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欣赏教育在转化薄弱班级中的应用 |
范文 | 李建兵 摘? ?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求引发的。渴望得到欣赏是每个人被他人尊重和理解的基本心理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成长性需要,其强度会随着需求获得满足而不断增强。在转化薄弱班级的过程中,利用欣赏教育,学生就会产生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产生自主进步的信念和动力,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阳光和快乐,尝试着做最好的自己,进而促进薄弱班级顺利转化。 关键词 欣赏教育? 薄弱班级? 问题学生 转化薄弱班级是为每个学生创建良好成长环境的需要,也是破解教育质量提升瓶颈、推动学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课题组利用十年时间,先后在七届农村初中薄弱班级中,利用欣赏教育进行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文从班级灵魂塑造、引导家长欣赏学生、让学生闪光点定格、让双困生出彩、班主任的阳光心态五方面论述了转化薄弱班级的措施与成效。 一、让学生在班魂引领下学会欣赏自己 一个班级要进步,就要让班内形成班魂。班魂是班级的精神,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没有班魂,班级如同一盘散沙,难以进步。有了班魂,学生就能在其引领下自主发展。塑造班级灵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多种角度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如某农村中学七年级八班,入学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居全年级22个班之尾,均分同优秀班级差一百多分。班主任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塑造班魂,促使班级不断进步。一年后,该班不仅成绩稳居第一,而且在各类活动中频频获奖,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优秀集体, 班主任引导学生制定班名——阳光八班,意在让班级学生形成阳光品质,取得阳光业绩;制定班训——求真务实,不断超越;选定班歌——团歌,每周周会唱一次;设计班徽——一轮从大海上冉冉升起的红日,并配上“阳光八班,魅力不凡”几字,喷绘后贴于教室门前,学生每天出入教室都能看到,使其感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有责任为班级争光添彩;制定班级誓词:——“阳光八班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集体,是一个勇于超越的团队……我们会用三年的奋斗与汗水,铸就自己的成功。努力!坚持!拼搏!成功!”誓词配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照片打印后张贴于教室,让学生每天诵读誓词一次。当学生看着自己照片发出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时,学生不仅是对自己进行自我欣赏教育,也是对自己进行集体观念、自信进取观念的灌输。个人发展方向、班级奋斗目标、促进发展的方法措施都在学生每天的诵读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并在日常的学习中外化于行,久而久之,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很优秀,有责任和义务干好每一件小事,从而在言行举止上都以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完善各项班级制度,实行班级事务承包和师友结对帮扶制度,并每天督导落实。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自我压力感与责任感明显增强,学生人人都想为班级争光,班风明显好转,勤学的人多了,嬉闹的人少了;守纪的人多了,违纪的人少了。班主任借势发力,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强他们的集体观念和进取精神,引领学生心灵成长,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阳光自信的班魂,在班魂激励下,学生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让班级走向辉煌。 二、把家长会开成欣赏会 教育专家曾得出结论:中国的家庭教育,最缺少的不是有文化的家长,而是缺少能为孩子成长喝彩的观众。引导家长欣赏孩子,使其与老师的教育观念正向同步,会明显增强欣赏育人的效果。而家长会及日常的通讯交流是引导家长学会欣赏孩子的最佳途径。 策划家长会时,班主任需要跳出指责学生,向家长告状的窠臼,应独具匠心、另辟蹊径,最好是将家长会策划成家长对学生的集体欣赏活动。以这样的思路策划家长会,对于优秀学生自然是好办,因为优秀学生优点多多,家长会上可以展示的亮点多多,效果肯定好。可问题学生就比较难办,委婉粗略地点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真实直白地告之,家长听了肯定有受批评的感觉,也会产生自卑感或是对学生的失望感,甚至迁怒于学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效的做法是: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亮点和进步,并知道如何将孩子的优点不断放大,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 某薄弱班级的班主任在开家长会前,对班级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总结和分析,设计了各类奖章,评发给学生,如“文明之星”“诚实之星”“奉献之星”“优秀之星”“进步之星”……原则是全班学生人人都获得奖章,优秀的同学获得多个奖章。如果个别学生没有获得任何奖章,就发动学生给他们找优点,因人设奖。评选之后,用PS加工成“金质”奖章,配上音乐、照片、评语制作成PPT课件,优生的评语尽可能将优点写得全面,但也注意搜罗上一两点小小的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学生的评语就特别注意策略,尽可能地找这些同学身上的优点来写。使家长听了,感到自己的孩子有发展的希望,但缺点也不可掉以轻心。这样,一个完整的介绍学生情况课件制出来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家长会上播放以后,家长感触颇深,对教师的做法高度认同。在以后的工作中,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格外关注,对学生要求更为严格,常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与老师进行信息交流,探讨欣赏孩子的方法,实现了家长与老师之间教育目标,教育行为的正向同步,增强了教育合力,使该班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明显进步。 三、将学生的闪光点记录定格 要讓学生成为优秀的人,就应该把他看作一个优秀的人,不断地欣赏他们。欣赏是阳光,能给学生心灵的成长带来温暖;欣赏是春风,能给学生进步的风帆增添力量;欣赏是营养品,能给学生成长带来愉快和甜蜜。比起批评、指责和约束性管理,欣赏教育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和动力,并在这种意识和动力的驱使下,长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进步。“把学生当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当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里。” 如某班主任,深知心理定势的意义,因此,每学期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课,班主任要做的事便是通过“喜报”的形式来欣赏全体学生,目的是让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这样的印象: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优秀班级,这个班级在不断进步,无论是思想素质,还是学业成绩,在过去的时光中都取得了很大地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全班学生自主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进步,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将前一学期每个学生的成绩大力宣扬,优秀学生反映出他们的亮点,学困生则反映出他们取得的进步。