWOT分析模型: 2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受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而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SWOT分析模型”,综合分析内外优势和劣势,总结出影响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如下。 2.1内部影响因素 由于经济方面的局限,造成家庭贫困大学生在衣着、外表、见识、知识面、气质、特长、胆识等很多方面与家庭富裕学生存在差距,从而导致他们较容易产生消极的人格特征,存在明显的心理困扰。他们会因为担忧自身未来的前程和命运,产生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会因为自己从衣着外表到日用消费,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自卑的心理;会因为急迫的想要改变家庭贫困的状况,产生急躁、盲目的心理;会因为争强好胜、不甘示弱的性格特征,产生攀比的心理。同时由于急于求成、难以面对和接受挫折、错误的归因等因素也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消极被动的人格特征又影响着家庭贫困大学生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自卑、内向、不善言辞、人际交往能力欠缺造成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从而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就业资源匮乏。 许多家庭贫困大学生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是家庭、村庄乃至整个地区的骄傲。他们往往认为毕业后必须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才能对得起家庭、对得起父母,因此不愿意到小地方、小单位、小企业去工作。对于未来工作过高的期望值,同自身综合就业能力较差之间的矛盾,很大一方面导致了他们就业困难的现状。 2.2外部影响因素 家庭贫困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因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他们从小就没有机会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培养和素质锻炼,导致很多家庭贫困大学生没有特长、兴趣面狭窄。入学后,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像一般大学生一样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习班、购置智能电子设备、购买各种书籍资料、参加各类资格认证考试,进而丧失了一些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竞争力提高的机会。家庭贫困大学生因综合素质较低而影响其就业能力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创新创造、沟通交流、表达表现、适应环境、组织协调等多个方面。 近些年,我国毕业生的总体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80万人,2013年达到699万人,2014年高达727万人,而2015年再创新高,达749万人。同时我国又面临着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局势,因此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家庭贫困毕业生的数量占学生总数的25%—30%,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们奔走于全国各地的招聘现场,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简历制作费用、服装费、路费、住宿费、伙食费、自我包装费等费用花费巨大,而家庭贫困大学生则无力承担,这在无形中剥夺了他们的很多就业机会,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降低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社会舆论以及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导向也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校园中存在的贫富分化的现象,让许多家庭贫困大学生产生浮躁、扭曲的心理和偏执的价值观念,他们认为学得好不如生得好,金钱才能改变命运。他们会攀比、嫉妒,不注重个人学业的进步和素质的提升,而关注于寻找捷径和投机取巧。 3扬长避短,提出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从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SWOT分析可以看出,家庭贫困大学生自身寻在着诸多优点和弱点,外在环境也存在许多利好因素和不利威胁。因此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综合考虑内外两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好优势因素和优势资源,尽可能的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减少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取长补短,科学规划,合理决策。 3.1充分发挥优势,提高家庭贫困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3.1.1充分发挥家庭贫困大学生的个人优势 家庭贫困大学生出身于贫寒的家庭环境,他们大多来自偏远山村、贫困地区或者低收入家庭。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条件的制约,迫使他们具有非常强烈的就业动机,希望自己能够尽早的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家庭的影响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养成了他们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踏实朴实的优良品格,同时他们非常珍惜和热爱生活,因此只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消除他们因想要快速就业而产生的盲目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优良品质,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就业。 3.1.2提升家庭贫困大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要根本解决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全面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表达表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等。通过搭建各类活动平台,组织各类比赛竞赛活动,鼓励家庭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自我锻炼;介绍家庭贫困大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兴趣协会、学生会组织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完善自我;引导家庭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會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 3.2打造培养平台,构建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 3.2.1全程式360度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要全面提高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就要从大一入学开始,帮助学生做好全面、详细的学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从入学就开始树立就业的意识和目标。大学一年级阶段,主要通过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探索,初步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需求,初步明确就业方向;大学二年级阶段,在深入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学生组织、社会实践、生涯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未来工作的相关内容;大学三年级阶段,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我优势及劣势,初步做出就业决策;大学四年级阶段,广泛并有针对性的获取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包装,全面提升就业技能。 3.2.2全方位多维度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和学院可以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中心,设立就业基金会、成立就业帮扶小组,建立专门的就业服务网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及时可靠的就业信息,鼓励并组织学生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参加就业招聘会及各类招聘活动,举办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活动;另一方面为有特殊需求的家庭贫困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如自信心训练、形体训练、表达能力训练、气质训练等个别指导。 3.3就业工作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全面开拓就业渠道 3.3.1就业工作立足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绝大部分家庭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获得国家、社会、学校的各种资助和捐赠,因此要教育家庭贫困大学生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馈给予自己帮助的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西部支援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就业方式,引导贫困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3.2就业工作立足于心理干预调试活动 高校就业工作者要重视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改善自身的自卑、盲目、急躁等不良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帮组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解析就业政策、树立就业信心、正确处理就业挫败感。 3.4依靠政策保障,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导高校建立家庭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学校要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学宿费减免、生源地贷款、国家奖助学金、临时性应急补助、勤工助学等政策的同时,建立健全家庭贫困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为家庭贫困大学生免费提供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普通话、通用管理能力等职业技能培训,努力让家庭贫困大学生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 黄建新.从价值取向视角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成人教育,2011(04). [2] 程利娜,董开莎.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3] 胡莹.优势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05). [4] 刘桂华.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SWOT 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5] 周辉,张静.职业生涯视角下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以陕西南部本科高校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