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
范文

    邓亚玲

    【摘 要】针对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缺乏写作材料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四结合”教学法,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结合课文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际和实践活动的作文教学路径使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够较好地指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作文;课文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

    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决不能让学生搞“无米之炊”。由于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对生活中那颗颗晶莹的“珍珠米”,往往漠不关心、熟视无睹,因而写作时往往会“咬碎笔头无处写”。怎么办呢?积极的态度应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也就是启发、指导学生找到写作材料。

    就如何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四结合”法:

    一、结合课文教学,寻找写作素材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阅读与写作、理解与表述的关系这两者的相互促进,结合的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益。小学生初学写作,更多的始于模仿范文。从入套——仿写,到出套——创新,可说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必由之路。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围绕“范文引路——指导选材(①唤起回忆②展开讨论③口头描述④教师小结)——学生写作”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取法于课文,在课堂成员进行信息交流的同时,互激、互促、互补,实现“读写”和“说写”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能力。

    如学习《凡卡》一文后,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讨论,与凡卡的生活做对比,自主命题作文。这样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独立思考和平等对话中获取信息、开阔思路,使得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二、结合多媒体教学,寻找写作素材

    写作离不开观察。而小学生由于不注意观察生活,往往难以捕捉到生活中活生生的写作素材。结合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克服课堂的时空局限,强化刺激效果,弥补学生生活积累单薄和思维活动浮于表象的弱点。无论是指导学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我们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幻灯图片或拍摄录像资料,借助媒体,再现生活情境,并抓住“观察取材——思维组材——表述成文”的主线,进行作文指导。

    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综合练习5,学习短文《乡村夏夜》后,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某个夏夜的事物,然后自拟题目作文。

    近年来,番禺区加快了建设的步伐,市区的夜景优美如画,即使是农村学生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变化。教师可利用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灯饰”、“喷泉”、“绿树”、“游人”等一系列镜头,配以动听的音乐,及生动、富有启迪性的解说,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或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学生面对眼前这美丽、熟悉的生活画面,“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多向信息交流中充实了“写”的内容。

    三、结合学生实际,寻找写作素材

    做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熟悉自已的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教学智慧,为学生获取丰富的写作信息做出导向、点拨和启发。因此,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人、事、物、境进行观察、体验、思考,写自己的生活内容,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感而发,为情造文,既可表彰好思想、好作风,也可对错误行为和缺点进行善意的批评,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搜集材料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思维品质。

    记得有一天下午放学后,班里有两位男生来到办公室,向我要了两个塑料袋。了解到塑料袋的用途后,我兴奋地感到这正是一个指导写作,进行思想教育的良机。

    第二日,我来到教室里,故作惊讶地询问:“前几天,咱们班上负责冲洗的男生小便处堵住了,可真脏啊!今天听说小便处清理好了,是谁做的好事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地议论着,最后把目光定格在那两位男生身上。接着,我请他俩上台,描述自己清理小便处的经过,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我要求学生自主命题,进行作文。因为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同学们写得轻松顺利。

    有一位同学写道:“厕所堵住了,弄得臭气熏天。我只好憋着不去小便,实在憋不住了,只有捂着鼻子硬着头皮进去了……真想不到,刘滔和展鹏居然会用塑料袋套住手,去掏掉堵在下水道里的脏东西……比起他们,我实在太差劲了……”多么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文道结合,水到渠成。

    四、结合实践活动,寻找写作素材

    如果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为了使学生的“信息仓库”更充实些,教师必须把语文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立足课内,延伸课外,通过调查采访、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影剧观摩、课外阅读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从中收集、发掘材料,寻找写作的触发点,进行课外练笔,实现学习方式的自主性。而课外练笔的种种情况的及时反馈,又能使课堂的作文教学更紧密地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产生更大的作文教学效果。

    如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便出色地完成了一次课外作文训练。我先是向学生讲述石碁镇市场过去被称为“垃圾市”的由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动员学生们趁放假陪妈妈上街买菜,好好地逛逛市场,进行调查访问,最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真实地记录下来。

    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能够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作文也都各展姿彩,各有所为:有的描写到菜摊、肉档、海鲜档口看到的热闹情景,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欣喜万分;有的谈到自己和妈妈上市场,分不清葱和韭菜、鸭和鹅的尴尬,明白到光学课本的知识还不够;还有的从道路交通、卫生情况等方面进行描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但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观察的能力,而且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更直观,更深刻了。长此以往,学生还何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呢?是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有了生活的源泉才能保证“材”源茂盛,文思不竭。

    综上所述,“四结合”的作文教学路径充分体现了“从读到写”、“从观察到写作”、“写作源泉来自生活”的方法论,使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深信:成功的作文指导,定会使学生茅塞顿开——不仅不会感到“无米下锅”,而且还能“炊”出香喷喷的“米饭”来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58