少数学生既不优秀还有退步,则在喜报上反映出他们的潜力,并写上鼓励性的话,指明奋斗的方向。这样全班同学是进校见喜,他们很长时间都可能沉浸在喜悦之中,并会不断努力获取更多的成功。 每带一个薄弱班级,这位班主任都将班中每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亮点记录下来,做成课件。如学生参与演讲、作文、手抄报、科技创新、书法绘画、校园歌手、课本剧表演、中华美文诵读、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等活动中获得了奖励,学生每学期获得的各种优秀荣誉,学生成绩取得的进步,甚至某生做了某件值得表扬的小事、某次作业书写有了明显进步等都配上电子照片记录在课件上,并在教室内的电脑桌面展示几周。随着时光推移课件不断更新补充,在重要节点适时让学生们欣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时,内心惊喜激动,都期盼着自己的影像能出现在课件中。一般在一年后,全班每位同学都会在这个电子课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班级因你而精彩》《阳光七班成长足迹》《励志六班进步实录》《魅力无穷的奋进十一班》《阳光十班的荣耀》《我爱阳光四班》分别记录了几届薄弱班级学生成长进步的亮点。学生毕业时,这个课件就成了师生之间的告别纪念品,送给学生珍藏。学生的这段在欣赏中成长的时光肯定是幸福的,因为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是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当他们回顾这段经历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这些他们曾经用心血换来成功的美好印记,这些美好印记激励着他们不断进取。 四、让学困生和德困生在欣赏的阳光中出彩 薄弱班级中转化学困生和德困生是重要内容,而抓住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欣赏教育就是重要而有效的“法宝”。欣赏一个学生,只能使个别学生进步,对促进班级进步的作用显然有限,班主任对学生的欣赏要做到不留死角,无论优劣,都应该得到欣赏的阳光沐浴,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够绽放光彩。班主任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有让它随风飘去的心态。而对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应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抓准学生身上的亮点,并想方设法将这个亮点放大,最终让学生变得光彩照人。 如某班学生刘某,在小学时是旁听生,入校成绩居全年级一千多人之尾,她在开学第一天的班会发言中说了一句话“只要我们大家都努力,我们班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班级”。班主任觉得她说得话很实在,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所以将这句话配上她的相片后放大打印,置于学习园地中央,并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作班级的凡人名言,勉励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生命是树,自信是根”。有了自信心的同学在一年后,学习成绩普遍进步,刘某本人就在全年级进步了三百多个名次。初三时,她转校离开,特意前来向班主任道别,言谈中是无尽的感激,十年后,她成长为一名幼儿教师。她的成长经历,印证了一句教育名言:一根火柴的热量,足已温暖一颗久已冰封的心灵。 形形色色的德困生是影响班风的主要因素。某初中班级的学生雷、翔二人,入校时成绩不佳,并且欺大压小、迷恋上网、打架生事、撒慌骗人、讹诈小同学、翻墙逃学……为所欲为,班主任和家长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教育,与其定立守纪协约,甚至纪委处分,都收效甚微。他们所在的班级,一年内总体成绩虽然实现了从“班渣”到“班霸”的逆袭,并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但在评选市级文明班集体时,因雷、翔等人在校内造成不良影响被“一票否决”,文明班级的荣誉花落别家。班主任通过长期了解和观察,知道雷为人强势,喜欢看历史故事书;翔则喜欢拉二胡、吹葫芦丝,两人都爱表现自己。于是,班主任让雷担任班上的图书管理员,每周向全班同学推荐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从此雷不再那么张扬跋扈,学习也渐渐进步。让翔担任班级文体委员,并建议他平时进行器乐训练,参与器乐考级。在八年级时翔代表班级参加校园器乐大赛,在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高超才艺,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此后,他也变得勤奋守纪了。初中毕业,他们两人都考入高中,再后来,他们都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五、班主任要拥有淡泊名利的阳光心态 教育是在人的心灵上播撒爱心与智慧的事业,也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平静、细腻、耐心,更需要宽容与豁达。而任何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如同揠苗助长,会损伤孩子们稚嫩的心灵。遇上薄弱班级是令班主任头疼的事,特别是现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精细化过程评价,注重横向比较轻视纵向比较以及评价中的功利主义的倾向,使得带薄弱班级的班主任可能付出比其他班主任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却无法取得良好的业绩,在班级考核或业绩评定中名落孙山,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此,能否以阳光心态来对待,是对班主任道德情操的一大考验。教育不是万能的,世界上没有不留遗憾的完美教育。班主任只有具备淡泊名利的气度和高瞻远瞩的胸怀,着眼班级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计个人功名得失才能配做薄弱班级的班主任;只有具备不断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理念和行动,坚持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学习与积累,提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內功,才能在转化薄弱班级中做出实效;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怀,坚持把爱的阳光播撒到学生心田,力求让学生的心灵在欣赏和宽容中获得点滴感悟与进步,春风化雨,静待花开,才能当好薄弱班级的班主任。遇到薄弱班级,要按摸清班情、定准目标、找准亮点、榜样引领、活动育人、欣赏为重的思路进行转化。大量实践证明,利用欣赏教育转化薄弱班级是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应该把所有学生,无论是优秀的,还是暂时不太优秀的,都应该当作天使来呵护,当作鲜花来培育,让他们生长在爱的土壤中,沐浴在欣赏的阳光中,不断地品尝着成长的喜悦,当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欣赏与宽容中形成时,班级一定会向着班主任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转化薄弱班级便成为水到渠成之事。班主任也会因学生的成长,班级的进步,收获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 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迪.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M].上海: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郭振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