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
范文 | 张婷
摘要:目的:研讨盆腔炎性疾病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诊治的158例盆腔炎病人作为对象,均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相应护理干预,评估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158例盆腔炎病人接受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153/158),护理满意率为97.47%(154/158)。结论:在盆腔炎病人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期间辅以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能帮助改善其各种症状,使病人及早康复,进而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4-115-02 盆腔炎性疾病即指女性生殖道上部和周围组织广泛出现炎症反应,比如盆腔腹膜炎、输卵管及卵巢脓肿、子宫内膜炎等;这类病症一旦发作,病人会有下腹疼痛、痛经、月经失调等表现,严重者可致宫外孕或不孕症,并且其不易彻底治愈,病情迁延反复,对病人的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负面影响[1]。临床针对盆腔炎主要施予药物保守治疗,常规给予西药抗生素、中医保留灌肠等都属于常用手段,一般可取得较良好的疗效[2]。笔者择取本院诊治的158例盆腔炎病人作为对象,目的在于探讨这些病人采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内容详述如下: 1.对象、方法 1.1病例对象 择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诊治的158例盆腔炎病人作为对象,入组标准:全部病人接受临床检查,参考《妇产科学》中有关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斷标准予以确诊;具备正常认知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及精神异常的病例。年龄23-52岁,平均(39.72±6.1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0.51)岁;病情程度:33例轻度,79例中度,46例重度;入院就诊时都伴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白带增多、小腹坠胀、腹部酸痛、乏力等相关症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确诊后,先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可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头孢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同时,搭配使用中成药:香丹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7-10天为一疗程,结合病人病情酌情加减地塞米松的使用剂量;于此前提下,所有病人都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药方:赤芍20克,苦参20克,丹参20克,柴胡20克,连翘20克,黄芩20克,败酱草20克,红藤20克,姜黄20克;用法:以上药物加水浓煎至100mL,待冷却到38-40℃ ,行保留灌肠,每天1次,持续灌肠7-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注意经期停用。 1.2.2护理干预 ①中药保留灌肠操作护理。在灌肠前,护士主动和病人交流、沟通,对其讲解中药灌肠的作用、必要性、操作流程、相关要求以及如何配合等,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操作。灌肠之前,嘱排空大、小便,有效清洁肠道,便于药物吸收,以确保灌肠质量。月经期禁行中药灌肠,需在月经干净3天后实施,最好在夜晚临睡前灌肠,前后少饮或不饮水,合理调节室内温度,做好保暖护理,用屏风遮挡。将上述中药放水浓煎至100mL,在药液温度为38-40℃时进行灌肠,让病人取左侧卧位,以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100mL),从病人肛门置入导尿管,轻柔缓慢地向内插进10-15厘米,接着通过导尿管灌注药液,操作动作需轻柔、准确,让药液缓慢注入,灌注完后拔出导尿管,并轻轻按揉肛门局部,嘱咐病人取平卧位休息,适度向上抬高臀部,使中药液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尽可能保留6小时以上,灌肠期间及灌肠后,注意关注病人的脸色、脉搏、呼吸频率等变化,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反应。 ②心理干预。一些病人会因担心自身病情而出现烦躁、焦虑、孤独、不安等负性情绪,护士需主动开导病人,详细介绍盆腔炎的有关诊疗知识,耐心倾听其真实想法,对病人现存或潜在的心理障碍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注意使用合理的语言,避免不利言行对病人构成影响,积极消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进而增强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规范完成全程治疗。 ③健康教育。向病人普及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方法、作用、目的、注意事项及可出现的不适反应,加强病患对于中药灌肠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使其自主配合临床操作;此外,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健康宣教,可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设置健康宣传栏、开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普及健康知识。 ④饮食和生活护理。指导病人健康饮食,通常以食用新鲜果蔬、瘦肉汤、鱼汤等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食辛辣、刺激、寒凉、生冷的食物。引导病人坚持适量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平时保持规律作息,多休息,维护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内裤,每天以温开水清洗外阴、肛门,做好私处清洁护理,禁止盆浴及性生活。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评估158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疗效评定标准[3]:①经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人症状表现全部消除,行B超检查可见子宫附件无异常,盆腔无积液或包块,相关理化指标恢复正常,视作痊愈;②经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人症状表现显著改善,行B超检查其子宫附件压痛感大幅减轻,盆腔内积液、包块显著减少,视作显效;③经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人症状表现有一定好转,行B超检查可见盆腔积液、包块有所减少,视作有效;④经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病人症状表现、B超检查结果及理化指标都无较大改善,视作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使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表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满分100分,高于85分为很满意,介于65-85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很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数据分析 以SPSS25.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计学处理,计数数据以(n/%)来表示,计数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x2检测,若比较差异显著即表示为P<0.05。 2.结果 从表1能看出,158例盆腔炎病人接受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153/158),护理满意率为97.47%(154/158)。 3.讨论 盆腔炎作为妇科常见病,其致病因素较复杂,通常和病人不注重个人卫生、机体免疫力下降、有盆腔手术史、长期不洁性行为等有关;对这类病人,单一抗炎治疗很难取得理想疗效,临床常用中药保留灌肠对其实施治疗[4]。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有着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中药液通过灌肠注入直肠,肠壁会对药物成分进行渗透、吸收,然后抵达盆腔,有效进入血液循环并发挥药效,以作用于全身,促使中药被快速吸收,该治疗方式的药物浓度高、利用率高、作用强。此次使用的中药灌肠液药方以赤芍、丹参、苦参、柴胡、红藤、黄芩、连翘、败酱草、姜黄等为主,诸药合用能发挥凉血镇痛、清热祛毒、温通化淤、软坚散结等功用,除此之外,在中药保留灌肠护理操作中,护士配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及生活护理等相关干预,为盆腔炎治疗提供有力辅助,可促进临床疗效提升[5]。该研究结果为:158例盆腔炎病人接受规范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护理满意率为97.47%。据此表示,盆腔炎病人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同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作用显著。 综上,在盆腔炎病人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期间辅以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能帮助改善其各种症状,使病人及早康复,进而获得较高的護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薛迎春,陈立,盛宇兰.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药灌肠的临床治疗护理策略[J].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2):1293-1294. [2]马燕.中医护理方案在盆腔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07):1156-1158. [3]张艳,黄小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111+120. [4]胡坤莲.保留灌肠联合中药包热熨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347-348. [5]马金花,唐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的护理方法与实施体会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148-1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